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象外
象外,把艺术拉出圈外——和更广阔的世界产生连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知名传媒公司一直娱招聘! ·  2 天前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君哥说房  ·  2025番禺最值得买的房子原来是它 ·  昨天  
中产先生  ·  特朗普:疯王的诞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象外

朱泓霖|想做艺术的祭司。

象外  · 公众号  ·  · 2024-08-03 23:46

正文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朱泓霖,心·书系列之《金色梦想》,局部





朱泓霖有一个词很让我着迷,“ 复魅 ”。

“复魅当然不是指简单的迷信或某种迷信活动。复魅于我而言是仪式感、宗教感的呈现,更是生活信仰的体现,这种宗教感和信仰并不指涉某一种具体的宗教类别。”他说。

换而言之,当现代性将古典世界的神秘性“祛魅”之后,当宗教感、信仰和信念在大众层面普遍缺失,乃至于在自己的内心也长久缺席的时候,便使得自我对神秘的、往常称之为“魅”的超验/形而上的对象有所期冀和需求。

神的失落,是从来正在发生的事情 。就像老话说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心·书系列之《天使》 ,局部


朱泓霖由此 想做艺术的祭司

我的理解是,所谓祭司,不是那种主持仪式、掌控权力、代替上天/神传达旨意的宗教代理人,而是自我与“上天”的沟通者。

其所祭祀的,是自己 —— 而且是在艺术中,将自己交付出去,呈现自己的真心

他不一定要得到馈赠和奖赏,但难免带着某种可能的期望,就像人类对外太空发出信号,多多少少还是希望收到外星生命的回应的。

所以,除了自我的献祭和托付,做一个艺术的祭司的意思,就同时带有了某种寻求同道和共鸣的意思。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泓霖——1989年生于山东莱州、201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的他,就似乎了多了一点老派的气息,就像多年前的梵高或其他为艺术献身的人一样。

例如他的《心·书》系列,以同尺寸的双联绘画来呈现一个或一组意象,进而以所有这些意象,讲述一个关乎精神、信念的故事。


心·书系列之《彩刻-丢勒的爱》,局部


心·书系列之《对垒+怒放》,局部


心·书系列之《林中路》,局部


心·书系列之《躯干的魅力》,局部


很难说这个故事是统一而连贯的,因为他所呈现的其实是 同一个内核的不同剖面 ;但它们显然又有着同样的气质和调性,以不同的意象、色彩、质感,传递艺术家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思考。

艺术史的来源时而显现,时而隐去,对我来说,观看就成了一种愉悦的体验,因为 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据可依,或多或少地带着古典和现代主义的温情,因而不至于过于“当代”而显得疏离


《异·界No.14》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这篇小问答,只是简单地呈现他最近两年的两个系列画作——技巧和形式层面不过多分析了,作者已有一部分阐述。以上是我的随想和猜想,欢迎大家看下面的访谈和更多作品图。







朱泓霖

1989年生于山东莱州
201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现工作学习于吉林长春




象外 x 朱泓霖




象外 :一句话介绍自己?

朱泓霖 一个热爱艺术创作的人


象外 记忆犹新的小时二三事。

朱泓霖 姥姥蒸馒头,在馒头上卡红色小花朵,是我儿时最早的视觉印象; 儿时海边溺水的镜头一直在脑中 ,成为对海和蓝色的最早认知;还有 小时候梦魇的镜头,那个高大的漂浮的身影是个人幻觉的最初记忆和体验


象外 学画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经历?

朱泓霖 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对更为综合绘画的学习,那是拓宽个人视觉经验最重要的开启。对中外当代艺术学习和了解,让自己从传统“技艺”的执着中跳脱出来,学会 对于绘画之外的思考


象外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中,有谁对你影响较大?

朱泓霖 一直关注中外艺术和艺术史的发生, 最喜欢的是博伊斯、罗斯科和基弗。 博伊斯的艺术神秘感和普世精神感染着我,罗斯科的艺术精神寻求一直是我期望自己达到的,还有基弗对于材料使用及精神世界的外化转变也是我学习的方向。


象外 你以前的创作关注什么命题?或者说,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确认自己在“创作”?

朱泓霖 我觉得在考前的时候画“创作”就成为了我们考学的目标,但是我发现自己很难用既有图像直接组合成为创作,总想着画出来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想“创作”的种子也是从那会儿开始的吧。

后来从要画一组系列这样的类型作品,开始知道自己的创作是要成为个人绘画的思考呈现,您提及到的创作关注主题, 我觉得自己的创作和“人”有关 ,以前总是幻想描述生命存在问题,但是这个命题太大了,模糊不清。

后来也会通过一些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创作背景,我觉得现在描绘的更多的是 人当下的普遍状态 。有的时候是个人的表述,有的时候是通过艺术创作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周遭的看法。这个命题还在不断明确吧。


象外 近期的绘画,创作的命题或逻辑是什么?

