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北的梦呓
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北的梦呓

美国征税后,跨境卖家怎么应对?

小北的梦呓  · 公众号  ·  · 2025-04-03 15: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特朗普的贸易战大刀又举起来了

我看了一下新闻,这次征税是这样的

首先美国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收至少10%的关税,而那些和美国贸易逆差大的国家关税会更高。

具体来看,对中国征收 34%,欧盟收20%关税,英国收10%,瑞士收31%,印度收26%,韩国收25%,日本收24%,泰国收36%,越南收46%,柬埔寨直接高达49%

请大家记住,这个34%,还是不算之前的,你把18年,今年加上的算算....高的离谱

还有一点大家看到越南征税46%,柬埔寨征税49%,有点出乎我意料,因为这就堵死了中国通过越南做转场的路径了。

前两年去越南的老板,实在太多了,现在一堆人估计要哭晕了

其实是他没下台那几年这套操作就没停过。

2018年起关税大战


2020年搞芯片卡脖子


2022年推动制造业回流


到现在,直接全球通加税


这事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去风险”+“本地制造优先”的顶层设计,在进一步落地。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美国的这个战略,所有的措施都是围绕这个战略来展开。

特朗普不断的用事实告诉我们一件事:

低成本、出口导向、靠政策红利吃饭的那套时代彻底结束了。

你过去靠便宜卖到美国,现在你便宜也没用了。平台不保你了,客户也未必能消化这多出来的税。

它不再欢迎你卖便宜货,而是希望你“搬过去、雇他们人、交他们的税、在他们地盘赚他们的钱”。

这是“政治性关税”,不是“经济性关税”


1

哪些行业会受影响

这轮加税,哪些行业会受影响呢?我们来分类看:

第1类:OEM厂/贴牌厂


这类商家首当其冲吧


你还在接某某品牌的单、在国内贴个壳就发美线?这个打击的是最直接的

完了。客户直接切墨西哥、东南亚。

现在残酷的事实是,很可能你的客户方问一件事: “你能不能非中制造?不能?我换。”

第2类:无品牌独立站


特朗普将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起,正式取消 800 美元小额免税政策。
这意味着所有跨境小包直邮商品将面临全额征税。
你本来靠广告把货卷出去,但现在:
  • 税一上来,转化成本再升
  • 消费者看价差直接跳出
  • 广告费照烧,ROI直接暴死

还有你就等着你还跑低客单产品,利润5美金以内的,基本断气。

第3类: 平台铺货型卖家


亚马逊、Walmart、Temu我觉得也很难了。

虽然发fba,避开T86政策,但现在他们就给你上税收模块、上仓储限流、加手续费、强引导本地货。

第4类:中高端做品牌的


短期受挫,长期 是这轮中唯一 有机会逆转的群体


  • 你价格高,但有品牌护城河

  • 你可以本地设仓、本地备货、本地建人设

  • 你控制力强,议价力强,可以部分转产、规避税点

比如Anker,我觉得他们就不会怕。


2

重新对利润再核算


我觉得第一件事:立刻做一遍全SKU的税后利润再核算。


关税涨价会直接影响转化率和流量,利润模型必须重算一遍,怎么做?


  1. 拿出你的核心SKU,做一个Excel表格,重新核算税后利润模型。

  2. 计算广告成本、平台费用、运输费用、关税上涨后的总成本。

  3. 明确哪些SKU还能卖,哪些必须砍,哪些可以通过价格调整来救回 来。


✅ 我自己搭建的利润核算模型:

这里有个细节:你以为提价一定死?错。

客户能接受的心理涨幅在5%~15%,  你 先提价后核算,再根据市场反馈微调 ,不要盲目放弃SKU或市场。

第二件事:SKU结构马上拆,跑分类打法

我认为接下来,我们应该重新分类SKU,因为 你不可能对每个产品都用同样的策略去应对关税,要马上做产品分类。



✅ 我想了想,接下来我可能会调整策略,给大家看下:

1、高溢价、高净利润SKU:适当提价,用品牌附加值稳住美国市场。

2、低利润、低差异化SKU:坚决停掉美国,转向税负较低的市场,

3、配件、中等利润SKU:尝试第三国(如墨西哥、加拿大)进行组装转运入美,以USMCA协议规避高额关税。

我的核心是做不到每个SKU都赚钱,但你能做到每个SKU都不赔钱。

📌 SKU必须分类,各自打法,各自模型跑通。


第三件事:马上建立中转仓/第三地发货体系


深圳是跨境电商的大本营,我觉得现在还想“深圳一发到底”,真的别想了。

未来十年,美国不会放松,甚至更严。

你不得不选择其他的路径,选择第三地、通过中间场地进行转点:

✅ 我的具体路径设计方案是:


1、墨西哥中转路径


深圳 → 墨西哥 → 贴标换单 → 陆路进美国


成本增加约8%,但规避34%的关税,整体毛利率至少提升15%


操作简单,但需要稳定的墨西哥组装厂商合作


2、加拿大临时转运路径


深圳 → 加拿大仓 → 美东/美西分仓


短期快速应对,但增成本较高,适合高单价产品保流量


核心在于原产地切换+仓储中转 你不能再单纯深圳一条链发货。


3、东南亚目前不考虑了❌


这次关税是这样的,


越南:46%,泰国:36%,印度尼西亚:32%,马来西亚:24%,菲律宾:17%

那你说东南亚有啥优势了?



3

最后


对于各种政策,大家是不是很慌?

我觉得也不用怕,

特朗普是个典型的商人,是各种恐吓,各种吓唬, 关税就是他的极限施压手段,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我们静观其变,变数多了去了, 政策随时改!

中国也不是吓唬大的,早就表明了态度,要干就陪着干。

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的内功,中国人到哪里都可以活的得游刃有余。

所有的事都有危,也蕴藏机遇。

就好像前几年跨境电商,最大的新闻就是封店潮。那一拨之后,刷单的,违规的收敛了太多了。

现在很多大卖都慢慢恢复了。

到今天是AI,是关税系统性重构我们这个行业,不也一样的道理吗?

今天我们在讲到关税带来的影响,其实真正危险的不是关税本身,而是还在用 旧时代的“出口美国靠低价、靠规模、靠单一路径”思维做新形势的跨境贸易

跨境电商已经到了改变的节点了!

你不能再做纯粹的出口商、供应商了,你得做个懂:

  • 税务结构的人
  • 国际物流链路的人
  • SKU拆分结构的人
  • 数据分析建模的人
  • 主动客户沟通谈判的人
  • 全球市场布局的人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帮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