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2300000000+!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18秒飙到900℃!赶紧自查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22 11: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的实验,展示了电动自行车在火灾中的危险性和破坏力。实验模拟了室内楼梯口和家中充电的情形,强调了不要将电动车或电池带回家充电的重要性,并给出了避免电动车起火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引发火灾的实验

实验还原了电动自行车因锂电池过充发热导致故障起火的全过程,展示了电动车火灾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关键观点2: 实验的关键点

实验模拟了室内楼梯口和家中充电的情形,展示了电动车燃烧产生的高温和有毒气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关键观点3: 消防员的提醒和建议

消防员强调了不要将电动车或电池带回家充电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正确使用和停放电动自行车的方法,提醒市民注意防范电动车火灾风险。

关键观点4: 实际火灾案例的警示

文章提到了北京一居民家中因电动自行车锂电池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提醒人们重视电动车火灾的严重后果。


正文

“仅仅18秒,温度已达900℃!”
“有毒气体顺着楼梯向上蔓延!”


在浙江杭州余杭区仁和街道的一处待拆民宅,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用一场真烟真火的实验,还原电动自行车不规范充电引发起火燃烧的全过程:短短5分钟就能烧成一副空壳,烟雾笼罩房间让人“无路可逃”。实验现场,消防员也再次提醒大家: 电动自行车不要入户!不要入户!

18秒升到900℃
5分钟电动车烧成一副铁架

本次实验模拟的是停放在室内楼梯口的电动自行车,因锂电池过充发热导致故障而起火的情况。实验开始后,首先可以看到电池仓冒出黑烟,顷刻间火焰包裹车身,开始猛烈燃烧。


18秒左右,消防员用测温仪记录,中心温度已经高达900℃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不断顺着楼梯通道向上蔓延。一分钟左右,听见滋的一声,电池发生漏液,燃烧加剧, 瞬时还出现过超1000℃的高温


从室外可以看到,待拆房屋的门窗玻璃已被拆除,也成了黑烟“逃窜”的“烟囱”, 短短三分钟,整个民宅已经被黑烟笼罩 。即便戴着口罩,现场可以闻到一股浓重的橡胶烧焦的刺鼻气味。

消防员说: “如果此时穿越楼梯贸然逃生,大量吸入有毒气体,会造成呼吸道灼伤、窒息等情况。”


5分钟后,消防员进场灭火,待浓烟散去,遍地焦黑,实验用的电动自行车只剩下一副铁质车架。


消防员指着电动车燃烧剩下的“废墟”说:“住宅小区内,疏散楼梯间是主要生命通道,若电动自行车在此充电引发火灾,烟雾和火势会在楼道内迅速蔓延,到那时候后果不堪设想了。”

在家中充电的电池
相当于一颗不定时炸弹

下一个实验, 模拟将电池带回家中充电的情形 。天气寒冷,电池性能受到影响,有人会觉得电池带回家充电更方便,但这种行为十分危险。

现场可以看到,电池过热短路后,发出噼里啪啦的爆破声,火星四溅。不一会儿,电动车就被火焰包裹,散出滚滚浓烟。

“在家中充电的电池,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 余杭消防救援大队的负责人说,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家庭环境里的易燃可燃物较多,夜晚充电电池过热,一旦爆炸,溅射的火花就可能点燃周边可燃物,火势迅速蔓延。


就在12月7日凌晨4时许,北京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致1死4伤。初步调查认定火灾系室内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内部故障起火所致。


关于如何避免电动车起火,消防员 也给出许多建议: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充停电动自行车,不使用老旧、不适配的充电器,不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改装电池。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不要将电动车或者电池带回家充电! ”消防员提醒道。

重要的事情再次强调
不要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
提醒身边的人,别“心存侥幸”


来源:杭州发布(作者:贾凯)综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杭州日报

本期编辑:石磊、王若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