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才叫团队

张丽俊  · 公众号  ·  · 2024-12-30 07:00

正文



导语: 要打造一支能“赢”的团队,该怎么做?今天与你一起探讨。

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马上就要到2025年了,新的一年,管理者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要出业绩,要带着团队打胜仗。


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管理者总是驱动不了员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心并不在一块儿,力也没有往一处使。


人在一起叫聚会,只有心在一起才叫团队。


那么,如何才能凝聚人心,打造一个心在一起,能“赢”的团队?


建立赢的起点


团队要有凝聚力,必须建立在信任与真实的基础上。


我之前也说过一句话,团队是管理者的镜子。团队什么样,你就什么样。


那么,你是团队的老大,你真实吗?值不值得信任?


很多管理者是不够真实的,当面跟员工说的是一套,但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做事时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不能知行合一。


或者他曾经许诺过的,都没有兑现。这时候,你的任何管理行为,都变成了画大饼。


一旦下属给管理者打上了“不真实”的标签,他们就不会相信你了,你也难以驱动团队。


员工可以包容一个不完美的领导,但绝对不喜欢一个不真实的上级。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内心坦荡,做一个真实的人。而这,也是赢的起点。


构建赢的目标


团队的凝聚力从哪里来呢?除了对领导的信任外,还自于一个共同的赢的目标。


有了共同的目标,就能统一方向、统一思想、统一打法。


那,什么是赢的目标?


首先,目标要清晰。 清晰的目标,能够指引团队朝着它前进。每月、每周、每日,清晰具体,才可分解落地执行。


其次,富有挑战性。 如果这个目标很容易达成,团队就不会有兴奋感,也不能发挥每一个人真正的能力。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会让所有人都有紧张感、成就感,也能把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最后,目标要有意义。 要让大家认识到,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同时,要将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的目标融合在一起,实现目标后,参与者也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这时候,他们就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创造价值。


有一个赢的目标,就等于有了一个共同的约定,我们共同去把事情完成,一起去分享胜利的果实,一起去获得胜利的荣誉。


如此,众人才会心齐,才会力出一孔。


创造赢的氛围


能打胜仗,还必须要有赢的氛围。


团队氛围和家庭氛围其实是一样的。一个好的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会有安全感,大家都在相互成就。


而不好的家庭内,每一天都充满着指责、吵架和抱怨,每一个人都很不开心。


团队也是如此,团队的好氛围,就是有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大家敢说真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天马行空的想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看见别人不对的,也敢说出来,也不用担心被打击报复。


而那些氛围很差的团队,则做不到这一点,每一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他们也是毛主席提到的“ 报复主义”:


“你在这次会议上说了我,我就在下次会议上找岔子报复你。这种报复主义,完全从个人观点出发,不知有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它的目标不在敌对阶级,而在自己队伍里的别的个人。这是一种削弱组织、削弱战斗力的销蚀剂。”


所以,要创造赢的氛围。核心就是鼓励冲突,但不能是对人不对事的失能性冲突,而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建设性冲突。


我们不是为了攻击,而是为了把事情做好。大家在这个团队中敢说真话,就可以节省沟通成本、提高效率,大大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经营赢的状态


什么是赢的状态? 就是我们要一直在拿结果的路上,并且不断取得胜利。


如果一个人看到周围人迟迟没有成功,那久而久之他也会渐渐丧失斗志。


好的管理者,不会半年憋一个大招出来,偶尔“成功”一次。


他们会把控胜利的节奏,带领团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困局中走出来。


在我们公司,也会设置很多小的里程碑式战役,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① 提供动力。 每一次小胜利,都是对团队努力的肯定,让他们拥有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不断激励团队成员,让他们有动力去拿到想要的结果。


② 保持稳定。 如果只追求大胜利,那么在没有取得大胜利时,团队就会出现士气低落、业绩不稳定的情况。


小胜利的积累,能够让团队在追求大胜利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


③ 成长螺旋。 小胜利的积累,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通过反复实践和尝试,团队成员可以从每一次的小胜利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人的能力强了,更容易打胜仗。


赢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一定要注意经营。


共享赢的结果


我们经常说,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对吗?其实不全对。


真相往往是:团结本身,不一定产生力量,团结之后的胜利,才能让人充满力量。


很多管理者,会错误地认为,员工做成一件事,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不给予他任何的肯定反馈。这样做,既伤害了他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氛围。


所以打了胜仗,还要共享赢的结果。要通过庆功,让大家形成集体记忆。经常庆功,就能成功。


那么,该如何做?韦伯著名的“扳道夫”假设认为: 直接支配人的行为并非理念,而是物质型利益和理念型利益。


简单来说,就是价值观决定方向,物质利益提供动力。


因此,要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


第一个,物质激励。


当团队成功后,必须与其中奋斗的人一起共享利益果实,让他们的回报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这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被尊重。有一句话说得好,谈钱,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但要注意,在分配上不能搞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看似是公平,其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第二个,非物质激励。


意义感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是冰冷现实中的一束光,又像是无奈现实中的一丝温暖。


因此,当下属干得好,你要公开赞美下属,告诉他对团队的重要性。他觉得自己很重要,被团队需要,就可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


当他做出了成绩,你也要及时认定,让他知道自己创造了价值。


你给他们清晰的意义感,让他们确信自己的生命价值借此得到了实现,这时候,他们就会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最后总结一下, 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能赢的团队? 第一个,建立赢的起点;第二个,构建赢的目标;第三个,创造赢的氛围 ;第四个,经营赢的状态;第五个,共享赢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