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川大就业  ·  活动预告 | 11月6日-8日 | ... ·  4 天前  
浙江大学  ·  上“心”了,浙大! ·  6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雅韵颂华夏,芳华满濠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 ·  4 天前  
浙江大学  ·  大揭秘!浙大人竟然在追……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纪念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3-14 13:36

正文


1965年潘天寿在杭州景云村寓所止止室作画


今天是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1897年3月14日(丁酉二月十二日亥时)潘天寿先生出生于浙江宁海冠庄。

雷婆头峰


潘天寿先生曾两度出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他把民族绘画提到关乎一民族、一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高度,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20世纪50年代潘天寿与国画系学生 摄于杭州景云村寓所


作为艺术家,潘天寿先生直面现代之挑战,接续优秀传统之正脉,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力创沉雄奇崛、浩大刚正的画风;以其风骨遒劲、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构,在千年中国画史中独树一帜。


作为教育家,潘天寿先生是中国画和书法现代教育的奠基者,在西风东渐中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


1964年潘天寿在杭州华侨饭店作大画


作为画学家,潘天寿先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以国族之画传承光大民族心志,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与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艺术「拉开距离」、「两峰挺立」,在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弘扬中国精神,并在现代语境中完成中国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奠定了现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意识基础。


从4月下旬起,「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将陆续在北京、杭州和宁海等地展开,活动将以纪念座谈会、大型学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梳理潘天寿先生的艺术贡献、文化贡献、教育贡献,突显其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潘天寿1961年给花鸟班上课


让我们重温潘天寿先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发展的精辟论述,感受其沉雄阔大的艺术创造,从艺术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

——《听天阁画谈随笔》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个人风格,要有独创性。

——1965年对辑者语



世界的绘画可分为东西两大统系,中国传统绘画是东方统系的代表。

——1957年《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每一个国家民族,应有自己独立的文艺,以为国家民族的光辉。民族绘画的发展,对培养民族独立、民族自尊的高尚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

——1959年《谈谈祖国目前的国画情况》



扬长避短。若以己之短、步趋人之长,久之,恐失己之长耳。民族艺术之前途,不可不注意于此。

——读《孙子兵法》眉批



中国人从事中画,如一意摹拟古人,无丝毫推陈出新,足以光宗耀祖者,是一笨子孙。中国人从事西画,如一意摹拟西人,无点滴之自己特点为民族增光彩者,是一洋奴隶。两者虽情形不同,而流弊则一。

——《听天阁画谈随笔》



▌潘天寿旧照


1917年 潘天寿「浙江一师」时期作文《时势造英雄论》手稿


1926年 潘天寿所编《中国绘画史》


1929年林风眠与潘天寿等人随团赴日考察美术教育,考察中走访了东京美术专门学校、帝国绘画馆、博物馆等机构,了解日本艺术教育情况


20世纪30年代 潘天寿与国立艺专师生在超山合影


20世纪30年代初潘天寿(后排左一)与林风眠、李超士、李苦禅等国立艺专师生


1938年 潘天寿(前排右二)与学生摄于沅陵国立艺专大门


20世纪40年代潘天寿诗稿墨迹原件 17.6×26.7cm


20世纪40年代潘天寿(前排右三)国立艺专师生在重庆磐溪合影


20世纪50年代 潘天寿手稿《阎立本的家世及生平概略》


潘天寿(左二)于国立艺专书画研究所二十五年度全体会员摄影


1958年5月 潘天寿在杭州接受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1959年 潘天寿院长在大会上讲话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 潘天寿手书顾恺之研究钢笔原稿 9.5×27cm


1960年 潘天寿书稿


1962年潘天寿于黄山


1962年 潘天寿与吴茀之在黄山合影


1963年 潘天寿率领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赴日本访问 后面背景远处为日本富士山


潘天寿为学生示范指墨画



▌潘天寿部分作品


雁荡山花图轴


小龙湫下一角图轴


雁荡花石图卷


暮色劲松图轴


松梅群鸽图卷


雨霁图卷



▌完整视频:《百年巨匠——潘天寿》


上集:植根传统



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寺,就是杭州西湖边上的虎跑寺。它的闻名不仅是因为寺内有一处世人皆知的虎跑泉,还因为95年前,这里发生过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奇事。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清晨,虎跑寺内香烟弥漫,在阵阵诵经声中,年仅39岁、富甲一方、学贯中西、声名显赫的大才子李叔同,在这里剃度出家,遁入空门,法号弘一。消息传开,整个中国文化艺术界被震惊了。


然而,没过多久,正在静心禅修的弘一法师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竟然踏入山门,追随而来,苦苦恳求准许他皈依佛门,常伴左右。


如果当时这个只有21岁的学生就这么出了家,那么今天的人们就再也无法在中国美术史上看到一个艺术巨匠的名字。他,就是潘天寿。


中集:风华正茂



1923年深秋的一天午后,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来到了上海吉庆里523号。在这座石库门院落前,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久久徘徊。一墙之隔的小院内,住着他多年来梦寐以求、渴望一见的画坛泰斗、海派宗师吴昌硕。


此刻,青年正在为自己的冒昧造访而感到纠结。他不知道,大师会不会接见他;也不知道,大师会如何评价他自己还颇为得意的画作。


眼看日已西斜,青年终于鼓足勇气叩响门环,很快,沉重的木门应声而开。他完全没有料到,随着这扇大门的打开,他也将完成自己人生和艺术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转变。这个青年就是潘天寿,当时,他只有26岁。


下集:中流砥柱



在杭州西湖著名景点「平湖秋月」旁,有一座精致的二层小楼——湖天一碧楼。来西湖游览的人总爱在这里,边喝咖啡,边欣赏眼前迷人的湖光山色。沉醉期间的人们一定不会想到,89年前,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之一——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所在地。


1928年春天,国立艺术院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此前不久,首任院长林风眠专程赶到上海,聘请了颇有名气的潘天寿担任国画系主任教授,月薪为300大洋。这一年,潘天寿32岁。



资料来源|潘天寿纪念馆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编辑|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