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36氪  ·  存量时代,酱油向左还是向右? ·  昨天  
新浪科技  ·  【#iPhone将可预估充电所耗时间#】科技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比亚迪发布2024员工持股计划#,总人数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目前国内电竞俱乐部大部分亏损#】#Fa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北京西站开放人脸识别通道,或许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已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29 21:43

正文


继北京站开放人脸识别系统,暨持有二代身份证和磁卡车票的旅客可以从该通道直接“刷脸”进站以后,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发现,北京西站也正式开放了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验证验票通道。

报道声称,使用自助验票很方便,旅客需要先取出二代身份证和蓝色磁卡车票,一定要将遮挡面部的口罩、墨镜等摘掉。将身份证和车票叠放在一起,同时放入机器的插口中,然后面向摄像头稍作停留等待机器进行识别。只要票证人相符,闸门就会开启,旅客只要取出身份证和车票就可以通过了。

据悉,没有磁性红色纸质车票不能使用,持有减价车票(学生票)、使用非二代身份证购票的(临时)也不能使用。携带的行李过大、老幼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旅客、需要接送站的旅客,目前也不能使用刷脸进站。
 
几点疑问

1.网友说法,这样的检票方式非常简便,可以省去人工检票的麻烦。


如果按此来说,尤其是春运期间,当人脸识别系统正式实行以后,排队检票环节的优化,将可以让整个春运系统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事实是这样吗?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识别功能,它们诞生之初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是为了在人工成本飞升的今天为企业减少开支。

说回人脸识别,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识别、检索、返回。识别很好理解,机器给被检测者的脸定一个多维度数值;检索则是用这个数值去和数据库里面的数值比对;返回代表了得出结果,允不允许被检测者进一步访问。

和人类检票员相比,机器只是赢在了检索阶段。机器可以用数据库去调取网络中的数据,而人类只能通过乘客真人和身份证照片去比对。那他们两者的效率究竟孰高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单论在合法的工作时间内,还真是人类更高。

因为我国现阶段人脸识别的车站较少,数据不具备参考价值,所以这里用了外国的调查数据。俄罗斯的NTechLabs于2016年5月就制作出了全球顶级的人脸识别系统,大致上是图中的这个样子。

在相同的高峰时间段,总共有1400余人通过了机器的检测,而人类检票员通道通过了将近2000人。这也就引出了下面一条疑问,为啥机器比人慢呢?


2.虎嗅网之前有一篇关于人脸识别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点,“人脸识别缺乏基础理论”。正是如此,人脸识别是由一种图像技术演变而来的,它并不是啥新兴技术。因此,诞生了一些影响人脸识别评判标准的数值,包括错误识别率(FAR),拒绝识别率(FRR)。

尤其要提到拒绝识别,这是机器系统初步判定人脸识别功能得到了一个似人脸的图像,但是经过二级判断以后发现它不是人脸引起的。此后,机器会给自己一个信号,“屏幕里有异物,我先闭会眼休息一下”。人脸识别功能也因此陷入一个冷却状态,也就是当乘客站在摄像头前机器也不会判断此人是否应该通过检票口。

那有的人会说了,你把这个FRR和FAR往下调不就可以了吗?并不可以,这样就会引发更多问题,包括错误识别,重复检测等等。据我所知,全球范围内都没有给出一个FRR和FAR的标准,这正是缺乏基础理论导致的。

3.人脸识别还有一些安全隐患,刚才提到的那篇文章已经写到了,我直接摘要一下:


一个人具有生物特征,包括人脸、指纹、虹膜、DNA等,这些特征在一起,可以确定我们的身份,但是当这些特征被各种传感器信息化提取后放到互联网上,就成了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能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就要看这个提取过程是否安全,会不会被复制、伪造、合成?在网上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用于法定身份识别是不是经过对抗性分析?在网上使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面部信息被存留怎么办?采集的面部信息被盗取怎么办? 2011年,csdn密码泄露(据说还有人人、天涯、开心网),结果全国网民纷纷改密码,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人脸库泄露了,我们该怎么办?换脸吗?

现状不好,但是需求高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开放人脸识别通道,更像是一种为了采集数据的做法。试行不代表全线开放,但是它总归来说可以理解为一种发展方向。#当然,还有一些不能说#

从产业角度来看,上游企业对人脸识别的需求要远高于中下游。这对于技术发展,资本先行的当下社会状态来说是好事。然而不能高兴地太早,军工、高新前沿等领域对于人脸识别需求的重点更偏向于高安全级别,而不是速度快,和现有的发展方向冲突很大。只能说,人脸识别任重而道远,且行且珍惜吧。

顺便一提,有网友表示,当乘客化妆以后,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可能会大打折扣。

其实并非如此,机器识别人脸的方法非常特殊。它们会用一种类似扁平化的图像处理方法去看照片中的人脸和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之间的重合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相似对比法。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化妆快赶上易容的阶段,机器的识别方法依然不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