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开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平度  ·  ​2月5日,拍到了! ·  16 小时前  
成都消防救援  ·  DeepSeek为成都消防写了诗,速来看→ ·  昨天  
成都消防救援  ·  DeepSeek为成都消防写了诗,速来看→ ·  昨天  
题材挖掘君  ·  DeepSeek,最新核心标的+延伸方向(精 ... ·  2 天前  
题材挖掘君  ·  DeepSeek,最新核心标的+延伸方向(精 ... ·  2 天前  
烂板套利  ·  AI智能体,最热门的7家公司 ·  2 天前  
自然资源部  ·  自然资源部2025年生态文明大讲堂第一讲开讲 ·  2 天前  
自然资源部  ·  自然资源部2025年生态文明大讲堂第一讲开讲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开复

李开复:创业维艰,我和你们一样苦过 | 创业串吧

李开复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11-21 11:30

正文

【创业串吧】是创新工场的市场同学推出的深挖创业者真实故事的小栏目,拒绝 假大空,丢掉装饰,还原一个真实的创业者、投资人。


我是这个栏目的第二位分享嘉宾。我 2009年创办创新工场,从跨国公司高管变成本土创业者。 虽然早年成名,但就创业而言也是 新兵。 往事回想起来,一地的心酸。


比如: “VC+孵化”模式被质疑,飞遍全球才融到第一笔基金,刚开始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压力大到夜夜失眠。 我还会经常半夜2点钟醒来,起床回Email。回复完继续睡觉,再醒来也才5点钟,再起床回Email。不是我睡眠天生少,只是压力太大。长时间高压工作,造成抵抗力减弱,这可能也是后来生病的原因。



创新工场2011年成立两周年纪念视频


幸运的是,经过这些年的砥砺前行,创新工场已经小有成绩,管理着超过12亿美元的双币基金,投资项目300+,50+项目估值过亿美元。


以下是我的分享,你将认识光环下另一个真实的开复。

李开复在创新工场兄弟会第三期结营仪式上


一.创业维艰

长时间在高压工作,造成我抵抗力减弱,这可能也是我后来生病的原因。

创业者的人生经历都非常跌宕起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但很多人认为像我当时创业,因为算是名人,所以人啊、钱啊,各种资源,都是贴着屁股往前走。


但事实上,你们创业的艰苦,我也一样经历过。


不怕各位笑话,创新工场刚成立的时候,在清华科技园之前,我们连办公室都没有,我们借住在 LP中经合位于三里屯的办公室 ,工作了一个礼拜,后来到了清华科技园。当时就 4个人 ,每天在办公室大眼儿瞪小眼儿,不过也有一个好处,我们四个人想坐什么工位就坐什么工位,没有人跟我们抢。


表情要不要这么销魂


创办初期那两年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提的“VC+孵化”模式,当时受到很多人质疑,说这个是不靠谱的,给当时的融资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后来我飞了全球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才融到 1.85亿美金


那时候,我经常半夜2点钟醒来,起床回Email。回复完继续睡觉,再醒来也才5点钟,再起床回Email。不是我睡眠天生少,只是压力太大。长时间在高压工作,造成我抵抗力减弱,这可能也是后来生病的原因。


幸运的是,经过这些年的砥砺前行,创新工场已经小有成绩,管理着超过12亿美元的双币基金,投资项目300+,50+项目估值过亿美元。


二.如何找人?

不要认为公司没有你就不行,这是做CEO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要意识到,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创业公司早期都面临找人的问题,对你们来说,是找合伙人,找员工,对我来说,要找高管、合伙人、工程师、优秀的创业者。


根据我多年来的管理和创业经验,找人这方面有几点一定要注意。

兄弟会开营仪式上,李开复与创业者一起打棒球


第一,作为CEO,你一定要把20%-30%的时间花在找人上面,而且找人的时候不能太功利。

找人这件事情其实是人脉的事,你必须有一个非常强的人脉,要常常看看通讯录或微信上有哪些强人,并维护这个关系。否则当你真的需要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你看到很厉害的人,就跟他认识,联系,常见面,哪怕没有目的。理工科出身的CEO总是做什么事就要有个目的,其实不需要,跟人social,广交朋友,没有任何坏处,看到能人就交朋友啊,现在有了微信,管理起来更容易。


第二,找人永远不只是HR的事,一个很厉害的HR可以帮你加很多分,但找人永远是CEO的责任。


HR顶多在校招方面帮你走走流程,但你把招一个VP,招一个Director的事交给HR,让他做sourcing,给你弄一些简历,你来筛选,这绝对是太天真、太天真的想法。


第三,招人的时候,你一定要用行政的方式保证自己团队不会雇不够格的人。

招人的权利是不能下放的,一流的人雇二流的人,二流的人雇三流的人。而且你跟团队的想法其实是不一致的,你的目标是维护公司的文化和留住优秀的人,而团队更在乎完成KPI,可以拿到股权,然后公司上市可以分红,他不会想到公司的文化,所以很可能招不过关的人进来。


第四,不要认为公司没有你就不行,这是做CEO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因为人总是希望证明自己很重要嘛。


最黑暗的想法是,如果有一天你走了,公司倒掉,那就证明了你的价值。这其实不对的,这证明你作为CEO,没有尽到你的职责,把公司的放权做好。要意识到,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一个好的CEO,有责任让公司即便没有你也能够运行下去。因为人总是会出状况,会生病,需要休息,或者想做下一个创业。

当我生病的17个月里,对创新工场基本是零参与度,但最后公司做得还不错,有很多很棒的案子都是那时候投的。我不在的时候,可能是团队发挥得最好的时候。因为他们有责任感,有主人翁感。


我的建议是,更多放权给下属。最优秀的人都希望能够被信任,希望自己有一定的决策权,能够成长,做出成果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老板的英明决策。适当放权可以让自己的压力下降,也可以让团队获得成长。


李开复与创新工场同事们在硅谷


三.如何选择投资方?

要相信创新工场,我们的为人你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心你们应该很清楚,我们真的是特别爱创业者。

融资这个问题是创业者经常面临的,从你们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是看投资人给你什么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