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非商业用途可无需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本微信公众号、微博ID:唐僧_huangliang,以便更好地与读者互动。
上周末写了《
双
Xeon SP
只用一个风扇?
Precision7920
工作站散热设计解析
》,还欠个下篇这次补上。
在
Dell Precision 5820 Tower
工作站前面板上,增加了
2
个
Type-C USB 3
接口和
1
个
SD
卡插槽,另外两款
7820
和
7920 Tower
也是如此。我能说这是从笔记本上学来的吗?
Type-C
的好处大家都清楚,除了不会插反之外,应该就是加强了供电。而对于
SD
存储卡,毕竟图形工作站面对的一大用户群体是影视工作者,从相机
/
摄像机中拷东西不用读卡器还是方便了吧。
PS.
我上次出差就是带了相机忘带读卡器,而新换的笔记本没了
SD
读卡器还没习惯
…
专为工作站而生?
Xeon W
延续
E5-1600
定位
5820 Tower
是单路
CPU
工作站,散热导风罩尺寸比
7920Tower
小了不少。这一代支持的
CPU
是
LGA-2066
的
Intel Xeon W
(代号
Skylake-W
,
W
应该就是工作站的缩写),用于替代之前的
E5-1600
系列。
Xeon W
最大公布有
18
核的规格,目前供货的只到
10
核。回顾之前的
XeonE5-16xx
,与双路
E5-26xx
都是
LGA-2011
封装,比
Core i7
和
Xeon E3
家族支持更多内存通道和
PCIe lane
。从技术上讲,
单路
Xeon E5-16xx
机型(如:
Precision T5810
)很适合需要高带宽、有时还加多
GPU
,而不一定都是重度多线程处理的工作站应用环境,其低端型号的频率又比双路
Xeon E5/
SP
明显提高
。
如今的
Xeon W
相当于
Core i9
的专业版本
,没有追赶
Xeon SP LGA-3647
的步伐。
4
通道内存、
2
个全速
PCIe 3.0 x16
仍然保持对
LGA-1155Core
、
Xeon E3
系列的优势。相对于桌面版本,
Xeon W
没有精简掉
2
个
FMA
的
AVX-512
支持,
支持
RDIMM
和
LR-DIMM
内存所以最大容量可达
512GB
(
Core i9
只支持
UDIMM
,最大
128GB
)。
扩展阅读:《
从全系列性能测试看
Xeon SP
:
SPEC
、
Linpack
、
STREAM
、
SAP
》
Precision 5820 Tower
的
CPU
散热器为主动式,有点像我在上一篇中列出的
T5810
。这种设计使机箱后端那
2
个风扇不再有必要,因为
前面板的
2
个风扇也向后移到主板旁边——距离
CPU
更近了
(这里和
7820 Tower
机箱应该有共用的设计,请接着往下看)。
这台
5820 Tower
工作站样机上还配了一块特别的网卡,因为它不是普通的
1GbE
或者
10GbE
,而是一块
5Gb/s
以太网卡
。说实话我对此也不够熟悉,早先听说带有这种接口的网络交换设备,多是些高速无线接入(路由)之类吧。
Precision 7820 Tower
:第二个
CPU
插哪里?
上面照片是
7820 Tower
工作站的前面板,同样支持
硬盘
/SSD
热插拔
。
Dell
新一代工作站的官方命名规则有小调整,而工作人员看来还是习惯了以前的叫法,如
T7820
:)
2.5 / 3.5
英寸的转换托架,支持
SATA SSD
必不可少,另外现在的
10K
、
15K
高转速硬盘也都是小尺寸。
7820 Tower
工作站的
CPU
散热器为被动式,它也像双路
7920Tower
那样在出风口配置了
2
个排气风扇
。
当我拆开
7820 Tower
机箱时多少有点发懵,本身结构上接近
5820 Tower
倒是不奇怪,这台
CPU
只标配了一个
Xeon SP
——而我没找到第二个
CPU
的插座??
Dell Precision T7820
由于
7820 Tower
新品的详细资料还没拿到,我找出上一代的
T7810
做下对比,如上图,可以看到
2
颗
CPU
的位置。由于这款工作站的定位低于
79x0
,
机箱尺寸较小并不强调扩展性,主板空间有限
,每颗
CPU
只设计了
4
个内存插槽,正好把内存控制器的通道用满。
现场咨询了
Dell Precision
工作站产品经理,得知
7820 Tower
的第
2
颗
CPU
需要再搭一块板——上面照片红圈里就是支持这个用的
QPI
连接器
。不知您还记得四路
R930
服务器上,载有一半
CPU
和内存的
PEM
板吗?(参见:《
DellPowerEdge R940
解析:四路顶配服务器维护平民化
》)
别忘了机箱侧板上还有示意图,结合这个一看大家就比较清楚了。设计这块“提升板”的目的,可能是因为
Xeon SP
这一代
CPU Socket
尺寸变大,内存通道数增加
(怎么也得把每
CPU 6
通道都用上吧),为了不增加主板尺寸,
7820 Tower
将
CPU1
固定在
CPU0
的上方。
USB 3.1
和
3.0
一回事?
Gen2
才是
10Gb/s
最后再带大家看一个比较特色的卡。从上面照片来看,应该是
1
个
Type C USB 3
、
1
个
Type C USB 3/DP
,加上
1
个标准
DP
。这里
DisplayPort
的用法我还不是特别确定,而
USB
有必要说一下。
文字资料截自《
Precision-5820-Tower-Spec-Sheet
》,里面提到这块卡是
USB 3.1
(
Gen 2
)
10Gb/s
的速率。另外用于连接高速外设的
Thunderbolt
(雷电)
3 PCIe
卡
也在扩展选件列表里。
估计是主控的原因,这块
USB 3.1
扩展卡只用了
PCIe 3 x1
。虽然与
40Gb/s
速率的雷电接口相比差距较大,但比主板
PCH
芯片组原生的
USB 3 5Gb/s
还是快了大约
1
倍。
注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机构无关,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在留言中批评指正。
进一步交流
技术
,
可以
加我的
QQ/
微信:
490834312
。如果您想在这个公众号上分享自己的技术干货,也欢迎联系我:)
尊重知识,转载时请保留全文,并包括本行及如下二维码。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企业存储技术》微信公众号:
HL_Storage
长按二维码可直接识别关注
历史文章汇总
(传送门):
http://chuansong.me/account/huangliang_stor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