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最容易因为抢玩具哭闹。而如何处理孩子们的争抢,也考验着大人的智慧。
今天,刘建鸿老师会介绍下如何从抢玩具这件小事,来锻炼孩子的社会能力。快来看看吧~
小鸿5岁,表弟东东4岁,两个小朋友总爱一起玩,有时很开心,有时也会起争执。
一天下午妈妈听到外公大声地喊:
″
小鸿,怎么又抢东东玩具了,当哥哥的要让弟弟!
″
″
不让不让,是我的!
″
小鸿声音也不小。
哭的孩子不一定有理
妈妈赶紧从厨房里出来,走到小鸿面前蹲下身,看到他生气还带着点委屈。
妈妈问:″小鸿,外公说你又抢东东的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小鸿瘪着嘴说:″是东东拿了我的小叉车,不肯还给我。为什么外公总要我让着弟弟!″
妈妈:″你刚才不是答应借小叉车给他玩吗?为什么又要拿回来?″
小鸿:″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分析: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孩子的事也难断。
哭的孩子不一定吃亏,抢东西的孩子也未必一开始就无理。
传统讲究″大让小″,但这可能让小的孩子习惯于被特殊照顾的优越感,也会让大的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公平,不是好的处理办法。
尊重孩子的情绪
妈妈:″你那样抢,你觉得东东会有什么感觉?″
小鸿:″很生气,但我不在乎,因为小叉车是我的。″
妈妈:″你抢小车的时候,东东做了什么?″
小鸿:″他推我!″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
小鸿:″生气。″
妈妈:″还有什么感觉?″
小鸿:″还有点委屈。″
分析:
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父母通常会制止孩子:″不要和弟弟抢″″快和弟弟说对不起″。
大人的权威或许能暂时控制孩子不争抢,但孩子还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体会到别人的情绪,也体察自己的情绪。
平时,你和孩子可以做些情绪词汇的练习,试着使用高兴、生气、沮丧、骄傲等词汇。
大人可以先示范,说″一件有趣的事″,再说″让你难过的事″。
比如,″爸爸今天开会时发现忘了带资料,感觉很沮丧,你呢?″这样父母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也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情绪表达、体察他人的感受。
也可以借用图画书或动画片和孩子做练习,鼓励他表达情感。
比如看《托马斯小火车》时,可以问:″摄影师给大家拍集体照时,旁边的小火车突然跑上来,挡住了托马斯的脸,如果你是托马斯,那时会有什么感觉?″
问问小脑袋有什么好办法
妈妈:″你生气和委屈,东东也生气,而且他推了你。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的方式的拿回玩具吗?″
小鸿:″告诉你,让你帮我要回来。″
妈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鸿:″我可以请他给我。″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小鸿:″他会说不。″
妈妈:″他可能会说不。那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呢?″
小鸿:″我可以让他玩我的红色小赛车。″
分析:
每个孩子有自己行为特点,比如攻击倾向强的孩子惯于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怯弱的孩子往往通过退缩来回避问题。
你要做的,就是
让孩子们思考更多不同的方法,让小脑袋爆发出更多的策略,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刚开始以鼓励为主,不要打断孩子的想法,慢慢再引导更多其他方法。
永远有一个备选
妈妈:″很好,你已经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试试看。不过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玩吗?″
小鸿:″我的红色赛车跑一段就得换轮胎,也许可以和他一起玩玩叉车换轮胎的游戏。″
妈妈:″好,试试吧。″
小鸿走过去对东东说,″我的小赛车给你玩好吗,叉车换我玩。″
东东头转到一边:″不。″
″那我来开赛车,在这跑道上赛车,跑几圈后你帮我换轮胎。″小鸿用手比划着赛道说。
东东眼睛有些发亮,答应了。
他们玩了一会儿,更换了两次轮胎后,东东说:″老是我在这等着你来换轮胎,小鸿哥哥,让我来开赛车吧,你开叉车来帮我换轮胎行吗?″
″行!″
分析:
孩子容易低估计划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旦事情和计划不同,他们容易受挫生气或沮丧放弃。
小鸿妈妈让孩子假设″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可以一起玩吗?″
多了″预案″,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思考计划和预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计划性、条理性和抗挫折能力。通过自己思考、有备而来获得成功,能大大增强孩子面对同伴冲突时解决问题的自信,这些都是在逐步让孩子掌握社交力。◆
聪明养育,从脑开始
智力脑:
通用智力
注意力
思维力
运动脑:
运动项目
游泳
精细动作
语言脑:
双语学习
亲子阅读
聊天
情绪脑:
共情
孩子生气
大人生气
创意脑:
创造力
游戏力
音乐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