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by 花瓣
一眨眼,小杰已经大四了。
昨天是大学新生来报道的日子,看着那些充满憧憬、有期待的学弟学妹们,一瞬间又把我拉回我刚进校园的那天。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天气也是很炎热,父母把我送到校门口就离开了,我和我一起考入这所学校的高中同学互相帮忙,报了名,缴费,然后去领生活用品和军训所需。
仍然记得,我提着大包小包下坡,席子掉了,一个学姐急冲冲的跑过来,帮我捡起来放到挎包中间,那个场景可能是比我之后去参加什么社团竞选或者上什么专业课更记忆犹新了。
我高中要好的朋友现在已经形同陌路。
曾经一起逃避上课,去通宵那个同学;
曾经晚上12点一起吃二两拉面加一个鸡蛋的同学;
曾经一起在寝室打扑克、看片的同学;貌似都没有什么联系了。
直到现在,我脑海中模模糊糊的记忆,也就只有几个了。
偶然想起某个同学的脸,却已经遗忘了他的名字。即使我在回学校之前翻看了高中的同学录,也
无济于事了
。
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互相吐槽各自在的学校,怎么鸡肋?为什么宿舍没有空调?饭菜是否好吃?专业课又怎样?谈一下人生又聊一下理想
.......
现在只有
缺钱
的时候,才会联系。
大学里能称之为朋友的,走心的那种,也就两个,我也算很幸运了。
大多数都属于大学同学,不会发生交集的平行线。
他们喜欢交朋友,广络人脉,强迫你去给学姐学长敬酒,以表心意。
我可能情商低,不擅长这些,第一次社团聚餐活动的时候,有个室友连拖带拽的让我敬酒,我没去,说我
不合群,数落
。
聚餐完了以后,又要去KTV唱通宵,我便自己一个人打车回学校了。他们肩搭着肩,兴高采烈。
我坐上车的关上门,那几个
灌酒、鞠躬、邀谢
的画面一直跳跃在我的脑海。
后来一学期完,我就退了社团。
自从高中受了情伤以后,我大学便不愿交往圈子里面的人。
开口闭口1069。
相比于一夜刺激,我更加倾向于
现实认识相知然后合适再往下发展。
我认识的Gay友,很多都逃不了约·渴望爱情·约·渴望爱情·约的恶性循环,或者是循环往复的更换男友。
这是我不是很喜欢的。
约过以后才会发现,会比原来更加孤寂和空虚。
当然你问我羡慕吗?我其实也挺羡慕的。
如果你要问小杰喜欢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应该是可爱的人。
善良可爱,或者“蠢”一点的男孩子
,对我有致命致命吸引力。
大学的生活很多都是没有按着我高中的憧憬走的。
有无奈也有妥协。
但是有的事业是必须要坚持的,例如:专业/健身/提升人格魅力等等。
如果短板太多,就要努力补齐,才能变得更好。
明天小杰就要开始实习了,已经一只脚踏入“丛林世界”,更会学到学校里面学不到东西。
但我还是希望,能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