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本文为
管理智慧
原创,转载请务必先与我们取得联系并授权。
商务合作
:请加微信
tracylty
精彩推荐
:在公众号菜单回复关键词“案例、课程、历史、职场、演讲、经典、书单”,即可获得相应文章和推荐。
文 | 王倩
导读:
有这样一家店,是全美最大的零售连锁药店,创造了连续110年的盈利,这家店就是沃尔格林。它的全渠道零售渠道,产品加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以及对技术和大数据的有效应用,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不过,这种成功复制很难,必须也要考虑到中美的医药体制的不同和零售模式的差异。
马
云在最近的深圳IT领袖峰会上表示:“10年以后,纯电商很艰难,线下零售很艰难,
以后要和线上线下、物流结合,以后不是思考怎么卖东西,而是怎么服务好客户。
”
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的本质就是:
提高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从这两个“提高”来看,近几年,中国的医疗行业线上线下的逐步打通,特别是移动医疗的发展,迎合了这一变化。
在移动医疗这一垂直领域,可以细分出几大类别:首先是预约挂号,如挂号网、健康之路等;第二类是医生咨询类,如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第三类是专注于患者诊后管理的,如做慢病管理,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第四类提供买药送药服务的医药电商,如天猫医药馆、1药网等。
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用提前排队,在手机上就可以预约挂号;常见病或用药咨询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咨询医生(虽然最主要的就医场所还是医院,且医院还是做实体服务),让基层或社区有时间、没流量的医生提供咨询,省得去医院的来回折腾。
相比于之前的挂号难、排队长、看病贵等糟糕状况,确实是一种“新”的体验,新在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优化了社会的医疗资源配置。
提到医药电商的发展,就不得不提世界500强企业、全美最大的零售连锁药店——沃尔格林。这家兴起于1901年的家庭式小作坊的企业,创造了连续110多年的盈利神话,业绩超过英特尔、通用电气、可口可乐及默克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它在经营上有何成功之处?
沃尔格林2016财年(2015年9月—2016年8月,下同)显示,它的营业收入为1174亿美元,同比增速仍旧接近14%,其营业收入中以药品为主,其中处方药和相关医疗服务的销售占比高达67%,剩余的33%为非处方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和其他日用百货等。
另有一组数据显示,沃尔格林仅在美国就有8173家连锁药店,大约76%的美国人在周围5英里(大约8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至少一家实体店,覆盖了美国40%的用药人群。
这样让人羡慕的业绩,和如此大的线下覆盖是怎么做到的?
这要从美国的医药分离体制说起。在美国,医药是完全分离的,医院只有住院药房,没有门诊药房。也就是说,如果只是看门诊,患者在医院里是领不到药的,需要拿着医院给开的处方,到实体药店或线上药店去买。如果确认需要住院,医院才会让住院药师给配药。这样,美国的医药市场基本上被连锁药店瓜分掉了。
走进沃尔格林的旗舰店,你可以不会认出它是个药店,而认为是一个超市。它销售的产品除以处方药和OTC为主外,还包含化妆品、便利商品、新鲜蔬果食物等日常生活用品,还能提供照片冲洗、美甲等服务。
由于大多数客户需要取处方药,所以,沃尔格林把药库设在药店最里边柜台处的一个封闭空间内,顾客只需把药方递给柜台内的药师,便可在旁边一个舒适的等候区休息,通过电子屏提示的信息等候取药通知即可。用药说明会有专门的药师面对面为顾客服务。
为了兼顾不同国家的用户,药品上提供了高达15种不同语言的药品说明书,用手机扫码即可查看。用户还可以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或由就近的药店送药,这些都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等待取药的这段时间里,客户已经习惯随手买些杂货或者食品。财报显示,
食品营收已经成为沃尔格林的一项稳定收入
。这么会赚钱的主意,还是沃尔格林的创始人老查尔斯想出来的,真的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说起国内的医院,没有人不吐槽:农村医疗资源缺乏,城市大医院挂号难、排队长、检查贵,排队一小时,看病一分钟……只是,在美国看病就比中国好吗?
还真不是!
