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我们的“3.15”特别报道。今年春节,海口的吴女士回到老家龙泉镇,发现她家附近的一个糖果生产加工厂有些奇怪的现象,她偶尔能看到一些老人去到厂里将一些包装后的糖果重新拆开包装,她还给我们发来了一段视频,来看看让吴女士起疑的是什么事情?
在吴女士发来的这段视频中,几位老人坐在一间房子的入口处,地上的一些桶里、盘子里放着包装完好的椰子糕,老人们将椰子糕的包装拆开,再放进另外一个桶里,剥开来的椰子糕的表层能明显看出已经化掉了,老人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记者:
糖果过期了吗?
吴女士:
过了,包装都稀了,老人还拿一碗水沾沾手,不然都是沾手的,拿一碗水在旁边,一边沾一边拿剪刀来剪。我就问她们说,剥去喂猪还是什么?她说没有,剥了就拿过去给重新加工,
压久了卖不出去了,
稀了卖不了了就重新来加工 。
按照吴女士的说法,这个糖果生产加工厂是将长时间没卖出、已经过期化掉的糖果,回收回来二次加工再售卖。为了核实情况,按照吴女士说的地址,记者去到了龙泉镇上的这家糖果生产加工厂。记者看到,这家糖果生产加工厂在一个瓦房里,走进这间瓦房,记者看到门口摆放着十几箱糖果,但是记者并未看到有人在此剥糖果,而继续往里面走,记者看到三个工作间,一间放原料,一间用来煮糖浆、一间用来包装,此时,工人们正在忙活。
记者:
这一个一个没放进去煮的,是回收的那些吗?
工厂工人:
是啊,
回收的。
记者看到,两个工人将煮好的糖浆倒进盘子里,而这个盘子里已经放了一些糖果,糖浆和这些糖果慢慢融合在了一起。工人们说,眼前这些糖果确实是拿来二次加工的,不过当记者询问工厂老板时,老板表示,这些糖果是生产时的残次品,也就是形状和颜色不达标,才二次加工。
记者:
老板老板,你看一下这个,把糖果剥开是在干嘛呢?
这些是回收的,还是质量过期的?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没有,我告诉你的,正在包装的时候,就压到了,包不紧或者压到了,要打开啊。
记者:
这个糖化掉了?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我告诉你啊,这个正在包装的过程,工人来不及打开,或者放过夜,或者放一两天,可能就潮湿了,之后就用来熬煮。
记者:
重新加工是吧?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这个不可能是过期了还是坏了。
记者:
加工再使用?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对啊。
记者看到,现场的糖果只进行单个包装,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外包装。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这个糖果厂开了26年了,几年前,开始专门给海口椰园食品有限公司供货,只生产椰园椰子硬糖和椰园椰子糕两种产品,夏季5到8月停工,其余时候每月都要生产好几吨糖果,而糖果在厂里单个包装好后,送到海口椰园食品有限公司再进行外包装。虽然负责人表示,进行二次加工的都是刚生产的残次品,但他也表示,如果已经销售到市场上的糖果,氧化了,或没有卖出去的,确实是会退回到他这里来。
记者:
像这种潮湿的,退回来你们怎么处理?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潮湿了退回来,我们就直接送给人家喂猪了。
生产环境差被责令停工 食药监将抽样检查糖果
因为现场的糖果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我们一时也无法确定,被二次加工的是刚生产出来的残次品还是过期糖果,但是在现场我们却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这个食品加工厂的生产环境让人触目惊心。
记者看到,这个食品加工厂工人们都穿着拖鞋,熬制糖浆的房间满是污垢。记者也将相关情况反映给了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时,工人们正在清洗各间厂房。
记者:
你的拖鞋是你自己穿的还是老板让你穿的?
工厂工人
:
老板。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副科长 周经望:
为什么员工不穿工作服啊?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戴口罩戴帽子,不是戴的好好的吗。
记者:
但是没有穿工作服啊?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有些工人来了就没有穿,有的煮糖的就不用了吧。
记者:
就是你们有工作服但是工人没穿是吧?
工厂工人:
嗯。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这个是打鸡蛋用的。
记者:
这个算是原材料在里面是吧?
