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力系统自动化
致力于打造一个“传播科学技术,分享科研成果,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学术进步”的快捷、面广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推送期刊论文、会议报告、服务指导、行业新闻、科普知识、科技项目等内容,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中国农业大学 张璐,唐巍,等:考虑潮流越限风险的柔性配电网融冰优化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公众号  ·  · 2022-10-29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文章名,在线阅读全文

张璐,李晨语,蔡永翔,等/ 考虑潮流越限风险的柔性交流配电网融冰优化策略 /2022,46(16):160-169.





0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冰雪风暴频发,我国南方地区冬天极易出现配电线路覆冰现象,仅2020年12月,贵州、广西和福建等地就有几十条10 kV配电线路因严重覆冰导致倒杆断线进而影响负荷正常供电,带来了巨大损失。热力融冰耗时短且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常见的热力融冰方法有过负荷融冰、交流融冰和直流融冰。其中过负荷融冰是通过增大电流产热实现不停电融冰,在具备潮流转移条件的柔性交流配电网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必须在关注融冰效果的同时兼顾融冰时的潮流越限风险,以保障负荷的持续供电。此外,基于智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 SOP)的柔性交流配电网受限于SOP位置与配电网网络拓扑,难以实现分支线路融冰。另一方面,移动融冰车(Mobile De-icing Device, MDID)也是配电线路融冰的常见手段之一,通过在车上配置直流电源实现配电线路短路融冰,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车移动能力较强,适用于短距离分支线路融冰,但受限于交通路况。因此,面对拓扑多样的配电线路复杂覆冰状况,如何发挥多种融冰措施的优势,通过MDID和柔性交流配电网的协调配合,实现安全高效融冰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02

研究内容


2.1 融冰综合风险分析

在融冰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是融冰过程中因覆冰增长、载荷超过最大可承受能力可能引起的线路断线风险;另一方面是以融冰为目的的功率转移可能引发的潮流越限风险。

线路覆冰厚度增加时,线路的故障概率增加。根据线路覆冰厚度与故障率的相关性,可以量化线路在相应覆冰厚度下的故障概率,确定启动融冰以及优先融冰的条件。


2.2 SOP与MDID融冰原理

基于SOP的调控可实现潮流灵活转移,通过增加流过线路的电流产热满足融冰需求。然而该过程可能引起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越限风险。

MDID是利用直流融冰的原理,在移动载具上安装换流器、移动电源、变压器等设备进行融冰。由于MDID在冰雪天气的交通道路上运行,需要考虑断路线路位置和交通网影响下的通行距离和时间,通过优化调度实现最优融冰效果。


图1 SOP与MDID融冰原理


2.3  SOP与MDID动态协调融冰策略模型

SOP功率调控融冰与MDID融冰策略相互影响:MDID融冰时会断开相应线路,改变其他线路潮流分布,进而影响SOP功率优化的边界条件;基于SOP功率调控的融冰方案会改变覆冰情况,进而影响MDID路线。因此,本文建立融冰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覆冰下的配电网所有线路断线风险最小为目标,考虑道路堵塞等原因导致的交通网对MDID移动时长和可行性影响,优化MDID调度计划。下层以覆冰下含SOP支路的断线风险和潮流越限风险最小为目标,考虑电压及潮流约束。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双层优化模型示意图


2.4 未来展望

时延控制。虚拟电厂内部分布式资源受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网络传输条件和通信传输技术都会成为虚拟电厂时敏业务通信时延保障的瓶颈。需要设计云边端协同的分布式通信网络架构,研究网络时延带内遥测技术,设计基于虚拟电厂实时业务流量的全局优化调度算法,实现多时间尺度调控业务的按需弹性保障。

