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伊核协议、中东局势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油价触碰80美元大关,再创近三年新高。油价上涨导致下游化工品等产生连锁反应。国际油价触碰80美元后,后期如何演绎?谁又掌握油价的定价权呢?
一、原油定价权经历三个阶段
和所有商品一样,原油价格走势由供给和需求两端的变化来决定。国际原油的供给主要在中东地区,美国页岩油量产打破传统油价供需格局,因此中东地区的沙特和美国是掌握原油定价权的两个重要力度,双方的博弈也让原油定价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以前,OPEC原油产量决定油价,
其中产能弹性最大的沙特充当“摇摆者”角色,平稳其他成员国原油供给的波动,成为油价的实际定价者。
第二阶段: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增打破OPEC的内部平衡机制,美国成为原油的边际定价者 。
第三阶段:2017年开始,沙特重新争取原油定价权。
2016年12月,OPEC减产协议开始,与美国页岩油增产博弈,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两大供给因素,这一转折的重要催化剂是伊朗也开始争取在中东地区的发言权(尤其是通过油价),由此促成 OPEC协同减产共同承担成本。
二、供给端OPEC和美国页岩油博弈
2016年12月,OPEC减产协议开始,与美国页岩油增产博弈,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两大供给因素。
联合减产是OPEC希望改变页岩油定价地位的重要信号,催化剂之一就是伊朗现在也想争取在中东地区的发言权(尤其是通过油价),所以两个具有富余产能的原油输出国利益达成一致,就促成了2017年以来的协同减产,这是与国际油价定价权第二阶段最大的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推动页岩油边际产量见顶,那么接下来若干年,OPEC增/减产弹性就会促使沙特重新做回“摇摆者”,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边际定价者。
中信证券认为,在当前阶段,沙特哪怕牺牲一部分市场份额,也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重新争取石油定价权:
1)2017年以来,OPEC减产的执行率超预期地高,共同承担减产成本的路径行得通,且减产对油价的影响效果显著,2017H2,在美国页岩油供应持续上行的背景下,由于OPEC联合限产,油价仍旧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