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看完“雄安新区”的底牌,北京房东们止住了眼泪!(一张神秘规划图流出)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4 18: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4 13 日傍晚,新华社播发了题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的长篇通讯, 解开了雄安新区的种种谜团。

我先将这篇通讯里的“信息亮点”挑出来,展示给大家:

1 、雄安新区就是一个“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并非迁都、副都,也不是“两京制”。

2 、不会迁都。新华社通讯里有这样一段话,你细细品味吧:

对首都北京,作为“老北京”的习近平感情至深——“凸”字型的格局,“九经九纬”“左祖右社”的考究……拥有 3000 多年建城史和 860 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先进的理念,体现着中华风格、首都气派。

3 、有多个方案,最终选定了“雄县—容城—安新”方案。 2016 5 27 日,“雄安新区”首次出现在向政治局汇报稿的标题之中。

4 、北京的通州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都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通讯里有这样一段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在新的历史阶段, 集中建设这两个新城,形成北京发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5 、雄安新区远期将承载 200 万至 250 万人口。新区起步区面积约 100 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 2000 平方公里。

6 、哪些单位和人迁移到雄安新区?新华社的稿件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 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

7 、发展时间表,新华社这样说:

3 年后的 2020 年,一个新城的雏形将初步显现。雄安新区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

5 年后的 2022 年,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时与京津冀主要城市联系进一步紧密,与北京中心城区错位发展,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

13 年后的 2030 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显露活力,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闻名遐迩的城市新星。

下面是我给出的结论。

1 、北京通州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地位基本接近,但略低。两地都被冠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但雄安新区由于实行全新的管理体制(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探索新路径),同时为了吸引大家心甘情愿迁过去,所以提高到了跟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同等重要的位置。 由于地理因素,雄安新区发展难度较大,应该不会颠覆通州副中心的地位。

2 、雄安新区远期 2000 平方公里,人口 250 万人。目前深圳 1953 平方公里,实际生活人口大约在 2200 万人。所以, 雄安新区的人口密度只有深圳的 9 分之一左右。在这样的城市炒房子,的确意思不大。 以这样的人口密度,占用华北良田是不是太奢侈,大家可以讨论。

3 、通州的规划面积只有 155 平方公里, 2020 年的人口目标是 160 万人。即便未来翻倍,也只能承载 300 万人。再加上雄安新区的 250 万人,未来分流的极限在 600 万人左右。而北京在过去几年(比如在2010年到2013年期间),每年新增人口在 50 万人左右 。所以,动态地计算一下就知道, 通州和雄安新区能让北京(不含通州副中心的传统北京城概念)在未来 10 20 年人口不增长就不错了,其实减少不了北京的人口。

4 、随着一大批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陆续迁入雄安新区,北京四环以内或许会出现暂时的人口空心化趋势。这会让房价暂时滞涨,甚至微跌。但营商成本下降后,交通状况改善后,人口会通过中小企业的渠道流入,这时候政府的调控政策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所以,从长远看,其实北京楼市不用怕。而雄安新区由于人口密度过低,房价即便放开炒,也很难炒高。

5 、由于人口总量只有 200 万到 250 万,所以雄安新区未来在经济总量上,很难跟深圳、浦东新区相比。

6 、鉴于雄安新区人口规模,我们可以推算出其建设规模,对于固定资产的拉动作用其实很小, 对全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按照最乐观的估计,雄安新区未来的投资规模很难超过重庆一个城市六分之一(重庆每年投资规模在 1.7 万亿左右)。至于“搞了雄安新区,中国货币政策不可能收紧”的说法,更是非常可笑。每年 2000 亿到 3000 亿的投资,对于目前接近 160 万亿的 M2 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近日,一张神秘的“北京中央政务区”规划图在网上疯传,这预示着北京在城市规划上,继雄安新区、通州副中心之后,还可能有大动作。



下面是清晰版的:



图中粉红色的“中央政务区”,是传说中的“中央特区”或者“首都特区”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韬略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