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东方周刊
有思想的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通信头条  ·  原中国联通朱可炳任中国盐湖董事长 ·  3 天前  
宛央女子  ·  陈思诚是懂拿捏人性的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申公豹是被毁掉的小镇做题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东方周刊

放弃暴力,寻求“转型”,然而台湾间谍越来越“菜”了……

瞭望东方周刊  · 公众号  ·  · 2020-10-12 21:08

正文


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为阻挠两岸交流、抗拒祖国统一,频繁在境内外串联反华势力针对大陆地区开展间谍活动。为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国家安全机关于近期开展“迅雷-2020”专项行动,破获涉嫌资助“港独”、刺探情报、挑拨中国与其他国家外交关系等行为的一系列重大案件。


视频来源:新闻联播


由暗杀等转为 “心战、策反、煽动”


中国长安网2019年度照片——《浮出水面》 国安宣/摄


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其情报部门对大陆的间谍活动一刻没有停止过。其中尤以“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及其前身、“国民党中委会大陆工作会”为“急先锋”。

1949至1969年,是台湾派遣军队、海匪和武装特务,从海上、空中对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窜犯袭扰活动的20年。他们秘密搜集枪支、制造炸药、调查中央领导人的住所和行踪,寻机行刺。


图源:《人民政协报》截图


1955年4月,台湾“保密局”得到消息,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将包乘印度客机“克什米尔公主号”赴万隆出席会议 。于是,喜出望外的毛人凤亲自坐镇指挥, 在飞机上安放了炸弹。11日, 当“克什米尔公主号”飞越北婆罗洲时发生爆炸。周总理因应邀先去仰光临时改变路线,才幸免于难。


40年后,当年参与并策划该事件的原国民党“保密局”侦防组组长谷正文在台湾《中国时报》上公开承认此事。台湾间谍的暴力突击行动一直收效甚微,至上世纪70年代末戛然而止。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由军事对抗逐渐转为政治对抗, 台湾情报机构充分利用机会,向大陆派遣了大量特务,搜集我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进行造谣、煽动性宣传成为台湾情报部门的首要任务。 仅1986年1月至9月,某地区就查获台湾“心战”宣传品600多件。



“台独”分子李孟居曾潜入深圳偷拍大量武警集结视频图片。图源:央视网


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台湾情报部门逐渐沦为“台独”势力搜集大陆情报、“反制”两岸和平统一的工具。


这些间谍人员主要分两类:一是旅游、探亲、交流访问的人群中发展短期搜集情报者。一次付给至少五六万台币的报酬,这对许多台湾人有很大诱惑;二是以台商身份进入大陆 , 表面上从事商业活动 , 实则从事间谍活动。

2003年12月15日, 广东 、福建 、海 南 、安徽 、浙江、江苏 、上海和山东八省市同时行动 , 抓获了以“台商”名义从事间谍活动的宋孝濂、王长勇等24名台湾间谍和19名涉案的大陆人员,摧毁了台湾间谍机关在大陆布建的秘密情报网。

随着编外间谍一批批落网,2006年5月初,台湾“军情局”打破了10 年来未向大陆派遣编制内军官的惯例 , 派出 “军情局”四处上校副处长朱恭训以台商身份经香港赴大陆“考察投资”, 这位台湾“情报界精英”踏入大陆尚不足一个月就落网, 成为近年来台湾“军情局”人员在大陆被捕的最高级别军官。


承诺不愿兑现,用完就丢



图源:焦点访谈


外围谍报人员被吸收进“军情局” 并源源不断地派赴大陆,还有一些人是被迫成为台湾间谍的。

姜建国出生于上海,父亲是旧上海的资本家,1949年抛下子女逃到了台湾。姜建国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当了一名普通医生。1981年,他成为父亲的唯一遗产继承人,于是,姜建国马上携妻女来到香港,弃医从商并做到中层职位,拥有百万家产。

1985年5月,他从大陆购买一批蚕丝运往台湾,由于台湾的贸易壁垒政策,姜建国在蚕丝外包装的袋子上,都用“印度尼西亚制造”的假标签装饰起来,为了省钱,里头小袋包装上印的“中国制造”却没清除干净。这批货没能混过去,台湾当局将他的货品全部扣押没收。

想到马上就要到手的四五十万美元可能就这么泡汤,姜建国火速赶往台湾找当地朋友活动。朋友向他引荐了一位沈先生,沈先生答应归还他的货品,但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他参加国民党。

“参加什么党都可以,吊儿郎当党都可以,只要能把东西拿回来。” 姜建国一心只想着把货拿回来,但眼前的这位沈先生,并不是普通人物,而是台湾军情局的一名军官,他的目标是要让姜建国为台湾军情局服务,否则蚕丝全部没收。


