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大会直播
第六场 17:10-17:40
Fang Xin,方新,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
K9- Hypnosis in china: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K9-催眠在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
▼
我演讲的题目是催眠在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想问问大家,你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工作是如何理解的?你觉得它是干什么的?是治病的吗,聊天的吗?答疑解惑吗?我从业28年,我对这个工作的理解是,人类生存智慧经验的分享与传递,每个人都是一个生存的活化石,智慧就在你身上,只是你不知道,你已经知道了很多。所谓不当行为是含有社会评价的意味在里面,社会评价认为不当,但是从生存意义上来看它是是什么?是有功能,一定是趋利避害的。只不过他的趋的利和避的害是社会评价所不能理解的。心理治疗的人性观,对内,是我们要有心身的观点,我总讲一句话其实没有心理学,也没有生理学,只有心身学,因为心和身是结合在一起,分不开的,割裂的去研究是会犯错误的。对外,要有时空的纬度,把人放在整个时间进程里去看,放在空间的地域、不同文化当中去看。我个人觉得心理治疗既要钻到里边去,也要抽身出来把人放在整个宇宙空间去看才全面。我们看的也都不全面,都是盲人摸象。
我第一点谈一下对艾利克森催眠的理解。催眠是一个又古老又年轻又复杂的人类现象,说它古老是指在任何古老的巫医、宗教、传统当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多半跟疗愈相关。说它现代,是指它活跃在心身疗愈、意识科学等领域,跟脑科学密切结合。催眠还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现象,因为它涉及多个学科,比如说它涉及文化人类学,涉及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同时它还涉及脑科学、神经生理学以及医疗医学的康复等等。
我说一下广义的催眠。首先我们看一下催眠的状态,什么叫催眠状态?催眠这个词最本质的意思叫单一意念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这个叫恍惚状态。各位觉得你现在清醒吗?小猫钓鱼,就是单一意念状态,注意力集中才能钓到鱼。我们学习也要在一个单一意念状态,现在很多小孩都有手机,一会来了,一会来了,就把他从单一意念状态中拽出来了。这里面,当家长要对孩子的手机有一些管理,否则他会控制不住。它是一种天然的状态和能力,不是病理现象。大家做过白日梦吗?大家爱情过吗?朝思暮想过吗?催眠的内容就是暗示植入,大家看这小孩干嘛呢?在学习,他在学什么?在学前人的经验,在被植入,所以我觉得暗示的本质是学习。学什么?学人类丰富的瑰宝。我们的知识、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模式都可以被植入。比如说知识,地球是椭圆的。你去看过吗?你到星空外面看过地球吗?为什么你相信地球是椭圆的,被植入的。与人为善,你相信吗?你妈妈天天跟你说我们要与人为善,干什么?植入。妈妈说你真是我懂事的好儿子,你就不停的懂事,在单位是懂事的好员工。行为模式也可以被植入,所以说我觉得暗示的本质实际上是植入人类生存经验智慧。包括一些病理性的行为,比如说当一个人特别焦虑的时候,领导可能不敢给他布置任务了,他的焦虑有没有功能啊?太有功能了。
人的一生都是被催眠的结果,你在催着人家,也在被人催着。像台上的曾老师催了全国多少人啊。
催眠治疗正式进入科学殿堂,是美国心理学会继第二十九分会-心理治疗促进分会之后,建立第三十分会,即心理催眠分会,正式进入科学殿堂。他们专门成立一个专委会,要对催眠进行一个定义,这是定义,我不打算念,我也背不下来。为什么?你要想把如此复杂的现象用定义给定义出来,你想做准确了,那就一定不会很清晰。这是第二页,拍,你会回去看吗?临床催眠实用教程里,从那里面摘下来的。
我们来说一个传奇式的人物,1901-1980年,他出生后不久以及17岁的时候一生得了两次小儿麻痹,后遗症除了眼睛会动,全身麻痹之外哪儿都不能动,他各个感觉都有毛病,色弱、音盲,哪儿都不好使。他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思考人性。他还能够骑自行车,完成整个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他到精神病院工作,后来开了自己的私人诊所,他还成了家,他有六个子女,他在他的文章当中提到他有26个孙辈。这样的人创造美国临床催眠杂志,并且担任主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发展出的艾利克森催眠,对世界的贡献,颠覆以往过往心理治疗的理念。过往心理治疗好象都有一种倾向,这是不好的,我要把你治成好的。艾利克森认为每个生命都是灿烂的,治疗应该着眼于生活的适应,而不是错误的修正。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相信自己是上帝的精神病人,按照当代精神病学诊断,他是符合有系统妄想的精神分裂症。艾利克森走上前说,听说你是上帝,这个病人相信自己是上帝。上帝的父亲是个木匠,木匠的儿子也会干木匠活。艾利克森就利用他的妄想的内容,顺水推舟。那你一定会木匠活了?这个病人说这个医生跟其他医生不太一样。这个医生好,治疗关系马上建立了。因为这个医生不说我是精神病人,相信我是上帝。治疗关系建立之后,艾利克森说了,你能不能为我们医院打点书架呢,他就打了很多书架。有系统妄想的精神分裂症,你让他妄想改变有多难,大家都知道。他有点妄想,相信自己是上帝,可以在美国小镇上依靠自己木匠活的手艺生存下去,可不可以?可以。其他人都知道他不是上帝,他自己相信自己是上帝。治疗应该着眼于生活的适应,而不是错误的修正。
大家都听说过卖圣经的故事,我不讲了。我们今天要讲艾利克森,因为艾瑞克森被抢注了,从今天大会开始我们要推出艾利克森,利就是利用的利。这艾利克森改名也是利而用之,有人抢注的,我们通过大会给艾瑞克森一个更有效的名字,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就叫艾利克森。为什么?艾利克森提出了开创性的治疗哲学。他认为来访者的任何特点,包括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怪僻、僵化的规正、症状都认为不好的东西,都利而用之,为来访者带来改变。
这个大树按照参天大树标准它是变态,它的树干是歪,它的树冠一点也不大,但是它长在岩石当中一小捧土上,它如此秀丽,所有人愿意跟它合影留念,赞叹生命的美丽与灿烂。这何尝不是我们人类,可能有的人长的跟常人经历不太一样,他是人类生存的瑰宝。
我们看生命的灿烂与美丽,也许你脑海里反映出某位来访者他经历了那样的惨痛、磨难,去活下来了。我常常在来访者面前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我是你,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今天。大家可以看这些异常,美不美丽?虽然它那么小。
又有一个变态的,这是新西兰岛上一丛树,这个新西兰岛常年刮同一个方向的风,那个树都长成这样才能活下来,外人看觉得人家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