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三分之一效应”的概念,并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来验证这一效应。文章指出,人们在多选一的情况下,往往不会选择最前面和最后面的选项,而是选择中间的选项。如果超过3个选项,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前或后三分之一处的选项。文章还讨论了这种效应对人们决策的影响,并强调了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可能会受到思维习惯、模式、传统、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介绍“三分之一效应”的概念
指人们在多选一的情况下,往往不会选择最前面和最后面的选项,而是选择中间的选项。
关键观点2: 心理学家的实验验证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三分之一效应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中的大部分人会下意识地选择第二个没有字的阄。
关键观点3: 三分之一效应对人们决策的影响
人们的决策会受到思维习惯、模式、传统、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陷入三分之一效应,做出貌似合理但实质不合理的决策。
正文
前中后,你会选哪一个?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三分之一效应」。三分之一效应指的是:在多选一的时候,人们往往不会选最前面的,也不选最后面的,而是中间的;如果超过3个,有较大概率,会落在前或后三分之一处。为了证实这个效应,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邀请一些受试者,让他们在自己做的三个阄中进行选择。三个阄中,有两个阄上,写着“有”字,一个什么都没写,然后一字排开。顺序为:带“有”字的两个阄放在两边,没有字的阄放在中间。最终的结果显示:受试者中的大部分人,在心理上都会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有抗拒心理,而会抽取第二个。这些受试者觉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有“特殊之处”,不会那么“巧”,因此,会下意识地选第二个没有字的阄。这恰恰中了心理学家的圈套。诸如三分之一效应这样的思维偏误,启发我们:人们在做事情或者做选择的时候,总会受到潜意识中思维习惯、模式、传统、经验、锚点等因素的影响,自以为“正确”地决策,最后做出的却是,貌似合理但实质不合理的决策。就上述心理学家做的实验来说,如果心理学家是随机摆阄,那么,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与中间那个一样,没有任何不同,抽中概率一样。当然,在心理学家这个实验中,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心理学家知道,受试者将本无“特殊之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认为有“特殊之处”。于是,根据这种“特殊认知”,心理学家做出特殊编排:有字的放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无字的放中间。最后,得到一个“特殊”的实验结果:多数人都没有抽中有字的阄。虽然原本,如果受试者没有陷入三分之一效应,如果心理学家不进行特殊编排,那么,抽中有字的阄,概率应该是三分之二。那么,问题来了,当受试者觉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有“特殊之处”时,受试者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自以为是”吗? 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第435个概念「三分之一效应」。谢谢你的陪伴!敬请关注,下期再见。@精读君通识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