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原意表达的是:“做一个和善的老师,学生就会亲近于老师,做学生的也就能很好地听从老师的教育。做一个满脸凶相的老师,学生就会因害怕而疏远老师,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听从老师的教育。”
其实同样的道理,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一样需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对和善的父母,孩子就会亲近于父母,孩子也就会听从父母对于自己的正确教导。如果,父母做一对满脸凶相的老师,孩子就会因为害怕而疏远家长,也自然不会听从家长的话,孩子就会出现叛逆,与家长无法沟通等情况。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对这句话进行一个最为简单的总结:亲密关系比你说的话重要。
现如今的父母往往在教子过程中,都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忘记了最重要的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所以,我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其实,在我们常见的学校文化中,我们也会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学习好的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一定很好,而往往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和老师之间关系也不是很好。可见,在学校里,孩子和老师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样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
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与孩子保持友好的亲密关系呢?
你讲的“大道理”,孩子听进去了几句?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内容的对错,而在于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在于家长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真的有效。有些父母教育起孩子可谓天衣无缝、头头是道,什么道理正确讲什么。可是孩子就是不买账,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好像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尤其是在考试结束后,家长通常都会问孩子:“我说的这些你都明白了吗?”孩子往往都很配合的点头说:“明白了。”当你问孩子:“以后还会不会犯同类错误了?”孩子保准会迅速的摇头说:“不会了”。殊不知,这只是孩子想要快速结束这场讲大道理的战役而已,其实,在内心上,对孩子根本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教育意义。
而有些父母却恰恰相反,对孩子没有讲什么道理,甚至根本就不讲道理,可孩子就相信他们。并且很快的改正错误,没有再犯第二次。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做父母的是选择要将“有效”放在第一位,还是要将“正确”放在第一位;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的一个正确判断。家庭应该是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所以,在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家长多注重改善一下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讲道理。道理在学校老师已经讲得够多了,孩子也需要去消化和吸收。
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是去讨好孩子吗?
当然不是。一味地认同、讨好孩子,只会把孩子惯坏,对于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家长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问题就是:“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分开,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这样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朋友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是条隐蔽的信息链,虽然是潜在的,但却是重要的。比如在公司和老板说话,表面上是在和老板汇报相应工作,实际上你在内心是在期待老板对你的态度、对你关注的方式。孩子对于家长也是一样,孩子和你沟通交流,只是想知道你对他的态度和关心程度,而不是想要听你讲一大堆无用的大道理。
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你讲大道理逼着孩子去顺从,要管用的多!
(来源:艺博教育/作者:博爸/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