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不断发布有关“PVID”式去核、“把朝鲜核武器运往田纳西”等消息,持续对朝鲜加码后,朝鲜一改文金会后的平和态度,以美韩展开空中演习为理由,宣布暂停拟于今日(16日)举行的朝韩高级别对话,第一副外相金桂冠也发表讲话,直斥新上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受朝鲜人民反感”,声称朝鲜将重新考虑进行首脑会谈的必要性。
面对朝鲜的突然“暴走”,外界有不明所以报道朝鲜半岛局势“再度走向紧张”的,也有本身屁股不正渲染朝鲜“反复无常”的,当然,主流还是认为美朝应共同缓和局势、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形势——我国外交部就为此明确表态:朝鲜当前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做出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美方应当照顾朝鲜的安全关切,实现相向而行。
舆论再度沸腾,局势却逐渐明晰。当前的朝美互动,已经显示出地区局势主导权正在易手的事实,这一事实也将反过来逼迫朝美双方,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的而进行相应调整。
▽
1
|
美国:“新思维”与“下克上”
1)朝核问题的“新思维”
同历届政府不同,特朗普标榜以“新思维”处理朝核问题,力图避免历史上的“失败”。从特朗普政权的实际执行来看,这一“新思维”至少从形式上贯穿了美国的对朝政策。
PVID就是“新思维”的典型例证。即便当前金正恩多次在朝韩、朝中乃至朝美等外交场合多次表示“半岛无核化是可以解决的”,但蓬佩奥及博尔顿依然不断对朝鲜去核进度和形式做出更高要求——朝鲜只能以“利比亚模式”,快速实现永久、可核查且不可逆地实现无核化(PVID),在这一过程中,为防止朝鲜恢复核能力,朝鲜不仅讲核武器要运至境外,还要关停国内一切核设施、将数千名核武器研发人员也须移居海外。
而对这一规模代价空前的无核化要求,美国愿意给出的补偿却很吝啬。延续特朗普的“新思维”,美国认为所有补偿必须在朝鲜完全弃核后才能分段实施——而补偿的具体内容,当前也仅限于“放开朝鲜去核后美企对朝投资”、愿意“帮助朝鲜人民吃上肉”,实现“朝鲜的繁荣”等口头支票上。
特朗普团队显然希望,通过坚持“朝鲜完成弃核前不予补偿”的大原则,在朝鲜最终弃核前坚持“极限施压”,对朝鲜的各项国家活动进行全方位压缩。如果最终实现,特朗普可以说将在半岛问题上取得重大外交胜利,实现“赢者通吃”。
2)漫天要价与“下克上”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逐渐变得骨感。现在看来,除了在舆论上依然占据“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大旗,特朗普团队的“朝核新思维”,不仅随着国际局势和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变得越发难以实现,其种种表态,也充分折射出当前特朗普团队内诉求的混乱。
从外部环境来看,特朗普“新思维”所需建立的“国际全面制裁体系”正在受到严重挑战。
一方面,由于美国一再要求朝鲜须完全顺从地实现PVID,周边国家已经发出了不满之声,强调朝鲜的正当诉求应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在朝鲜通过表态和实际行动解决了周边大国的安全顾虑后,这些国家当前已没有积极参与对朝制裁的兴趣。“全力支持朝鲜经济发展”的表态,同试图逼迫朝鲜国民经济难以为继的“极限施压”可谓南辕北辙。
从美国国内政局来看,对朝强硬表态更折射出当前特朗普行政团队诉求表达上的分歧,以及中期选举背景下特朗普试图维持优势的努力。
仔细研究美方表态,我们可以发现特朗普团队对朝核问题的表态并非总是一致的,博尔顿等传统强硬派以“国家安全顾问”身份发出的信息,更像是其个人长期政见的宣示——特朗普本人甚至在朝鲜发文批驳博尔顿后就直接否决了“利比亚式弃核”的提法;此外,面对中期选举带来的选情压力,特朗普亦希望试图营造“圆满解决朝核问题”的光辉形象,确保共和党在国会内的优势。