朱泓霖 2024年开始了另一个漫长的《剧场》系列的创作,就像刚才和您交流的那样。 我们生活的现场就是剧场,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也都是观众 。所有的心态都汇总在同样一个角色上。这个系列我也是希望通过多重视觉的方式呈现在一起。


象外 你很重视作品的系列化,这个创作意识或习惯是怎么来的?

朱泓霖 我不太善于将自己的想法综合或者整理成一句话 ,所以断断续续需要用多张作品来呈现,有的时候则是需要用一个系列来叙说和表达。最早系列的概念是希望建立自己的绘画语言,后来发现自己的能力没办法建立个人化很强的绘画语言,勤能补拙吧,所以以系列多张作品描述会更有效。


《异·界No.28》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象外 《异·界系列》,你说自己希望能够以绘画的方式探讨当下世界中精神的诉求缺失,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实现个人对“复魅”的理解。“复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朱泓霖 复魅当然不是指简单的迷信或某种迷信活动。 复魅于我而言是仪式感、宗教感的呈现,更是生活信仰的体现 ,这种宗教感和信仰并不指涉某一种具体的宗教类别。我觉得是一种“态”或者“存在”方式吧,也说不太清楚。是当下精神的一种期待吧。


象外 这个系列让我联想到许多西方名著的插画(比如 古斯塔夫·多雷 版本的《神曲》插画),叙事性很强,或者说,看上去能形成一个系列的叙事,能否单独举几张来说明一下背后的想法?

朱泓霖 是的,我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叙述性上更加强化一些,希望通过一个连续性动作把事情说清楚。


《异·界No.32》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以上面这张作品为例,创作根源来自对父辈生存游戏的思考,很个人化的情绪, 一种博弈的现场,有点荒谬 ,人物形象的设定选择了婴儿一样的身影,我觉得这种博弈是从生命诞生开始就形成的,只不过后来外化的形式不同。


象外 为什么采用水彩的方式?包括尺寸上出于什么考虑?

朱泓霖 水彩在小尺幅作品 中应用起来很方便的,很个人化。我觉得纸本作品本身就是个人与个人对话的一种渠道,用水彩更直接,然后从材料的绘制过程中,我也欣喜在水彩丰富色层的制作中,可以帮助我更有效更直接地把想象中的场面呈现出来。


心·书系列之《对垒+怒放》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心·书》系列的创作缘起是什么?

朱泓霖 一个系列完成,另一个系列开始,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到自己的舒适圈去创作。这个系列创作初始,自己绘了很多古典坦培拉绘画作品,希望用油性材料去创作,然后无意中发现了这种材质的承载板材,后来在尺寸上也尝试将作品画在更大的纸面,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作品尺寸大了,画面的偶然性变少了,自己总是会更加刻意去判断去制作。

想了想,还是回归到小尺寸中,将制作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拉大。这样更多的心思放在作品的绘制的精神层面上来。刚开始是一个平面的,后来忽然意识到,这个尺寸还有更加有趣的呈现,我一直期待自己作品是有仪式感的,像“书”的一样翻阅就成为了我作品样貌的形式,于是这个类似于翻阅书本一样的作品就开始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是依旧是自己思考的延续,自己的思考也在不断改变。心书,心的概念也是指由内心所产生。


心·书系列之《彩刻-丢勒的爱》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彩刻·丢勒的爱》,视觉风格上我能感受到丢勒的相关性,但标题和内容的对应关系应该如何理解?

朱泓霖 没错,作品的内容的确就是从丢勒作品中获取的,丢勒是我一直很喜欢的艺术家, 在经典面前我需要借力 ,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去结构和重塑。


心·书系列之《林中路》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林中路》,你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感兴趣?或者说,对他的哪一点感兴趣?

朱泓霖 初学当代艺术史时,老师就要求我们尽量了解哲学概念,的确对海德格尔有一些浅显的了解。


心·书系列之《洒金皮-1》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洒金皮-2》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洒金皮》两组,该如何理解?

朱泓霖 洒金皮是借用了玉石的一种解释概念,作品的根本想法是在虚伪的现实面前还是有更多真实需要去探究, 存在的存在是要思考和探求的


心·书系列之《天使》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天使》,左右两个天使有何不同?

