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紧扣诚信建设工作主线,围绕24项诚信建设目标任务,全方位夯实诚信根基,推动诚信建设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组织架构上,成立以政府区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建立诚信建设工程推进机制》《青山区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定期召开推进会,细化任务分工,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监督落实上,组建四个专项督促指导组,以翻阅材料、现场会等形式深度 “问诊”,实地指导各单位20余次,发送建议函20余件,精准提出问题50余个。资讯流转上,发布信息简报66期,线上推送资讯150余条。
线下,针对镇、街道基层单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要阵地,打造诚信建设“大讲堂”。聚焦重点领域和人流密集场所,利用106块LED展示屏持续开展“亮屏诚信”;深入学校、商圈、银行等地,先后开展“青少年学法活动周”启动仪式等诚信宣传“七进”活动40余场,设置诚信宣传栏、展板和光荣榜323个、张贴诚信海报389张,赠送诚信建设系列书籍140余套,绘制诚信法治文化墙200余平米,发放诚信宣传单3000余份。线上,组建“线上普法讲师团”,坐镇包头广播电台、村(社区)大讲堂,解读民法典中诚信相关条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公园广场等刊播内蒙古卫视诚信短视频宣传片,通过全区882个微信网格群中宣传诚信建设成果。
完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明晰失信主体判定标准,将失信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由人民法院实施限制其出境及高消费,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限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同时,采取限制市场准入、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及纳入重点监管等惩戒措施,对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被执行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创建“印象青山”区域公共品牌,选树31家单位作为首批诚信街区、诚信商户、诚信企业,在官方媒体广泛宣传诚信人物先进事迹,激励更多市场主体、市民投身诚信建设浪潮。开通“诚信企业优先综合受理窗口”,为诚信企业提供23项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办理和55项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积极推行信用积分制度,在城乡社区、大中小学探索积分兑换实物机制,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交通出行、旅游服务等方面给予积分高的信用主体多种优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