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听障儿童的公益计划“橙色书包”引起了热议。该计划倡导公众在马路上看到背着橙色书包的听障儿童时,减缓车速、放慢脚步,为他们提供优先路权。我国每年有25000名中小学生在交通意外中伤亡,听障儿童由于听力缺陷,在出行中可能遭遇更大危险,因此,多方合力发起了这项运动。
听障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确实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怀。然而,这一举措也引起了争议。有部分专家与家长认为,“橙色书包”会让听障儿童受到区别对待,从而造成其心理负担,甚至更容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问题的焦点在于,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妥帖地保护特殊群体?具体到这一案例上,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让听障儿童背上“橙色书包”是否真是一种标签化的行为。如果这一善意的行动反而使听障儿童的内心受到伤害,就得不偿失了。可事实上,争论双方各执己见,唯独没有充分倾听受助者的心声。
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已向全国10000名儿童送出“橙色书包”,由于申请书包的人数较多,目前想申请“橙色书包”的人需排队。换言之,确实有相当数量的听障儿童与家长希望加入“橙色书包”计划。既然如此,该计划的现实意义就不该被否定。至于在未来的岁月中,“橙色书包”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保护作用,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无需过早断言。
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中国,0至14岁的听障儿童,总数超过460万。如此看来,一方面,“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放的书包数量仍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没有或者不愿意参加“橙色书包”计划的听障儿童大有人在。所以,既然该计划具有自愿性质,我们就应该把判断的权力留给听障儿童。是否需要“橙色书包”,又是否认为该计划会使自己被“标签化”,完全应该由他们自主决定。旁人大可不必越俎代庖。毕竟,没有人能了解每一位听障儿童的内心感受,一场如何保护特殊群体的讨论,不应该将受助者排除在外。
这场争论还留给我们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需要帮助的不同特殊群体之间,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事实上,所有幼龄儿童对声音和方位的辨别能力都不够完善,那么在马路上,听障儿童该享有被关爱礼让的特权吗?进而言之,不同特殊群体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又该如何是好?比方说,当听障儿童和视障儿童都要过马路时,我们如何认定谁更该被帮助?可见,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差别对待,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简单。
对于各类特殊群体的关注,体现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随着时间推移,帮助特殊群体带来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我们应承认特殊群体的不同,如此才会有特殊教育学校,城市里才有盲道、残疾人扶梯。同时,任何特殊群体也都一样是大写的人,和健全人有平等的人格,绝无高下之分。我想,所有公益活动的终极目标都该是推动受助者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哪怕,他有些特殊。
撰文 / 李勤余 编辑 / 苍 南
点击上图查看:
《今天,我们该如何“勿忘国耻”?》
点击上图查看:
《飞机解除“手机禁令”!请感谢那些挑战“常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