朱泓霖 感谢你的敏感和提问,左右天使对我的作品设定而言,我想是过去和现世的存在,是一种美好事物的幻想, 过去虽然清晰但是已经破损,现世虽然艳丽但也是模糊的 ,充满了不确定性。


心·书系列之《远方故乡》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远方故乡》,刻和画的对比还是挺有意思的。左边,跟奥德赛有关吗?右边,有点俄罗斯的味道。

朱泓霖 当下的一种观看。


心·书系列之《自由引导自由》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自由引导自由》,这算是你要表达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个系列还有后续的画作吗?

朱泓霖 被控制一直是我的切身感受,自由也就成为了一种幻想 ,这个概念也一定会不断出现。


心·书系列之《巨幕剧场》23cm×14.5cm 2023年


象外 你说,希望自己以创作的方式扮演时代的“祭司”,该如何理解这个身份?如果说,祭司是沟通神与人的灵媒,那么在当下,是否还存在那个全知全能全善的神?你所说的“宗教感”,是具体的某种宗教,还是宗教所提倡的某种超越性?

朱泓霖 是当下的一种存在,不会特指哪一种具体的教派,我觉得都是一样的吧, 创作中的祭司一定是一种连接,是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连接 ,更是现世的一种警惕者。或是一种解读,未生未灭的间隙的解读。


象外 抛开艺术创作而言,你在宗教、灵性等方面是否有什么体验/经历?

朱泓霖 接触过一些具体的宗教形式,2017年在甘孜八美的驻地计划是第一次正面接触藏传佛教的经历,同时也会感受到“场”的存在。 我觉得自己还是某种不确定的有神论者 ,但是这种神明很模糊,不确定的。


心·书系列之《身体话剧》,局部


象外 现在是全职做艺术吗?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兴趣爱好?

朱泓霖 不算是全职,生活得来源来自于从事教学工作。生活和工作的状态很平淡,现在很少有社交,与自己对话很满足。兴趣爱好不多。


象外 对家乡莱州和吉林长春有什么感觉?

朱泓霖 长春算是我的第二故乡,很奇怪的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怀旧的人,会思念故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自己变化了, 只有思念的人,没有思念的事儿了


象外 最近在思考什么问题?无论是否关于艺术。

朱泓霖 除了判断个人作品制作问题外,更多关注的是儿子的成长。


工作室一角


象外 关心国际时事/国家大事吗?

朱泓霖 偶尔会,但是不清晰,没办法去判断。


象外 进入后疫情时代,你的具体感受是什么?

朱泓霖 经历的消耗,时间不够用。


象外 如果变得很有钱,你想做什么?

朱泓霖 那不就可以实现创作自由了呀!哈哈。


心·书系列之《镜像》,局部


象外 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

朱泓霖 我一直坚信,自己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向往光明,但是喜欢沉浸在黑暗中摸索寻找


象外 你相信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吗?如果遇见外星人,你会说什么?

朱泓霖 当然相信, 我会说带我去看看


象外 最近在看的电影/书。

朱泓霖 最近刚看完电影《默杀》;在看的书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象外 最近做过的一个梦。

朱泓霖 很少做梦。

《异·界No.27》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创作自述



当代艺术创作一定要和这个时代的精神表达相关联,艺术创作是要与当下生活现状对话甚至形成碰撞的。我一直希望自己以作品呈现方式扮演时代“祭司”身份,在个人设定的某种仪式感下去呈现人的精神诉求,借助神秘感的画面呈现来与观者对话,试图触碰观者内心。


当然,假设的“祭司”身份也要求我必须要更加敏锐地抓住到当下时代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在匆忙中,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化,人在如同机械般被同化,体现个体思想的弱化和个人宗教感的缺失,成为我创作最直接的研究命题。





《心·书》系列





心·书系列之《红山》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金色梦想》23cm×14.5cm 2024年




心·书系列之《镜像》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凝视》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诺亚方舟》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躯干的魅力》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人-肉》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身体话剧》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消逝的记忆》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欲望》23cm×14.5cm 2023年




心·书系列之《异乡客》23cm×14.5cm 2023年
请横屏观看





《异·界系列》

这是2021年末开始创作的小幅纸本水彩作品,取名“异·界”,是个人主观意念中的乌托邦式的精神世界,这个系列作品我希望能够以绘画的方式探讨当下世界中精神的诉求缺失,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实现个人对“复魅”的理解。

作品尺寸大部分是10cm×10cm ,如同人手巴掌大小,特定的小尺寸画面可以让自己在思考创作过程中更加增强了探秘感,也显得更加私密化。作品犹如塔罗牌的占卜,是对当下的映射,更是个人对未知、未发生的一种视觉感知呈现。整个系列还在持续完成中。


《异·界No.1》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2》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3》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4》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5》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6》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7》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8》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9》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0》2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1》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2》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3》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5》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6》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7》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8》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异·界No.19》10cm×1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