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B作为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因凝血因子IX(FIX)先天性缺乏导致反复出血及关节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传统替代治疗需终身定期输注凝血因子,存在感染风险、经济负担沉重等痛点。基因治疗因其"单次给药、长期缓解"的潜力,被视为改变疾病治疗范式的革命性突破。然而,国际已上市的两款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Hemgenix、EtranaDez)缺乏中国人群数据,且定价高昂,难以惠及中国患者。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肖啸教授团队联手,准备启动亚洲首个肝脏靶向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肖啸教授深耕AAV载体研发30年,其团队开发的BBM-H901采用自主研发的嗜肝性AAV衣壳,能将优化后的凝血因子IX基因精准递送至肝脏,实现长期表达。
然而血友病基因治疗的试验之路并不平坦。在临床试验准备前期,由于血友病这种良性疾病的特点以及肝靶向基因治疗在中国的空白,伦理委员会成员基于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于该研究的潜在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了认真审查,并邀请国内知名伦理专家加入委员会的讨论。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最终完成伦理审查体系构建、治疗方案优化等开创性工作。张磊教授团队自2019年成功牵头开展国内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IIT研究(NCT04135300)。虽然血友病基因治疗的潜力巨大,但该产品首次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尚无中国人群数据,患者对基因治疗也缺乏了解,对于安全性的顾虑也切实存在。因此团队积极招募潜在受试者,通过详细讲解产品的原理、特点,告知潜在获益、潜在风险以及风险管控措施,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乐乐的妈妈对张磊教授说:“那么多年您一直给乐乐治疗,虽然基因治疗在中国才刚开始,但我相信您,乐乐也相信您,我们参加临床研究”。
最终,在充分知情同意后,成功纳入了10名中重型血友病B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包括乐乐和牧歌。2020年初,乐乐成为首批接受基因治疗的受试者;2021年1月,牧歌接受了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