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中铁  ·  《中国中铁》融媒体报「1070期」 ·  2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行业动态 | ... ·  4 天前  
中铁国际集团  ·  中铁国际外部董事调研商贸公司和安哥拉分公司 ·  3 天前  
中国交建  ·  “六人谈”奏响青春乐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万亩滩涂变身智慧新城!中交集团助力广州打造滨海新核心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4-12-17 21:52

正文






坐标指向广州南沙明珠湾区,“五水汇湾、三江六岸、山水相连”的美景尽收眼底。其中,灵山岛尖和横沥岛尖两个片区面积约10.8平方公里。抬头远望,高楼鳞次栉比,景观公园连片,河岸白鹭齐飞,这座具有“岭南韵”和“国际范”的智慧新城生机盎然。

这两个片区的开发建设,故事要从10年前讲起。2013年,中国交建与广州南沙区管委会签订《广州南沙新区城市开发与建设投资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灵山岛尖片区启动“政府+央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南沙城市建设发展驶入快车道。

10年来,中交城投牵头二航局、四航局等单位,践行“与政府深度合作、与城市共同发展”理念,在南沙高标准建设了路网、管网、水网、绿网、智网,昔日的废弃池塘、破旧房屋、土石碎路、杂草灌木不再,呈现在市民眼前的是推窗见绿、开门见园、举步登舟的明珠湾区起步区。


让城市生活宜居提质

打开广州市地图,可见明珠湾区地处广州南沙核心,犹如一块“璞玉”,如何雕琢,是出给南沙区委区政府和中国交建的一道“命题作文”。而中国交建在政企合作中给出的答案,是打造“岭南智慧水城、南海魅力湾区”。

走进灵山岛尖,凤凰一桥下的生态堤段有着一个与周边“格格不入”的榕树广场。“这里原来的设计并不是这样,而是普通绿化带。”项目总承包部总工程师何锦明回忆说。在与当地村民的沟通过程中,何锦明了解到村民们希望保留此处的一棵大榕树。何锦明认为,让城市留下回忆,让人民记住乡愁,村民的诉求理应满足。为了帮助村民达成留下大榕树的愿望,他牵头与各方沟通,建设榕树广场的设计方案最终成为共识,大榕树成为城市景观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灵山岛尖,“公园城市”的气质无处不在。被称为“城市景观阳台”的水舞广场、彰显岭南水埠文化的渔人码头、与水零距离的亲水步道、坐看潮起潮落的艺术栈道、重现南沙港口文化的悦海钟楼广场、呼唤海洋记忆的儿童乐园……一个个从中交建设者妙手中脱茧而出的生态景观,已成为吸引数10万的游客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而隔江而望的横沥岛尖,则体现了中交建设者对原生生态环境的极致追求。“不同于灵山岛尖,横沥岛尖的原生生态环境河道更加纵横交错、水文条件更复杂,片区内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等方面要求更高。”项目总承包部建设管理部负责人董华平介绍道。如何让市民能在城市里逛公园的同时,又能够让区域内生态环境得以保护?项目团队对生态敏感性及生态价值空间进行多轮研究,终于想出高招:通过预留5公顷红树林修复生境和两处生态湿地,形成三处生态踏脚石,作为全域生境的基础,并建设了“鸟儿躲”人造鸟窝,让市民“近可观鱼翔浅底、远可赏白鹭纷飞”。

为了让城市“三季有花,四时皆景”,项目团队在横沥岛尖北侧外江堤岸景观建设时,搭建了丰富的三维空间植物:以常绿或落叶大乔木构成“上木层”,以灌木为主形成“中木层”,辅之以地被构成“下木层”修饰植物基脚。这其中对苗木的选择非常严格。“为了找到最优质的苗木,我们不惜远赴千里,从湖南、湖北、广西等温暖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地方购买小叶榕、橡胶榕等树形优美、冠幅匀称的理想落叶乔木树苗。目前经过园林专业养护,已经枝繁叶茂。”董华平说。

项目团队的高标准、严要求得到了回报,明珠湾区起步区宜居城市建设成果获得Construction21国内“可持续城区解决方案奖”第一名、亚洲都市景观奖大奖等重磅奖项。时任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主任是泽优表示,项目充分体现了在提升社区空间及邻里环境时“以人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发展理念。


让城市生活智慧便捷

人们来到灵山岛尖智慧公交候车亭,只需在手机APP端下单,3分钟左右,一辆无人驾驶车便打着“双闪”停在路边。按指示上车系上安全带关好车门,车辆便能驶往用户指定的目的地。在高效率出行的同时,无人驾驶车还能规范行驶、自动识别路障、避让行车、预判特殊交通事件、道路事件预警、完成实时道路交通信息统计等。

