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扑克投资家  ·  杰文斯悖论:DeepSEEK干掉英伟达588 ... ·  昨天  
中国金融杂志  ·  证监会重磅发布! ·  6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闻泰科技出售3家公司,立讯精密超6亿接盘 ·  5 天前  
扑克投资家  ·  DeepSeek创始人专访:中国的AI不可能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央行调控长短端利率的意愿增强——关于2017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5-14 17:34

正文

更多研究报告请点击右上角"华泰宏观研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李超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6060002


内容摘要






强调金融监管协调,缓和市场情绪

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机衔接监管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报告发布当天,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所有的监管制度规定都不是要限制或取消某一个业务,只要是合法合规的都鼓励和支持,制度的制定主要目的在于规范机构经营行为市场对此没必要紧张”。由此可见,一行三会未来的监管模式将会更加重视协调,我们认为央行和银监会的声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读为安抚市场预期的一种信号,市场阶段性企稳的概率非常大。


“削峰填谷”的“短枪长炮”

报告指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使用逆回购和MLF,目的是“削峰填谷”,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操作将以7天期为主,当出现临时性、季节性因素扰动时也会择机开展其它期限品种的逆回购操作;MLF 操作将以1年期为主,必要时辅助其它期限品种”。我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这一变化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思路的转变,强化了货币政策调控对价格调节的倚重和利率的传导,在长端和短端都增加了控制能力。


肯定同业存单意义,不会“一棍子打死”

报告指出,“大额存单市场有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培养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从以上表述来看,我们认为央行对同业存单的监管态度不会太严。


储备货币下降是M2增速的主因

报告显示,1季度基础货币余额为30.2 万亿元,比年初减少6592 亿元,同比多减9498 亿元。货币乘数为5.29,比上年末高0.27。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3%。从央行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基础货币出现了负增长,这也符合央行在防风险抑泡沫货币政策调控倾向。同时我们看到货币乘数出现了上涨,在基础货币负增长的前提下起到了对冲作用,广义货币M2的增速也随之下滑,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年末低0.7 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基础货币的下降是M2增速下滑的主因,由此我们认为全年来看,央行离M2全年目标已经渐行渐远。


“被动”缩表和“主动”缩表间体现货币政策不同倾向

央行最近两次缩表可以视作一次被动一次主动,反映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倾向。央行2015年缩表2万亿,但是央行进行了5次降息和3次降准来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银行间流动性。2017年外汇占款的下降速度已经明显趋缓,此时央行的缩表无法完全用财政支出来解释,我们更愿意把本次缩表解读为“主动”缩表。因为央行负债端的财政存款和基础货币可以在负债端内部调整,而央行本次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到期不续作的资产端手段来达到平衡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一种主动操作。4月以来,由于市场波动较大,为了平抑市场央行选择了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资产负债表随之扩张。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收紧态势未变,关注监管节奏对市场冲击 




近期视角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贸易百日计划取得“早期收获”——点评5月12日中美贸易百日计划10点共识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监管压力下表外融资重回表内 -----关于4月份金融信贷数据的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收支增速均回落,全年仍无忧  ——关于4月份财政数据的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PPI见顶回落,CPI重新温和反弹  2017年4月通胀数据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增长动能稳定,价格剪刀差收窄——2017年4月经济数据预测


华泰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团队首席李超在央行工作期间一直从事重大金融改革相关工作,加入市场后对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把握准确,为投资者做好投资提供重要判断。团队成员均为毕业于海内外名校博士、硕士,同时具备部委工作经验和外汇、大宗商品交易经验,研究特色是理论与实战的结合,擅长政策判断和宏观经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报告已由华泰证券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本公众号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公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23032000。










欢迎阅读华泰宏观研究微信平台。您可以通过“hthgyj”,或者点击右上角“华泰宏观研究”关注我们。谢谢支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