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经济舱综合征”的定义、表现、高风险人群及预防措施。它是一种因长时间久坐不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情况的医学现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经济舱综合征”定义及表现
文章详细解释了“经济舱综合征”的定义和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
关键观点2: 高风险人群
频繁乘坐交通工具、长期缺乏运动、吸烟、体重大、有血栓病史等人群是“经济舱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关键观点3: 预防措施
文章提供了预防“经济舱综合征”的建议,如避免长时间不变的坐位姿势、规律活动双脚或双腿、多饮水等。
正文
春运出行,路途遥远的人需要注意,谨防“经济舱综合征”。“经济舱综合征”不仅发生在经济舱,也不仅仅指的是乘飞机,而是一个医学代名词。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都有可能导致“经济舱综合征”。
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临床上有一种疾病叫“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最常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严重情况下可导致休克或猝死。
因其危险因素之一是久坐不动,而长途旅行,乘坐长途客车、火车硬座,特别是乘飞机经济舱时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所以医学上也把这种现象称作“经济舱综合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殷文朋
提醒,长时间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会影响下肢静脉的回流。如果再有一些基础的血管问题,就可能引发下肢静脉血栓。栓子一旦脱落,就会出现危及生命的肺动脉栓塞。
若腿部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和肿胀,应及时就医。
在明确诊断前,患者需尽量减少活动,切勿进行按摩或热敷,以防血栓脱落。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等情况,
很有可能是已经出现肺栓塞,这时必须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治疗。
1、频繁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人;
2、长期卧床、静坐等缺乏运动的人;
3、吸烟的人;
4、因体重大导致下肢负荷重的人;
5、乘飞机、长途车前大量饮酒,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接受足部手术或足部骨折的人,孕产妇等。
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变的坐位姿势。
每隔一个半小时左右站起来走一走,或者规律活动双脚或双腿,
进行“提膝、踝泵、绕趾、贴胸”等下肢运动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