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底
7家旅游类特色小镇共接待游客
154.52万人
7家产业类小镇实现开票销售34.18亿元、
税收1.18亿元
是什么让这个市的经济有了新增长?
区域经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3月下旬,盐城智尚汽车小镇建设指挥部陆续向全国汽车类、新能源类等企业副总以上高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术专家发出邀请函,邀约大家前来参加“2018盐城首期汽车产业区块链联盟活动”,并在邀请函上注明,前来参加活动会有很多收获,譬如现场对接资源和合作、得到“一部车”战略工程政策支持……
“建设汽车特色小镇,就是要以汽车产业为发展核心,以汽车文化为精神内核,以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补齐盐城汽车服务业‘短板’,促进盐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建局局长赵华说。
今年以来,
江苏盐城特色小镇建设坚持
“非镇非区”
的新理念,按照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模式
,
努力打造经济增长新高地、产业升级新载体、城乡统筹新平台、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据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7家旅游类特色小镇共接待游客154.52万人,其中大丰区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等5家特色小镇实现门票收入1415.7万元;7家产业类小镇实现开票销售34.18亿元、税收1.18亿元。
特色小镇
是承载“双创”事业的重要平台。全市7家产业类特色小镇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掀起了“双创”大潮,其构筑的创新创业“生态群落”,不仅使盐城内在发展动力得到释放,同时对外在高端资源方面形成强大吸附力。
近日,亭湖区环保科技小镇清华产业园内,国内首条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生产车间里传出一阵欢呼声,首批150立方米产品正式下线。“这不仅是清华大学第一个校外国家工程实验室取得的第一项成果,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没有中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历史宣告结束。”清华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说。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助力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承接“双创”、激发“双创”。随着盐城
产业类特色小镇积极推动“人才+平台+产业”融合发展
,不断增强了高端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能力。
据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7家产业类特色小镇累计创成
国家级牌子16个
、引进
两院院士15名
、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2名
、
“双创”领军人才100多名
,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智能终端小镇近两年迅速集聚66家企业,所在的智能终端产业园
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
,
申请专利500多件
。
数梦小镇入驻了
甲骨文、华为、阿里
等一大批骨干企业,率先形成了“数据存储、云计算、数据应用、数据交易”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条,微软云大数据产业孵化平台已入驻12支创业团队,正在孵化智能识别、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大数据应用项目。
在东台市西溪影视文化小镇,一家
“西溪影视创客中心”
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步入其中,无论是灯光、墙饰,还是各种摆设,都充满了浓浓的现代感,里面有明星墙、VR体验室,还有“造梦空间”、“未来梦工厂”……二楼是一间间名人工作室和影视公司的办公区。
“东台西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优美,是影视文化公司拍摄取景的最佳选择。”华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明骅说,虽然落户西溪时间不长,但公司以投资、编剧、后期等不同形式已经参与到许多影视作品中。同时,他还依托自身的人脉关系,大力推介、宣传东台西溪,吸引了许多影视名人工作室和影视文化企业在西溪落户。
影视文化小镇、数梦小镇、康养小镇……仅不到一年时间,盐城就涌现出一批
新业态特色小镇
。这些小镇结合自身特质,依托鲜明的产业定位,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集成产业高端要素,为盐城产业的转型升级装上加快发展的“驱动器”。
从实践来看,这些特色小镇的发展也颇具亮点。
如
东台黄海森林康养小镇
发挥天然氧吧生态优势,面向都市人群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等业态,并加快建设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盐城智尚汽车小镇
主动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焕发新生机,大力培育和引进汽车互联网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投资50亿元打造“汽车+服务、汽车+智慧”,力争集聚汽车新业态项目500家等。
“特色小镇不仅要‘特’,还要‘强’。”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沈振兴表示,目前盐城每一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产业升级趋势,
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构筑集
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
于一体的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进入3月,大丰区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内花香满园,只要走进这里,总能看到一群群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流连陶醉,在相机和手机的“咔嚓”声中,定格最美的瞬间。新丰镇负责人介绍,今年,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将继续以赏花经济为切入点,
推动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等产业全面融合
,实现“旅游、花卉、婚庆文化”四大产业竞相发展态势。
旅游业带来的巨大客流,使小镇周边农户尝到了甜头。全心村村民刘维新,将自家的6座大棚全都种上紫罗兰等花卉,亩均效益和过去相比“翻了番”;沙港村村民韦天龙从事客运服务,旅游高峰时一天能有700元收入……
(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助力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我们建设小镇,就是想要突破景区边界,突出‘共享’概念,释放富民能量。”大丰区旅游局负责同志说,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创造性地赋予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挖掘农村资源,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如今,小镇发展
“农业+旅游”
,带动了周边8个村、3000多农户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发展
“农业+文化”
,使得华东地区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建成开放,现已签约300多家合作影楼;发展
“农业+商贸”
,建成了苏北最大的花卉主题商业综合体荷兰花市,常年保持1000多种花卉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打造特色小镇,富民是核心。
射阳县十里菊香小镇也正依托菊花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旺了当地农产品加工、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仅菊花种植亩均效益就在4500元左右,当地药用白菊花产销量占全国市场60%以上,是知名凉茶品牌王老吉的长期合作供应基地。
(文/盐阜大众报)
来源:特色小镇风云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