这个场景实现的基础,都基于车路协同系统,这是中交城投投资、信科集团等单位承建的明珠湾智慧城市首期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团队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的道路上安装了106根多功能智慧灯杆,依托全方位感知系统和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化身“城市哨兵”,高效完成数字集成处理,实现路口的全场景覆盖。岛内4座智慧公交候车亭化身数据集成处理的信息化堡垒,为市民提供可触摸的智慧出行服务。

据信科集团智慧城市项目负责人钱道庆介绍,项目建设运用中交集团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主研制的北斗时空智慧城市数据底座,采用先进的感知通信、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和手段,部署数字云网基础设施、集成化数智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等设施和平台,对灵山岛尖的城市活动、生态环境、交通运行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数字采集、交换、分析和管理、应用,形成各类信息空间分布“一张图”、业务应用“一张图”。

“大到灵山岛尖的建筑、路网,小至路上车辆、地下管线,在明珠湾智慧城市平台几乎都能找到,我们把真实的城市世界搬进了数字空间,也就是给灵山岛尖安装了一个‘数字大脑’。”何锦明说。

通过大平台、大数据分析,城市治理者可以快速为居民出行提供“最优解”,有效提升城市通行效率,让居民享受畅行服务。在道路破损、道路坑洼、交通事故、社会治安、设备故障等涉及人、车、路、设备的29种城市治理事件处置时,也可利用“事件感知-大屏自动告警-工单派发”的全流程城市治理事件处置模式,实现秒级自动响应,为城市运营提质增效,实现从“个体最优”向“系统最优”的跨越。

在项目成果专家评价咨询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有关国家部委和高校智慧城市专业院所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与公众出行服务质量,相关技术和模式具有可复制和可推广性。

该项目在国内创新性地形成了基于车路云城一体化的城市感知新模式、基于数字孪生的规建管运一体化体系、基于车路协同的出行路线动态规划与运力优化配置、基于AI的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等4项创新成果,成为了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住建部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现正朝着“低空经济”方向发力。


让城市生活“韧性安全”

今年4月以来,广州南沙雨量增加,不少街区成为“水浸街”,市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9月6日,强台风“摩羯”来袭,明珠湾区暴雨倾盆。然而,灵山岛尖并未出现严重水浸、内涝现象。何锦明认为,这都得归功于生态堤、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

生态堤是中交项目团队的创新之作。生态堤以宽度换高度,由河岸、堤身、绿化带和市政道路共同组成,一改旧时堤防“围城”的困境,实现生态韧性、隐堤显景的目标,同时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

灵山岛尖生态堤的一个栏杆基座重达1吨,亲水步道铺路石一块重近300公斤,体积是传统道路厚度的5倍,栏杆基座和铺路石要求严丝合缝。“施工场地的特殊性造成大型机械无法使用,给项目团队出了不小的难题。”何锦明回忆说。项目团队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获得灵感,巧妙地将小拖车、千斤顶等工具组合成搬运、吊装器械,同时工人通过“样板引路”在样板段的反复操作铺装工序,最终确保人工拼装效果表面平整、缝宽均匀、线条一致。

生态堤底下的瓶孔砖是另一个让城市更加“韧性安全”的“秘密”。从灵山岛尖到横沥岛尖,项目团队坚持创新与改良施工工艺,进一步改进自嵌式瓶孔砖工艺,从结构优化设计到施工材料优选都严格把关,即使是隐蔽工程也保证表里如一。瓶孔砖单体重量在100公斤以上,砖块孔口深而窄,瓶口缩颈犹如瓶子,即使孔口上部水流湍急,砖孔内也能波澜不惊,形成静水区,能够更好地固土保基、为绿植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的同时,还能提高城市地表渗水、净水、蓄水的能力。此外,项目团队坚持“防洪标准不降、观赏性更高”的原则,打造了一个空间形态更丰富、生态景观更优美的生态堤,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人在景中行”的慢行体验。

“灵山岛尖生态堤2017年建成后,历经‘天鸽’‘山竹’等强台风的袭击,安然无恙,我们的建设成果经受住了检验。”何锦明自豪地说。

随着公共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城市景观的完善,明珠湾起步区落户了50多个以总部、金融为主体的项目,包括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越秀国际金融中心、利通金融中心等高端商务办公中心,引入了汇丰全球培训基地,中交·汇通中心挂牌“南沙明珠创新金融集聚区”,区域产业发展生态链正加快形成,呈现出人城产景共融共生,宜居、智慧、韧性的“未来城市”形象。


来源


交通建设报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新质生产力赋能常泰长江大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