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天,被杨振宁公布遗产的消息刷屏。
结果,网上就炸开锅了,“二十几岁的年龄嫁给一个老男人,无非就是冲着他的钱去的,现在只分得一套别墅,还只有使用权,这下赔大发了!”
后来即使是杨振宁的助理出来辟谣,都没有阻止舆论的发酵。
翁帆陪伴杨振宁已经有13年,一直到现在这段感情并不被世人所接受。
其实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跟当年俩人结婚时引起的关注是一样的:
28岁的翁帆嫁给82岁的杨振宁图什么?这段婚姻里,到底有多少真情?
很多人从利益的角度评判这段婚姻,却不知道,两个当事人的心境。
当时翁帆在嫁给杨振宁之前,已经有一段失败的婚姻。
而杨振宁和翁帆结婚的时候,他的太太也刚刚去世不久。
经历过失去的人更在乎婚姻里的平静。
杨振宁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这样描述俩人的生活:
翁帆改掉了自己熬夜喝咖啡的习惯,变得早睡早起。
家里没有请保姆,早餐都是翁帆自己做,煎蛋牛奶面包,和普通人家里并无区别。
傍晚两个人在校园散步,他们总是亲密地手拉手,而且十指相扣。杨振宁给翁帆讲一些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的故事,或者讲他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故事,翁帆温顺地听着,感觉温馨而满足。
他们还喜欢一起看碟,翁帆喜欢《孝庄秘史》,但两人都喜欢看《人间四月天》和《达芬奇密码》。
不看剧的时候,他们喜欢窝在沙发上,用同一个耳机听歌。
空闲的时候,杨振宁和翁帆也会开车去玩。
杨振宁开车时,翁帆总是坐在旁边的副驾驶位置上温柔地注视着他。
杨振宁很喜欢翁帆的目光,感觉像一束柔和的灯光打在自己的身上,安全而温暖。
翁帆的一个多年好友也说:“翁帆看杨振宁的目光绝对前所未有的温柔。”
回忆起婚姻内中令自己感动的细节,翁帆讲了两个小事:
“有一回我们在日本,早上我病了头晕,肚子疼,没法起床,振宁到楼下拿了一碗麦片,喂我吃。”
“另一次是在三亚的酒店,那天他不想开灯吵醒我,就到卫生间去看书,我醒来后跟他说,你可以开灯的。”
这种感情里,有一个宁静稳固的核,除了欣赏,还有怜惜。
杨振宁在采访时说,翁帆是上帝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
他说自己的生命,通过翁帆延长了。
他说不考虑要孩子,主要是怕他走了,翁帆一个人带着辛苦。
他甚至说,作为年轻的杨振宁,我希望翁帆在我死后不要再嫁,可是作为一个年老的杨振宁,我希望我走后,她可以再嫁。
一个名望如此的人,为了一个女人,在镜头前如此掏心掏肺,这难道还不够真诚吗?
杨澜访问翁帆时,曾经问过她一个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男人,是你怎么区别爱和崇拜的?
翁帆说,一个你崇拜的人,对你表达喜欢或者爱,你是很容易爱上他的。
翁帆对于杨振宁的感情,是起源于崇拜。
当初是杨振宁主动追求的她,她作为学校代表接待过杨振宁夫妇,杨振宁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她和自己的夫人年轻的时候长得很像。
左边为杜致礼、右边为翁帆
在翁帆看来,他们是精神世界的恋人,有共同的价值观。
如果翁帆真是为了钱,以她研究生的学历和不错的外貌,为何不去傍富二代?
所以,即使婚姻的实质就是各取所需,你认为翁帆需要钱,可能人家稀罕的并不是钱。
更何况,翁帆的家境并不差,她没必要去扮演一个“捞女”。
翁帆以前的同事是这样评价: “她人很单纯,尤其是对金钱名利之类看得很淡。翁帆不善于和社会人打交道,逢到要办证之类的事,她总会拜托同事帮她办理。尽管是本科学历,但和大专文凭的同事拿着同样的工资,她也没有嘀嘀咕咕表示过不满。”
(2)
即使不说俩人的各种缘分导致的相识相见相爱,但就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杨振宁真的没有给翁帆什么吗?