此时,姜建国有两个选择: 要么做一个眼前亏本的商人,回去继续经商;要么这次不亏钱,但要从此做他们的人。

第二天在沈先生家里,姜建国宣了誓。“如果我对党国不诚不意,愿从纪律惩处,包括家人。”这段誓词,姜建国在很多年之后反复回味过,但他当时并不知道他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宣誓之后,姜建国便开始开始接受为期7天的特务培训,学会配制药水写密信,学会反跟踪,学会通过电台接收任务。


“当时我的代号是5331,每星期一到星期六晚上8~10点钟,(电台)就叫三遍:5331同志请注意,中央现在给你讲话,请记住,1034……” 只进行了7天的突击训练,姜建国被台湾军情局委任为中校处长 ,领取960美元的秘密月薪,并如愿拿回了蚕丝。

此后,1987年,姜建国作为港商返回上海洽谈港口开发,他的这个身份再次被台湾军情局利用,在姜建国拿到港口图纸后,台湾方面给了他丰厚的奖赏——4000美元。同年,姜建国又来到大连,这次,他的一切行踪早已进入了大陆安全部门的监控。

姜建国糊里糊涂一年多的间谍生涯,换来的却是人生13年零4个月的上海提篮桥监狱生涯,在人生顶峰的时候锒铛入狱。没有想到,走出监狱后的姜建国发现,别说家人,连自己的房子,甚至房子附近的街道都不见了。据说他入狱不久,前妻将房产卖掉,带着女儿远走他乡。

走投无路的姜建国找到台湾当局,他的想法是,至少坐牢期间的工资要补给他,拿这笔钱买个小房子,可以有地方住下来。2003年,他找到台湾军情局, 台湾方面承认了他的身份,但给了3000美元就将他打发了,没有别的补偿。回到香港,姜建国只能靠政府支援和自己捡废纸皮卖来维持生计。

据《环球时报》报道,自1949年至今,已有超过3000余名间谍败露,因失手 被捕、死亡、失踪的台湾谍报人员,多达1.9万余人。台湾的情报搜集计划,无论是早年的“神斧”“班超”“光武”“三民”“海狼”“长风”,还是近年来的“威远”及“定远”,“没有一次是不付出代价的,总会有报告称被‘破线’ 或‘拆台’,也就是情报网被大陆的反间谍系统查获” 。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台湾当局对间谍们许下的种种承诺总不愿兑现, 许多人在退役后甚至连养老保险都没有 , 就象“ 打发狗一样 ”, 令许多间谍寒了心 , 也使原来准备加入间谍组织的人打了退堂鼓。

此前因在大陆从事间谍活动被判无期的台湾间谍李俊敏被台湾认定“因公殉职”,当其在大陆被释放,“死而复生”准备返台时,却遭到台湾当局的种种刁难。

为此,台湾《联合报》2006年12月9日发出感慨: “ 台湾当局对谍报人员用完就丢,当权者都需要他们 , 可是用完就远离他们,甚至糟蹋他们。



图源:新闻联播


当代,谍战手段不再囿于传统方式。“网军”尤其是“黑客”成为台湾情报部门的另一股力量。2008年上半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发现, 大陆地区外的木马控制端 IP 有 98230 个,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占到 65%。 台湾谍报机关还制订了一系列网络专项计划,在全球设立了数十个网络情报工作据点,以大陆周边国家为主阵地,采用狼群战术进行网上窃密和情报渗透。

此外,台湾间谍还潜伏在大陆的一些军事网站和军事论坛上,寻找可能提供情报的人员。


网上交友征婚等形式吸引目标



许以恋人的身份向目标提出要求,让对方及时把成果发过来分享,“彼此做对方的眼睛。”图源:央视新闻


台湾间谍潜入、策反、窃取情报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据《国家安全》期刊发文分析,这些台湾间谍既使用了传统的间谍手段,比如金钱收买、感情拉拢、色情引诱等,也与时俱进地使用了很多新技术,充分利用电子邮件、微信等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的便捷性展开活动。极力向大陆渗透,大肆策反发展人员,布建间谍情报网络,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利益。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境外间谍机关盯上?

图源:焦点访谈


退伍军人、留学生、高校师生、军事爱好者、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单位人员、政府机关人员、年轻网友均有着相当的“吸谍力”。 比如,台湾间谍情报机关特别瞄准大陆赴台青年学生群体,利用两岸扩大交流交往的有利条件,组织安插大批间谍情报人员在台湾岛内高校活动,以各种掩护名义哄骗利诱大陆赴台学生,利用学生从事间谍情报活动,性质极为恶劣。

需留意的是,网络媒介往往与传统的“人力情报”搜集模式相互勾连。比如,台湾间谍通过技术手段将自己的微信、QQ 号码位置“拟定位”到大陆军工科研单位、或其他重要目标周边, 通过微信“摇一摇”“附近的人”或网上交友征婚等形式,吸引目标单位内部人员与之建立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