安全可靠接入。虚拟电厂业务的安全接入与可靠性要求强相关,往往呈现双高现象。在安全性方面,虚拟电厂面临着网络边界外延,数据融合共享等问题。需要利用态势感知、动态防御等一系列防御技术,分级分域保障虚拟电厂网络安全。结合TSN 网络中IEEE 的帧复制和帧消除机制(FRER),以及无线网络中3GPP R16 的双N3/N9、双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双用户设备(UE)等冗余传输机制。实现多链路并行高可靠的冗余传输,支撑虚拟电厂业务数据在分级通信网络架构下可靠传输。

性能与效率兼顾。虚拟电厂终端接入设备多、服务对象广、信息量大、业务周期峰值明显,需占用大量通信资源,云网基础设施面临着为多种业务提供精准服务与保障的挑战,应统筹通信网络性能与网络利用率。需要基于工业无源光网络、物理资源预留的无线硬切片、灵活以太网等技术手段实现虚拟电厂端到端专用异构网络;消除目前面向企业用户(ToB)专网牺牲网络效率保障业务体验而出现“过保障”的弊端。需进行个体化的业务精准策略定制,以最恰当的资源保障业务体验,实现业务性能和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双优。


03

算例分析


本文提出4种方案,在Matlab2017b中进行仿真,对本文所提方法和不考虑MDID融冰、不考虑交通网影响、以及运用不同的过负荷融冰手段进行对比:

方案1:本文所提方法;

方案2:不考虑移动融冰装置融冰,只考虑SOP融冰;

方案3:不考虑交通网影响,利用SOP和MDID协调融冰;

方案4:基于无功补偿器的过负荷融冰方法。

各个方案的线路覆冰变化如图3所示,优化结果如表1所示。


图3  不同方案线路覆冰厚度变化


表1 不同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和计算时间

4种方案中,本文所提方案综合风险最小,方案2难以顾及不含SOP支路的覆冰断线风险;方案3缺少对MDID行进路线的综合考量,因此增加了MDID融冰的风险;方案4难以同时兼顾线路融冰效果和潮流越限风险。


04

结语


本文针对含SOP的柔性配电网,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覆冰断线风险和潮流越限风险的配电网SOP和MDID融冰计划协调优化方法。

1)通过建立计及交通网影响的配电网SOP和MDID融冰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可充分考虑SOP的灵活调节能力和MDID的机动性,根据冰灾预警情况制定配电网多时段优化运行计划。

2)所提方法可通过SOP与MDID在融冰策略上的协调配合,兼顾覆冰下的断线风险和潮流越限风险,在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升融冰效果。


延伸阅读

1

薛俞,李月乔,刘文霞,等. 柔性互联配电系统连锁故障风险评估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8):112-119.

2

张璐,许彪,唐巍,张博,沈沉. 基于功率时空协同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调度计划日内修正策略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24):106-114.

3

张璐,黄睿,王照琪,唐巍,陈颖. 考虑恢复力与经济性均衡的配电网移动储能优化配置策略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21):23-31.

4

胡鹏飞,朱乃璇,江道灼,等. 柔性互联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8):2-12.


原文发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年第46卷第16期,欢迎品读!

引文信息


张璐,李晨语,蔡永翔,等.考虑潮流越限风险的柔性交流配电网融冰优化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46(16):160-169. DOI:10.7500/AEPS20211229001.

ZHANG Lu, LI Chenyu, CAI Yongxiang, et al. Optimal De-icing Strategy for Flexible AC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Risk of Power Flow Over Limit[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22, 46(16):160-169. DOI:10.7500/AEPS20211229001.







作者简介


张璐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交直流混联配电网,极端灾害下配电网恢复。E-mail:[email protected].

李晨语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交直流混联配电网、配电网融冰。E-mail:[email protected].

蔡永翔

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低压配电网运行控制、直流配电网改造。E-mail:[email protected].

唐巍

女,教授,通信作者,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主动配电网、大规模光伏消纳技术。E-mail:[email protected].

陈颖

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动态仿真、韧性电网。E-mail:[email protected].


近期发布内容可通过本公众号菜单栏AEPS-精彩荟萃点击查阅,精彩不容错过哦~




郑重声明: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微信作品,需包含本微信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在文首注明《电力系统自动化》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