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是一类相对较新的疫苗,在多种传染病和癌症的免疫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过去两年中,SARS-CoV-2 mRNA疫苗在抗击新冠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mRNA疫苗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在癌症疫苗领域。与传统癌症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显著优势,包括高效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副作用较低且生产成本更低。本文详细阐述了癌症疫苗和mRNA癌症疫苗的发展历程、潜在生物学机制及各类肿瘤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引言
作为人类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免疫疗法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多种癌症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了希望。2013年,癌症免疫疗法因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的成功转化被评选为“年度突破”。尽管20世纪因机制不明和临床方案开发困难,免疫疗法的地位曾被低估,但21世纪以来,通过增强先天防御清除恶性细胞的策略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里程碑。近年来,癌症疫苗因显著进展备受关注。
癌症疫苗最早于1988年开发。Mitchell等人通过接种异体黑色素瘤裂解物成功诱导了数百名患者的抗黑色素瘤免疫反应。随后,肿瘤抗原(TAs)的发现为靶向肿瘤细胞提供了更多可能。过去20年中,多种抗原递送方法已展示出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和临床效果。
与传统手术、化疗或放疗不同,治疗性癌症疫苗能特异性激活免疫系统靶向肿瘤细胞,提高缓解率并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mRNA疫苗因其低毒性、快速生产和广泛抗原编码能力,在肿瘤生物治疗中迅速发展。
本文系统总结了mRNA疫苗的优势与局限性。
癌症疫苗:从基础到应用
2.1 癌症疫苗的基础
免疫系统是由细胞和蛋白质构成的复杂网络,通过抗体或细胞介导的免疫提供保护。疫苗通过刺激抗体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力。肿瘤抗原的发现推动了癌症疫苗的开发,旨在诱导长效免疫反应。癌症疫苗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两类。预防性疫苗靶向致癌病毒(如HPV和HBV),而治疗性疫苗通过激活T细胞攻击现有肿瘤。
目前,仅两种预防性癌症疫苗(HBV和HPV疫苗)获FDA批准。治疗性疫苗的研发依赖于肿瘤相关抗原(TAA)或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尽管TAA存在自身免疫耐受问题,TSA因肿瘤特异性备受关注,但其个体化特性导致成本高昂。
2.2 靶向致癌病毒的预防性疫苗
约12%的人类癌症与致癌病毒相关。HBV疫苗(1982年)和HPV疫苗(2006年)的成功验证了病毒靶向策略。截至2020年,全球超100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计划。然而,针对其他致癌病毒(如EB病毒)的疫苗仍处于临床前阶段。
mRNA癌症疫苗:历史与最新进展
3.1 发展历程
mRNA研究始于1961年,1990年首次在小鼠中证实其疫苗潜力。2005年,核苷修饰RNA的低免疫原性发现推动了技术突破。2015年,前列腺癌mRNA疫苗进入临床试验。2020年,两款COVID-19 mRNA疫苗(Comirnaty和Spikevax)获批,标志着mRNA技术的医学价值得到认可。
3.2 mRNA癌症疫苗的优势
-
快速生产
:体外转录(IVT)反应高效,10周内即可完成疫苗开发。
-
安全性
:无病原体成分,无基因组整合风险,半衰期可控。
-
高效免疫
:脂质纳米颗粒(LNPs)等递送系统增强抗原表达,激活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反应。
-
个性化治疗
:通过肿瘤新抗原测序定制疫苗,精准靶向突变。
3.3 mRNA癌症疫苗的分类
-
非复制型mRNA疫苗
:结构简单,但稳定性有限,需佐剂(如TriMix)增强效果。
-
自我扩增型mRNA疫苗(SAM)
:基于病毒基因组,可持续扩增抗原表达,剂量需求低。
-
跨扩增型mRNA疫苗
:通过分离复制酶实现RNA高效扩增,尚处研究阶段。
图表1
:
mRNA疫苗递送系统分类(脂质基、聚合物基、多肽基、病毒样颗粒等)。
优化策略与挑战
4.1 mRNA结构优化
4.2 递送系统
-
脂质纳米颗粒(LNPs)
:保护mRNA并促进细胞摄取,已在寨卡病毒和流感疫苗中验证。
-
聚合物和肽载体
:如聚乙烯亚胺(PEI)和细胞穿透肽(CPPs),需平衡效率与毒性。
-
病毒样颗粒(VLPs)
:安全且易制备,可靶向淋巴结。
图表2
:
mRNA疫苗的免疫机制(抗原呈递、T细胞激活、细胞因子释放)。
4.3 局限性
-
-
免疫原性矛盾
:过度激活先天免疫可能抑制抗原表达。
-
人群差异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免疫抑制患者需个体化方案。
-
储存与分发
:mRNA稳定性依赖冷链,冻干技术亟待改进。
未来展望
mRNA疫苗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精准性使其成为癌症治疗的理想平台。未来需解决以下问题:
-
联合疗法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联用增强疗效。
-
-
-
临床转化
:推进大规模III期试验,积累长期安全性数据。
图表3
:
mRNA疫苗在代谢疾病、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结论
mRNA疫苗在COVID-19中的成功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道路。通过优化序列设计、纯化工艺和递送系统,mRNA疫苗有望实现高效低毒的个体化治疗。尽管挑战犹存,技术进步与跨学科合作为攻克癌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