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G
我们是专门关注5G移动通信的第一大新媒体平台:①5G标准、政策、频谱、技术、产品、物联网、业务、市场的最新现状与趋势;②广电无线双向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心中有光的人,终会迎来光明 ·  4 小时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心中有光的人,终会迎来光明 ·  4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大师出品紫砂壶,古雅质朴 ·  6 小时前  
新闻广角  ·  30余人失联!四川突发山体滑坡,直击救援现场 ·  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5G

爆料!英伟达宣布使用DeepSeek

5G  · 公众号  ·  · 2025-01-31 10:07

正文

重要信息+解析


北京时间1月31日,英伟达宣布已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采用DeepSeek R1 671b的“英伟达NIM微服务”预览版,公开表示DeepSeek-R1推理能力“最先进”。5G公众号(ID:angmobile)注意到英伟达表示DeepSeek R1 NIM微服务在单个英伟达HGX H200系统上每秒可处理多达3872个tokens;英伟达广而告之开发者们现在可以对API进行测试和实验。

英伟达AI Enterprise软件平台不久将纳入相关API,正式以可下载的“NIM微服务”的形式推出。5G公众号认为英伟达通过采用DeepSeek让NIM微服务将硬件优势转化为AI服务能力,是英伟达在企业级AI市场的重要落子,不仅加速了高性能模型的商业化,也可能重塑AI供应链格局,推动行业从基础设施层竞争转向应用生态层整合。开发者与企业应关注NIM的演进,评估其能否成为降低AI部署复杂性的关键杠杆。

技术层面

突破强大的处理能力 。在单台HGX H200系统上实现每秒3872个tokens的处理速度,远超多数同类模型的推理效率,5G公众号认为这一高效的处理速度能够显著提升AI模型的运行效率,使得复杂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任务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得益于英伟达硬件(如H200的HBM3e高带宽内存)与采用DeepSeek R1 671b后NIM微服务的软件优化(动态批处理、量化、TensorRT加速等)。

API的灵活性、易用性 。云原生微服务架构可以适应多种部署环境。英伟达告知开发者们现在可以对API进行测试和实验,意味着该微服务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5G公众号认为英伟达采用DeepSeek R1 671b后NIM微服务的价值在于“易用性”大增,AI模型封装为标准化微服务并对外呈现API,简化了企业部署流程,开发者无需从零优化模型而是直接调用API,显著降低AI落地的技术门槛。

产品层面

预览版发布的意义 。以预览版的形式在英伟达网站上发布,一方面可以让开发者提前对其进行测试和反馈,帮助英伟达完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提前吸引市场关注,为正式推出积累人气和用户基础。

融入英伟达AI Enterprise平台 。预计相关API不久将作为英伟达AI Enterprise软件平台的一部分推出,这是英伟达在产品布局上的重要举措,将DeepSeek R1 NIM微服务纳入其企业级软件平台,能够进一步丰富平台的功能和服务,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全面的AI解决方案,提升平台的竞争力。

行业影响

对开发者的影响 。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强大、更灵活的工具,降低了开发门槛和成本。5G公众号注意到开发者无需对现有架构进行大幅调整,就可以轻松将这一服务集成到既有系统中,有助于加速AI应用的开发和创新,推动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

对AI行业的影响 。英伟达采用DeepSeek R1的NIM微服务的发布可能会重塑AI微服务的竞争格局,其在处理速度和灵活性上的优势,5G公众号认为可能使其在企业级应用和服务中占据重要的市场份额,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压力,促使整个行业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对相关应用领域的影响 。在医疗、金融、文创等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企业应用AI门槛降低,企业无需自研模型或复杂优化,即可通过标准化API调用高性能模型,加速智能客服、文档分析等场景落地。

边缘计算潜力 。若未来NIM微服务适配边缘设备(如Jetson系列),或将推动低延迟AI应用(如工业质检、实时翻译)在边缘端部署。

模型即服务(MaaS)趋势 。英伟达将硬件、软件、模型打包为服务,5G公众号预计可能引领行业从“卖算力”向“卖AI能力”转型,形成新商业模式。

英伟达采用DeepSeek的战略意图

英伟达的生态扩张 。通过集成DeepSeek R1这一第三方优质模型,5G公众号预计英伟达的NIM生态将更趋完善,有望吸引更多开发者依赖其硬件+软件的全栈解决方案,巩固其AI基础设施领导地位。

对抗云厂商竞争 。此举可视为英伟达对抗AWS Bedrock、Azure AI Model Catalog等云服务提供商的策略,通过提供更灵活的本地化部署选项(可下载NIM微服务),争夺企业AI市场。

潜在挑战

模型适配复杂性 。不同行业场景需要“定制化”微调,从而5G公众号认为仍需探索如何平衡通用性与垂直领域性能。

成本控制 。H200系统的高昂价格可能限制中小企业的采用,5G公众号认为后续需观察英伟达是否推出分级服务(比如基于A100/A800的版本)。

生态竞争 。Hugging Face、PyTorch等开源社区及云厂商的模型库仍在快速扩张,英伟达需持续吸引更多模型供应商加入NIM生态。

未来展望

一是多模型集成 。预计NIM将支持更多模型(如多模态、代码生成),由此5G公众号预计有望形成“一站式AI工具箱”。

二是混合部署方案 。结合云-边-端协同,企业可按需选择部署位置,平衡成本与性能。

三是行业解决方案深化 。针对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合规性需求,可能会推出符合数据隐私标准的专用微服务版本。

【总评】 英伟达宣布的DeepSeek R1 671b作为NIM微服务预览版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5G公众号认为在技术性能、开发便利性、商业前景等多方面都展现出巨大潜力,并且在数据隐私安全和未来发展方面也有积极的布局。


喜欢
关注我们 ↓↓↓


请关注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