虽然美国的医疗水平远高于中国,但是,对于美国民众来说,去医院看病,是一件特别心累肉疼的事儿。首先要预约,等几周甚至一个月都属正常,即使是急诊,等个四五个小时也不稀奇。这么长的时间成本,对于民众来说很不方便。其次,那可不是一般的贵,有人划破手指就花500美元。而且,没有医保的看不起病,有医保的只能报销六七成,也还是很贵。
所以,人们生病了一般找自己的全科医生(医疗保险上有指定专门的全科医生)。
沃尔格林看到了这个痛点,在全美超过400家药店内部设置了店内诊所,提供疫苗接种、体检、疾病筛查以及常见病的治疗等。
包含执业药师、药学技术师、护士等,沃尔格林拥有超过74000名健康服务专业人士。
不仅快捷,而且还便宜,相比价格坑爹的大医院,人们当然会更愿意选择沃尔格林。
让沃尔格林成功的不只是抓着了用户需求,还有重要的组织保障——
药店的药师:
1.社区药店:
沃尔格林的执业药师大都会常驻社区药店。当用户来取处方药时,药师会在企业内部共享的数据库中,查看和确认病人的病史及过敏药物,然后根据医生所开设的处方单,取出药品,并交代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如果有冲突,执业药师会立即与开出处方的医生联系,提出建议并得到同意后,即可修改处方。
2.网站及移动APP:
开通在线咨询,随时有医生或者药师解答消费者关于用药和诊疗的问题。
3.减轻药师工作负担,使药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专业药学服务。
美国的医生地位高不是白来的,只有最最最优秀的人,才学得了医,学得起医。学医门槛很高,穷人家孩子上不起医学专业,因为学费太贵了,四年本科学费是大学所有的专业之首,而且毕业后还有住院培训,根据不同的专业,短则三年,长则八年。学完出来,要不去医院(当然,医院是不好进的),要不就是去连锁药店,像沃尔格林、CVS等。
所以,药师的专业度应该是其核心能力,也是企业的宝贵资产。
但是,一直以来,美国药师因繁重的日常工作,少有时间与患者进行交流。
沃尔格林进行了改革:
把处方交由区域性的处方配置中心处理。
这样一来,乐于与患者直接沟通的药师在药店里工作,每天负责与患者打交道;而那些不善此道的药师则完全可以躲进处方处理中心,或留在家里工作,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药师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沃尔格林就先知先觉地在互联网技术上投入重金。1981年,沃尔格林开始租用人造卫星将旗下所有药店进行联网,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如今,沃尔格林是美国人造卫星最大的民用使用者,即使和官方相比也仅仅次于美国联邦政府。
随后,它开发了
全渠道销售网络,包括实体店、PC端网站、手机APP等,建立了数据库;
推出可穿戴设备;打造远程医疗等;并实现所有渠道后台的打通和数据的共享,以适应新零售的发展变化。
美国的现代零售业,从小零售商到线下巨头,早年已布局了庞大的线下网络,占据了黄金地段,也因为物流、人工成本高等原因,使得线下成熟程度比线上更高。
对于沃尔格林来说也是如此,
线下药店才是其布局的核心,所有的线上渠道是为了给线下药店导流。
它没有提过B2C或者O2O之类的战略,而是全方位渠道,渠道的核心是线下的药店。从这个战略角度看,网站以及App更多定位是她的数字营销渠道,而不是独立的电商渠道。
沃尔格林的成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重视用户体验,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拥有全渠道的零售形态、专业的组织保障,以及对先进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等。
我认为,它就是医药行业的新零售,新在:从销售药品到销售日常用品,从单纯的卖货到提供专业的医学服务,并打通线上线下的渠道,提高流通效率。它对自己的定义已不再是医药零售商,而是健康服务商,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广告品
牌合作,请添加敦老师微信:ixiaohua111】
查看过往品牌案例,请点击以下关键词:
金立
|
小米
|
必要
|
华为
|
伊利
|
海尔
|
智联招聘
|
7-11
孩子王
|
好市多
|
迪卡侬
|
阿尔迪
|
海底捞
良品铺子
|
宜家
|
星巴克
|
茑屋书店
支付宝
|
小黑裙
|
坏男孩
|
KEEP
|
懂球帝
1美元剃须刀俱乐部
加入千禾会,即可听取!
点击
“阅读原文”
可了解千禾会的服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