不,他给了很多。
首先,作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他给了她名分。
不仅仅是杨振宁,包括他的家人都很尊敬她。
杨振宁不是特别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和翁帆定婚后,他悄悄的问身边的年轻人有何看法,听到祝福的话语后,又风趣地问:“那你们的父母对你们男朋友的年龄限制是不是放宽了许多?”
八十多岁再结婚,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尊重。
即使没有遗产,杨振宁妻子的身份,也足够做她后半生的保护色了。
其次,更多的是,他给了她引导和智慧。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借别人的问题,剖白了自己: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老的人?”
“至少他们生活过,我喜欢人生。”
所以,张爱玲最终才会选择嫁给大自己30岁的美国作家赖雅。
张爱玲和赖雅
杨振宁和赖雅其实是同一类人,是生活过的人。
他比翁帆大50多岁,阅历经验,以及人生的思考,格局和概念,足够引导翁帆。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不难理解翁帆对一个大自己半个世纪的人感情:少女对皮格马利翁的依恋。
杨振宁是她生命的带路人。
回归的遗产上,如果真的是只给了翁帆一套房子又如何呢?
翁帆在乎的,杨振宁早就给了他,至于遗产,她可能真的不屑。
我们再换个角度来想,杨振宁即使没有给翁帆留下真金白银,也一定会把她的生活,尽自己的努力安排好。
无他,只是基于一个男人给一个女人的爱。
而到底怎么安排的,他肯定不会让我们知道。
因为讲出来,一定会有一些坏人喊,你看,她果真是图财的!
他宁愿自己备受非议,也要保全她的高洁。
如果这都不算爱,那究竟什么才算?
(3)
历史上,宋庆龄第一次见到孙中山时,才一岁,脚上还穿着虎头鞋呢。
而他,28岁,已经是有名的革命青年。
十几年后再见面,宋庆龄已经大学毕业。
孙中山便邀请她来日本,和自己一起革命。
于是这个宋家最小的三女儿,连夜在保姆的帮助下,坐船去了日本。
那个时候的孙中山,没有钱,没有权,只有躲不掉的危险。
更要命的是,嫁过去之后,她发现他所有的孩子,都比她大。
宋庆龄和孙中山
她也曾经怀孕,却在逃亡中流产。
很多人不知道,这样以为出身名门的女子,到底图的是什么?
可是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结婚十年后,孙中山去世,宋庆龄像个女孩子一样哭。
多年以后她告诉养女隋永清,她和孙先生在一起的十年是她一生最幸福的十年。
她图什么?
她图的就是那最幸福的十年!
有人喜欢天长地久的婚姻,但也有人只要相爱就不论时间长短,这都是因人而异。
天长地久的爱情就叫爱情,飞蛾扑火般的爱情难道就不叫?
有个网友的留言很精辟:即使翁帆只拿到别墅的使用权,我也不同情她。
因为翁帆图的是爱。如果有机会能和卢梭对话,能和爱因斯坦对话谈情。如果有机会能见霍金一面和他聊上一聊无边宇宙,有些人死而无憾,谁眼里还只有那些小小的房子?
杨振宁是谁?诺贝尔奖得主,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基础物理学中20世纪下半叶影响最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的翁帆,对杨振宁的崇拜可想而知。
感情真的不只是一种形式。
老少配,姐弟恋,甚至是同性,都是感情的一种形式。
并没有对错之分。
一千多岁的白娘子和许仙在断桥相逢,宁采臣带着聂小倩的魂魄在天亮前远走他乡,孟姜女为新婚三天的丈夫哭倒长城,最后抱着尸骸投海自尽。
这些都没有对错,也没有值不值,只有愿不愿意,爱情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们不该用自己的局限,去扼杀别人幸福的可能。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这种感情很少有人能够理解。
我们可以不理解,但不要恶意揣测,也不要站到道德制高点去评价别人,翁帆就是一面镜子,那些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她的人,恰恰是会为了名利金钱舍弃爱情的人。
最后想要替杨振宁说句话:人年纪大了就不配恋爱了吗,部分功能衰竭就不能心动了吗?
-END-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男人不做家务,凭什么?》
《一个前任最起码的修养:分手后不再打扰》
投稿:桃丽丽,桌子整理修改,作者:桃丽丽+桌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相逢。我是桌子,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