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阳日报
《贵阳日报》是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宋青书:有时候越努力就输得越多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贵阳日报

贵阳打造城垣步道 重拾“九门四阁”记忆

贵阳日报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1-10 15:13

正文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贵阳在立足自身历史的基础上,重拾“九门四阁”的记忆,通过打造城垣步道,将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空间巧妙布局于街头巷尾。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全力推进“一河一道两片区”改造提升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此,贵阳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成立“一河一道两片”规划建设工作专班,全面统筹推进“一河一道两片”城市设计的各项工作;编制《贵阳老城区历史文脉研究与保护利用指南》,梳理《贵阳老城区(云岩区、南明区)历史街巷名录和历史文脉》,为建立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河一道两片”中的“一河”即贯城河沿线,“一道”即贵阳城垣步道,“两片”涵盖云岩区文昌阁和南明区翠微园两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贵阳市致力于实现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进一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贵阳更加宜居、宜游、宜业。

目前,“一河一道两片”共策划项目37个,已完工10个,正在实施20个,剩余7个项目正在开展项目融资、城更入库等工作。其中,城垣步道的轮廓已清晰可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览。

打造城垣步道 塑造新文化地标

1月1日,漫步城垣步道 寻迹“九门四阁”——2025年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举行,活动参与者打卡豆腐巷、新东门、文昌阁(老东门)、六洞桥、曹状元街、大西门、次南门、太平路等16地,寻迹贵阳记忆。

遵循“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的定位,依据“塑造节点、连通轴线、活化片区、还原记忆”的设计思路,城垣步道的总体设计布局呈现为“一环九片十三圈”。依托原有城墙的位置,结合历史地形及现代交通状况,对城垣进行重新连通,最终形成总长7908米的城垣步道。其中,云岩区段长度为5113米,南明区段长度为2795米,共同构成了这一连接历史与现代的独特城市风景线。

步道依次经过红边门、新东门、老东门、大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威清门、六广门,并最终连接至北门,这些地方正是贵阳历史上的“九门”。此外,步道还连通了灵官阁、皇经阁、文昌阁、玉皇阁,即贵阳历史上的“四阁”。在这一区域内,共有30余处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载体,使得整条步道成为了一条探寻贵阳历史文化的绝佳路径。

步道沿线精心配置了多元化的节点元素及文化小品,包括标识标牌、寻迹线地雕、书碑、文化墙、公共座椅以及城市公园等,它们与步道景观设计相得益彰,立体地展现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风采。为强化贵阳老城墙体系的标志性,原有的文化石碑处增设了“贵阳九门四阁导览图”文化雕塑。同时,结合城墙的墩台元素,提取城墙形制创作专属logo,延续贵阳城垣步道的设计风貌与内容,确保城垣体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此外,利用老城墙的经典元素,沿城垣寻迹线铺设“城墙形”回纹砖,构建了一个直观引导行人追溯历史城墙轨迹的景观铺装系统。

步道沿线既有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达德学校旧址等国保文物建筑,又有豆腐巷、城基路、石板街、电台街、阳明路等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区。步道不仅是展现贵阳历史文脉的重要区域,也是具有老贵阳风情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

重现“九门四阁” 述说城市变迁

城垣步道犹如一条纽带,将贵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相连,它以多元而精妙的方式,将贵阳城的历史记忆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将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融入其中。

沿着步道漫步,每一个城门的地标景观各具特色。大西门城门楼的地标以渐变色的亚克力板精心组装,并点缀以灯带,即便在夜晚也有别样风情。小东门与新东门的城门地标同样采用亚克力板复刻城墙风貌,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古今交融。在文昌北路,路边的“城墙”上展出甲秀楼与南明河的老照片,带领市民游客重温贵阳的往昔岁月。

为了让人们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贵阳的变迁,历朝历代的贵阳舆图经过手绘复原后,刻印着在城垣步道的各关键节点处。在文昌北路一处景观墙上,刻印着源自明嘉靖年间《贵州通志》的《贵州省城图》。顺着步道前行,文昌北路的文化墙上绘制着1937年的《贵阳城厢街市全图》,并详细介绍了贵阳“九门四阁”的历史以及文昌南路与禹门的故事。此外,还有源自明万历年间《黔记》的《贵州省城图》、源自清道光年间《贵阳府志》的《贵阳城垣街道图》等。这些舆图依照历史脉络依次呈现,引领人们感受贵阳这座城市的变迁。

城垣步道是一条访古之路,也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路。

文昌南路段的城垣步道,增设了不少座位供行人歇脚。游人还可扫描智慧语音讲解柜机上的二维码获取语音讲解器,走到城垣步道上的各景点,讲解器就会自动讲述各景点的故事。

在文昌南路与指月街的路口,“城墙形”的装置和附近的景观上,印有“指月堂”“娘娘庙”两处庙堂以及中国新闻学教育开拓者谢六逸的介绍。“看到这些介绍,我才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原来是贵阳人谢六逸创建的。”家住附近的刘先生说,他每天都会路过文昌南路,通过这些设施,不仅开始关注起这条街道的历史,也对贵阳城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承载老城文脉 丈量岁月悠长

贵阳城“九门四阁”的格局,是历经漫长岁月,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步形成的。

“贵州”曾经是贵阳市的历史名称,由宋太祖赵匡胤赐名。元朝时,改为顺元城,是贵阳城市的雏形。当时的顺元城为土城,规模不大,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其南门临南明河,北门位于如今的勇烈路口附近,以南北、东西道路为轴线,交点便是现在的大十字。

明洪武十五年(1382),贵州都指挥使司建立,镇远侯顾成、都指挥使马烨指挥军民将原土筑城墙改为石城墙,并向北扩建城池,修建城门、月楼、水关等设施,设有五座城门。明末天启年间,贵阳城再次大规模扩建,向北门外增砌外城六百余丈,增设威清、六广、洪边、小东四门。至此,贵阳形成内外双城的布局,内城五门及外城四门,共有“九门”,再加上当时城内的四大道观:文昌阁、皇经阁、玉皇阁、灵官阁,形成过去贵阳城的“九门四阁”。

民国初期,贵阳城区道路基本保持清代的格局,城内除大十字、小十字和南北大街属闹市外,其他皆为背街小巷。此后,由于现代武器广泛使用,城墙在军事防守上的意义已大不如前,反而有碍于城市交通。1944年至1947年,贵阳城墙拆除,贵阳所有城门消失,仅老东门留存至今,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

如今,红边门、新东门、老东门、大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威清门、六广门、北门这“九门”仍是贵阳市的地名。“四阁”中,如今仅有文昌阁还在老东门城墙上。

记者 董容语/文 徐其飞/图

编辑:吴艺舟
审核: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