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凯迪网
凯迪社区唯一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18 小时前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18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eo封面 | 省级能源规划的三套平衡术 ·  22 小时前  
南方能源观察  ·  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当其时 ·  2 天前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凯迪网

开挂的合肥,仅用15年时间,逆袭成中国第20城!!

凯迪网  · 公众号  ·  · 2021-04-08 18:49

正文

GDP排名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今年初,网上关于中国“第四城”花落谁家的讨论十分热烈。广州在丢掉第三城位置后,会不会被重庆赶超,留下不小悬念。好在,最后一个季度,广州卯足了劲,才最终以16亿的微弱优势,勉强保住了第四的位置。
虽说,近几年,政府已不鼓励唯GDP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只要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而不顾,但GDP仍是最直观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量化指标。
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这座城市,绝对称得上一匹惊艳四方的大黑马——合肥。

在最新的2020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中,合肥已跻身万亿俱乐部,排第20位!

01

年轻的省会,薄弱的家底

要知道,十几年前,合肥还只是妥妥的四线城市,gdp全国排名70开外。彼时,隔壁江西省会南昌gdp已过千亿。
到2009年,合肥GDP只有2000亿的规模。外省人说起安徽,十有八九都都答不上来省会是合肥,存在感几乎为零。
但就在这10左右时间里,合肥就像开了挂一样,经济增速一路突飞猛进,将太原、南昌、昆明、石家庄和长春等老牌省会逐一甩在身后,成功杀入20强,太让人惊叹了!
说合肥没有存在感,是有历史原因的,它本身就是一座年轻的省会。
很多人只知道江苏是散装内斗大省,苏州GDP比南京高一大截,苏北苏南两地文化风俗又有很大差异,导致省会南京的“一哥”地位常年尴尬。

注:图中黄色区域为康熙四年江南省行政范围,其中江宁即今天南京,庐州即为今天合肥

事实上,合肥的省会历史就更短了。明朝时,安徽和江苏统称为江南省,那时候省会在南京。清朝时,江南省一拆为二,其中安徽的省会在安庆。民国时期,则一度迁移到了蚌埠。直到1952年,合肥因为地处安徽中部的地理优势,更容易辐射全省,才被定为省会。
说这么多,想表达的是,作为省会的合肥,一开局家底确实很薄,这看上去是劣势,但换个角度思考,或许也是一种优势,正因如此,合肥没有所谓的历史包袱掣肘,可以大刀阔斧的搞经济谋发展,成功将一手烂牌打好!
那么,这些年,合肥到底做对了什么?

02

风投招商,下注未来

城市的发展和政府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甚至几乎可以说决定成败。回顾过去十几年,合肥重点引进的产业,可谓先人一步,抢占风口。
08年,合肥在当时财政收入只有300亿规模的情形下,就敢拿出100亿豪赌京东方,自己地铁都不修了,被社会各界喷的体无完肤。因为当时显示器是日韩的天下,中国落后了好几代,结果京东方经过这些年政府大力扶持,成为了全球显示器龙头,当之无愧的LCD面板之王!
11年,合肥投资内存条长鑫,市政府没钱,跑省里借钱,被安徽小兄弟一顿嘲笑。结果,现在合肥长鑫已经在京东上架了,国外的仓库再也不会无故失火了。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000亿美元,其中,存储器市场规模1155亿美元,占比高达22%,如果能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要知道,2019年合肥市的GDP总量一共是9409.4亿元。而且不光长鑫本身带来的经济增长。像这样一家龙头企业背后,带来的将是从材料到封装等与之配套一个完整上下游产业链。
这套完整的产业链一旦形成气候,会使合肥市真正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重镇,其背后价值无可估量。
15年,中兴事件爆发,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空前重视,各大商界巨头纷纷表态生产中国芯。结果合肥起步早了两年,成了全国半导体产业链最全的城市。
19年,蔚来汽车在北京亦庄,上海,浙江到处碰壁。当时,新能源造车被打上了骗政府补贴的标签,还是合肥主动接触蔚来,最终成功让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入驻。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将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端制造业,时髦点说叫“新基建”,合肥与国家战略步伐高度一致,这是真正的下注未来。
合肥摈弃了过分依赖房地产来刺激GDP的发展老路,而是另辟蹊径走出了“风投招商”的新步子,这份魄力和前瞻性眼光值得点赞。

03

高铁网时代,跻身长三角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百年前,流传着“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修铁路对拉动地方经济作用立竿见影。
而这几年关于合肥高铁建设取得的成绩可以说是有目共睹。
曾经在“四纵四横”高铁网当中,合肥仅只有一条沪汉蓉快速铁路过境,成为我国当时高铁线路最窘迫的省会城市之一。
如今,我国已进入“八纵八横”高铁网时代,合肥已相继规划建设“沿江高铁”、“京九高铁”、“合青高铁”等高铁经济大动脉。
目前,合肥已经建成通往北京、上海、福州、武汉方向的高铁线路。在建设中的还有合肥到杭州、合肥到商丘、合肥到安庆、合肥到郑州的高铁线路。
此外合肥还相继规划“合六城际”、“合芜城际”、“合宁城际”、“合安城际”等多条城际线路。
今时今日的合肥,俨然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04

“吞”巢湖,凸显“大合肥”野望

与几乎其他所有省会一样,迅速做大的路径中必有一条就是吞并周边小城市,合肥也在吸收了巢湖部分区域后,朝“大合肥”的野望迈出更坚实一步!
从合肥层面而言,往南发展的战略,遇到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巢湖的归属问题,一湖两属,发展治理较为复杂,兼并巢湖后,原巢湖市,及沿岸的庐江皆划归合肥,这样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变成为了合肥的内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合肥成功兼并巢湖是发展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如此才能更加符合合肥的城市名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05

十年常住人口增长250万,外籍人才吸引力全国第三

人口增长,是一座城市口碑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背后更涉及到产业发展、房价收入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2019年合肥常住人口818.9万人,比去年增加10.2万人,同比增长1.3%。
来看下隔壁省会南京,2019年竟然只增长了6.93万,竟然比合肥少了3.27万人。
南京影响力下降,合肥吸引力却在逐步增强。
放眼全国来看,智谷趋势统计的41座重点城市当中,从2001-2017年合肥人口增幅排名全国第一。比之2010年,合肥9年增长248.9万人,增幅43.67%。
人才是衡量一座城市强弱的重要软实力。
进一步来看人才净流入率。2017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合肥位列榜单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