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所不能
财新传媒出品。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无所不能

深度 | 宝武大扩张

无所不能  · 公众号  ·  · 2021-03-03 22:00

正文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8期《财新周刊》商业栏目
文 | 财新记者 罗国平 赵煊

2020年12月23日,93岁的宝钢集团第一任董事长黎明在平板电脑上按下“远程一键炼钢”按钮,下达宝武集团2020年第1亿吨钢冶炼指令。60岁的宝武集团董事长陈德荣当场激动落泪,宣布集团产量超过1亿吨。

目前,宝武集团是全球惟一达产亿吨的钢铁集团,超过了此前连续14年都坐在全球“头把交椅”上的安赛乐-米塔尔集团(Arcelor Mittal,下称“安米集团”),后者2019年总资产规模879亿美元(约5700余亿元人民币),当年产粗钢9731万吨,而同期宝武9547万吨已非常接近。

2020年宝武继续大扩张,全年粗钢产量达到1.15亿吨,总利润达到约456亿元,同比增32%。而安米集团则受新冠疫情影响较深,全年粗钢产量7150万吨(不包括部分持股公司产量),同比下降两成;总资产则缩水近7%;净亏损7.33亿美元(约47.5亿元人民币)。

陈德荣,浙江永嘉人,早年有钢企、浙江省及温州市地方政府履职经验。他于2014年8月任原宝钢集团总经理,2016年参与主导了宝钢武钢的大合并。2018年6月升任宝武集团董事长至今。有了解他的人士称,陈德荣思维活跃,影响和改变了宝钢原本偏内敛的文化;宝武合并后,他更是激活了企业的扩张风格。

宝武集团自2019年下半年步入扩张快车道:2019年9月,重组安徽国企马钢集团;2020年8月,联合重组山西国企太钢集团;9月入主重庆钢铁(01053.HK);10月托管中钢集团;11月以5.65亿元增资西藏矿业( 000762.SZ ),成其第一大股东;11月收购新兴铸管新疆公司和民企伊犁钢铁;2021年2月,宣布兼并云南国企昆钢控股;同时,有消息证实宝武集团对山东国企山钢集团的兼并也接近落地。

托管主营钢铁贸易的中钢集团和收购主营铁锂矿石的西藏矿业,透露了宝武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意图。而并入另外7家地方钢企后,宝武集团的粗钢总产能将从2016年的5850万吨扩至1.5亿吨,增长2.6倍;资产规模从7400亿元翻番至1.53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宝武联合重组主要是企业行为,部委的态度是支持行业发展,并认为提升集中度是大势所趋。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56.5%份额,中国钢铁如何从规模“老大”变成实力“最强”,是决策层交给宝武集团的“历史重任”。

在此背后有钢铁行业需求达峰预期下的转型压力,有上游供给端高度垄断的挑战,也有行业扩张中提高自身市占率的诉求。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钢铁行业头部企业渴求集约化;而地方政府也在谋求对当地国企的混改转型,甩掉包袱,“搭车”大央企的技术、管理、人才和资金能力。由此,宝武集团走到了洽购地方钢企的最佳“窗口期”。

宝武集团走到了洽购地方钢企的最佳窗口期。
尤其来自上游铁矿石供给端的压力,是地方钢企跳上宝武“战车”的动力之一。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指出,钢铁行业面临着产业安全缺乏保障、产业集中度偏低、市场议价能力较弱、低价竞争等顽疾,通过兼并重组或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钢铁需求多年增长,但行业企业整体分散,集中度低。中国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有约300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CR10(前十大钢企规模占比)为36.8%,不仅远低于欧美日韩的钢铁行业集中度,也低于同期国内水泥行业55%的水平。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先后在2016、2020年发文要求,到2025年,中国CR10须达到至少60%。

中国目前粗钢产能约11.5亿吨,宝武集团产能约占13%。据财新记者了解,宝武集团目标是通过联合重组,粗钢产能超过2亿吨,将产能行业占比提升到20%。陈德荣近期多次公开表态:“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快速重组节奏,加大联合重组,谋求高市占率,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但全联冶金商会创会名誉会长、原国家冶金局副局长赵喜子提醒,宝武集团体制机制没变,单体企业做太大,管理成本将会很高。“现在重组顺利,是因为行业效益比较好。但效益好是暂时的,一旦风吹草动,宝武集团就需要出钱堵住出血点,恐怕要背包袱。”

“这样的快速连续重组,对宝武的挑战是巨大的。”一名中钢协人士也指出,未来宝武如何把资源、产品整合好,核心在于管理。除了资本纽带,宝武如何向被重组方输出自身管理能力,复制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令其真正融入整个宝武体系,仍需进一步观察。

钢铁平台期来临
……


“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