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黄生看金融
原创分析,货币、金融、投资、财经探索,安全边际守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广发证券2025届培训生招聘公告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出借28亿!大股东深铁再援万科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劣迹斑斑!和合期货被吊销期货业务许可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黄生看金融

72%的发生率!注意警惕

黄生看金融  · 公众号  · 金融  · 2021-05-07 00:00

正文

近3个月来,股市震荡不休, 不少 票大跌了 百分之二三十。年前追涨,以及近期抄底的那波,基本都还被套着,一些炒股朋友表示越来越迷茫了。


虽然今年是牛年,但各类资产并没有「牛」的迹象


前段时间,跟几个近几年行情做得好的朋友聊投资,都说股市赚钱是越来越难了 ,这点我也深以为然。

要知道,随着市场生态的变化、交易规则、监管的升级,股市越来越变化莫测,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跟风趋势抄作业随便就能赚到钱。

越是在这种不明朗的行情下,我们更要警惕风险,谨慎操作。

说到风险这个话题,基于此我再跟大家延伸讲一些事情, 跟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


早前曾收到一位粉丝朋友留言,讲述了他的遭遇:


他自13年入市,栽过不少跟头,近5年基本保持年化15%的收益战绩,终于 在去年首付了套房,这已经很不错了。

但新房子供没多久,家里母亲突发重病急需40万动手术,走投无路之下,最后他只能把房子抵押救命了。

多年投资辛辛苦苦赚的钱,却还是顶不住一场大病的冲击!


一、 能拿什么来守住我们的资产?


类似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只是我们大部分人通常都把它当新闻来看。


很多人辛辛苦苦打拼事业,投身于股市,一心追求财 富的进一步增长,却往往忽视了后方的漏洞。


这样的乐观是有一定资本的,除了觉得还年轻身体好,还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有社保,即使生了病也有社保报销。


但我想说,这是一个经常被众人误会的假象。


比如医保最明显的一条,设有封顶线,超过部分还是要自掏腰包,很大一部分药物还不在报销范围内。对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病来说,远远不够。



比如像绝大部分癌症等大病的进口药、特效药都是完完全全的“自费药”。 这些药有多贵? 很多人可能没什么概念。


举个例子, 医疗纪录片 《人间世》 里面有位姓闫的乳腺癌患者,她要买一种抗癌特效药——帕博西尼,一盒3万,她买了三盒,花了9万块。



就是这样小小的一盒药,三盒净重不到8g,价格却高达9万块,而这一盒药差不多就是她当老师一年的薪水。


绝大多数家庭,怎么可能吃得起三万一盒的特效药?


说实话, 一旦不幸中招,仅靠一份医保是根本靠不住的。


对此,我还算了一笔账: 假设一个普通家庭年入20万(已经很不错了),在扣除掉每年的房贷、日常开支、孩子和父母的赡养费等费用之后,每年大概还能存5万块。

而一场大病医 疗开销约为50万(忽略工作收入损失等因素),也就是说, 10年内任何时间生一场这样的大病,存款都为负数。

存款不够,很可能就会遭遇跟那位兄弟相似的困境,最后被迫 空家底 卖房救命。

二、 72%的中招概率,务必趁早做好防守

而人一生究竟有多大概率会得一场大病,医学研究给出了答复: “72%”。

细想我们不时在朋友圈看到的一条条众筹,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最赤裸裸的现实。


所以,很认真地建议大家, 务必趁早配置保险转移家庭风险。必要时刻,它能帮你守住家庭和资产。

比如我老早就给自己买了份50万的健康险,每年几千来看,只占用一点现金流。 如果将来不幸得了大病,按照规定就可以一次性获赔,在关键时刻也不至于拖垮家庭。

假如那位兄弟一早就给他母亲买了,最终还能多出10万用于康复疗养,也不至于 将房子抵押。


在金融领域,没有什么比保险的杠杆更香了。

再次强调一下, 保险这事宜早不宜迟。 趁年轻尽早规划有两个核心原因:

一是价格便宜,隔几年再买价格就要贵好几千;

二是所有的健康险都有门槛,拖得越久,如果体内有些小毛病便会因为达不到健康要求而无法投保,那时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局面。

前不久和朋友聚餐时,发现5个人只有2个能够以健康体质投保,而其他3个,一个因为甲亢; 两个因为公司体检查出甲状腺有个小结节,医生说没大碍,但保险公司还是拒保了。

这个健康门槛也可以理解,毕竟保险是风险买卖,不可能让所有 身体有各种毛病的人都来投保。

它不像股票,只要手里有资金随时可以买。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趁早 配置,就此 一劳永逸, 用一个或半个月工资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冒着动用一套房的风险了!

三、保险虽重要,但别乱买


道理可能都懂,只是提及保险,“坑人”的标签就如影随形:
有的人被朋友推荐买,误以为保险是投资;
买错不合需求的产品,真出事了却帮不上忙;
不了解理赔程序和条件,生病时没有钱赔;
没看清签合细节条款,买了鸡肋等于浪费钱...

说到底,保险本身并不坑人,真正坑人的,是那些缺乏素养的代理人。比如 所谓的“规划师”,说到底还是在为了自己的业绩着想:

身边朋友反馈

而在解决保险需求的问题上,想不掉坑,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真正专业靠谱、能够切实提供服务的人士。 在一番排查对比过后,再次跟大家推荐一个值得托付的平台:


它的模式类似于 保险行业的滴滴打车 不卖保险也不提供咨询 他们 只做一件 事—— 帮我们筛选对接全网各大保险经纪公司的优质保险老师,并监控服务的过程。

平台所筛选的优质老师,均通过严格独创的机制,从 上千名候选的各大保险公司经纪人中严选30名左右组成专家团队,全程一共不到1%的通过率。 他们大多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名校,具备金融、保险、医学等专业背景,服务过很多企业高管。

(专业保险老师一览)

只有这种近乎极致的筛选,才能确保服务的专业水准。

体验过一次他们家服务,发现整个服务流程非常人性化也很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 果你:

还未配置保险: 老师将通过一套专业的数据评估系统,按照流程: 详细分析家庭财务状况——梳理各成员的核心风险缺口——针对缺口量身配置 专属我们的保障方案;

正在买保险的: 提供专业建议协助投保,货比三家帮你买对产品坚决不掉理赔坑;

已经买了保险: 诊断现有保障是否仍存缺口,比如保额是否充足,保期是否合理等,提供进一步的风险管理建议,还可以对你的保单进行管理。

配对保障只是第一步,而最重要的,是 平台 还可以 为我们提供细致的一站式理赔服务: 如后续发生理赔,小保书将全程提供理赔支持,从申报到获赔,我们所要做的,仅是联系平台报备即可。

理赔专员协赔案例一览

只有这种细致贴切的流程服务,才能让我们真正意义上买对保险的同时又不掉理赔的坑里,且过程中我们还能实时对老师的服务进行评价反馈:

服务过程中用户对老师的好评


之前给大家争取的免费服务名额很快就被抢光了,后台不时也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反馈,服务确实还不错。

这次,我又争取到了 50个限免(原价299元) 的服务名额,建议大家都不妨去体验一下,有需要的立即抓紧了!

成功报名之后, 都能免费获取一份专业定制的家庭保障规划方案 而且, 服务过程全程不涉及产品推销 大家可以放心报名,领取方案了解后再做下一步决定。

读者福利

🎁
扫一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