特朗普团队目前释放出的信号相当杂乱,对其中任何信息的片面放大都无助于认清其真实意图(或者就根本没有“真实意图”);不过总的来看,这些表态当前半岛局势的主动权,正因为朝鲜2018年来开展的“和平攻势”和放出的善意信号而逐渐易手,美国2017年凭借一己之力形成的“极限施压”国际阵营,业已出现松动迹象。
▽
2
|
朝鲜:解决域内大国担忧后的从容
对此,朝鲜的不满态度于5月16日集中爆发。一方面,朝鲜以抗议美韩空中演习为名义,直接停掉了北南高级别会谈;另一方面,朝鲜第一副外相金桂冠在发表谈话,批判了美国不断冒出的“妄言”,甚至表示朝鲜对要求单方面弃核的朝美首脑会谈不感兴趣。
这一系列表态的背后,反映出朝鲜在“背后有墙”的大环境下,试图通过首脑会谈获取最大利益的斗争策略。
1)背后的高墙:改善周边国家关系的成功
朝鲜自2018年起为改善半岛环境的斗争策略,基本是以“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形式进行的。目前来看,朝鲜连下韩国、中国两城,通过朝韩、中朝领导人会晤,成功地改善了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同时提升了其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个人形象。
朝韩关系是朝鲜改善环境的第一站,也是朝鲜问题的主要当事方——朝美中韩四国中相对较为容易处理的一方:这是因为,韩国不仅具备身处进步阵营的总统文在寅,主张对朝鲜开展对话的“阳光外交”,同时韩国也正因半岛局势的一再升级,蒙受政治(朝鲜威胁)和经济(中国报复)的双重压力,急切地谋求改善朝韩关系。
为此我们看到,在朝鲜抛出橄榄枝后,韩国快速响应,短时间内达成了共同参加冬奥会、艺术团互访、领导人板门店会晤等一系列成就,实现了北南关系自2007年以来的又一新高潮。
而在中朝关系方面,朝鲜也收获颇丰。自3月底到现在短短两个月不到,金正恩两次造访中国,同我国领导人举行多场会谈。由于朝鲜向中方表态愿意实现无核化,并将国家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符合中国“朝鲜半岛不能生战生乱”的原则,中方当前是鼓励以“行动对行动”解决朝核问题,并全力支持朝鲜开展经济建设的,这从根本上给了朝鲜对抗“极限施压”的底气。
2)去核进程:大可恭恭敬敬地拖着
而在解决最迫切的生存问题后,“去核换生存”也就远非朝鲜突破外交危机的第一选择了。
朝鲜不是半吊子的利比亚,更不是国破山河碎的叙利亚,而是切实拥有核武器与洲际导弹的、具备一定投送能力的事实核国家。
对这样一个国家说“全面无核化”,在当前朝鲜展现去核姿态、国际对朝制裁包围圈逐渐破裂,中朝、韩朝关系纷纷向好的背景下,正变得愈发苍白而缺乏说服力。
朝核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正因为其切实掌握导弹核武器的客观事实,而变得愈发突出。
即便特朗普真正充满了愿意给与朝鲜安全保证、换取朝鲜完全去核的魄力与勇气,其退出《伊核协定》的固执,与历史上弃核后遭到政权灭顶之灾的利比亚的前车之鉴,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朝鲜对其的信任——更不用说美国总统轮替几乎必然带来的立场完全变化了。
金桂冠对朝美会谈的前景概括可谓相当精辟,他认为,如果特朗普总统无视朝鲜当前核导计划的发展状态与所处的国际环境,而一味要求PVID“重蹈多名前任的覆辙”,那么,与要拿出前任未能实现的最佳成果的初衷不同,特朗普反而将“成为比历届总统更惨遭失败的总统”。
在没有被逼到弃核作为唯一途径的情况下,朝鲜主动去核尚且面临巨大困难,何况是当前背靠传统盟友、手拥核导现实威胁的朝鲜。当前朝鲜已经大大改善了自身环境,未来大可磨洋工,在不进一步恶化局势的前提下,目送着一任任美国总统上台下台,继续打磨自身的核导力量(不试验不意味着不研究开发),并寻找最适合的对话伙伴开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