海口龙华龙泉椰香糖果厂 负责人 吴江煌:
打鸡蛋,搅拌在里面。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副科长 周经望:
你这个木头脏脏的,肯定不能再用了,像这么脏的布肯定不合格的了,比如说,这个门缝不够严密,没有到达三防设施的要求。
食药监工作人员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穿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生产车间不能有明显污垢和污染源,加工环境必须与外界隔离,经过检查,这个食品加工厂的环境严重不达标。而当我们打开后门,继续往里走,还发现蒸椰子糕的蒸箱被设置在了外面,并且与厕所相邻。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副科长 周经望:
这个三防措施肯定不到位。
记者:
能离厕所这么近吗?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副科长 周经望:
离这么近肯定是不可以的,把部分加工环节挪到了车间的外面,这个也是严重违背了我们《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初步的意见肯定是这样的,
我们对这家作坊要求立即停产整改。
食药监工作人员现场对这家食品加工厂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停产整改,整改完毕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工。另外,对于工厂存在将糖果二次加工的现象是否违规,工作人员表示关键要看食品有没有出厂,只要出厂了就不能再次回收加工。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副科长 周经望:
出了厂之后,再拿回来的话,再进行二次加工,这个肯定不允许的,我们会送到检验机构去检验,看它的这个糖果是否是合格的。
现场食药监工作人员,也将现场的糖果进行取样抽检。
另一家工厂存类似情况 食药监将重点监管
记者了解到,在糖果销售旺季的时候,这家食品生产加工厂,每个月出厂5万吨左右的糖果,而生产车间的脏乱差,会直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出厂的糖果有可能会受到污染,若真的再次回收加工也有可能影响到下一批糖果质量,希望这家食品加工厂经过整改后,能够安全、合规的保障糖果质量。而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啊,在龙泉镇上,像这个糖果加工厂的情况并非个例。
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在龙泉镇西街,除了这家椰香糖果厂之外,还有另外一家糖果厂,记者注意到,这家糖果厂设置在一个不临街的瓦房内,刚走进去记者就看到,屋里摆放着几十箱椰子糖,包装箱上打印着:海口椰蜜食品有限公司的字样,两名妇女正在整理包装盒。而当记者继续往里走,看见一个老人坐在一堆杂乱的机器中间,四周摆放着包装好的椰子糖,老人正将椰子糖一个一个的切开,将糖片单独装到桶里。
记者:
这些糖果重新拿来煮的吗?
老人:
我不懂。
老人表示她只是负责将糖切开,但并不知道这些糖要拿来做什么,就当记者想继续询问时,一名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年轻男子:
你给我出去。
记者:
不要动手好不好?
年轻男子:
你是怎么搞的,你是想干嘛?
记者:
我过来看一下,糖过水了可以重新煮过吗?还是怎么做的?
这名男子并不愿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一直试图想让记者离开,过了一会,一名自称是这家糖果厂的负责人,来了现场。
记者:
你们这个销量主要销往哪里?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本岛销一点,广东也有一点客户要。
记者:
大概月销量是多少?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没有多少了,一个月生产一个礼拜就不错了,一天大概也有一吨左右。
负责人表示,每个月从它的厂里生产的糖果大约6、7吨。虽然这家糖果厂,现在没有进行生产,但记者查看生产车间发现,车间没有隔离,四处有污垢,砂糖等原材料就随意摆放在有污水的地上,没有进行密封,而在一台生产机器旁边的桶里,装着一些已经化掉的糖果,在瓦房的后面,还摆放了上百个白色的塑料桶,桶里装着剥开的糖纸和糖果。
记者:
这个是糖果?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废料,就是废的。
记者:
这个是作废的?这些都是糖果吗?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这些是坏的。
记者:
外面这些都是吗?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对。
记者:
那不少啊。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专门拿来搞糖水喂猪。
记者:
生产率里面有这么多坏的那还得了。
海口市龙泉镇某糖果厂 负责人:
有啊,现在机器弄坏了就,机器不是人啊,以前人工的就没有。
这名负责人称,这上百个桶里装的都是最近生产出来的残次品,是要拿去喂猪的。随后记者也将情况反映给了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是当记者和食药监工作人员再次返回这个糖果厂,准备进行进一步检查时,糖果厂已经大门紧闭。对此,食药监部门表示会重点监管这家糖果厂。
海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
副科长 周经望:
我们会继续联系这个负责人,我们会很关注,我们一定要检查到它,假如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我们也会依法从严处置。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孙殿洋
《直播海南》热线:66810110、
668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