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爱范儿
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赛力斯月销量腰斩# ... ·  昨天  
新浪科技  ·  【#顶级域名重定向到DeepSeek#,此前 ... ·  昨天  
新浪科技  ·  【#曝iPhoneSE4本周发布#】彭博社的 ... ·  昨天  
新浪科技  ·  【#专家谈DeepSeek带来职场焦虑##D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爱范儿

新 iPad 评测:有取舍,但仍然是最具性价比的娱乐平板

爱范儿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29 18:16

正文

人民币 2688 元起。
若是不算市面上其他渠道的旧款机型,3 月 21 日正式亮相的新 iPad 成为了当前苹果 iPad 家族中,入手门槛最低的成员。

还是那个 iPad,除了厚度和屏幕
外观部分可以参考爱范儿前日的开箱图赏, 关注爱范儿公众号(ID:ifanr),回复「 图赏」查看 除了厚度由 iPad Air 2 和 iPad Pro 的 6.1mm 增加到了 7.5mm,整体看上去,新 iPad 依然是那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

细节方面和之前 iPad 的异同主要是,后置摄像头和 iPad Air 2 相同,没有了 iPad Pro 的凸起;侧面没有 iPad Pro 上连接键盘的 Smart Connector 接口触点;和 iPad Air 2 相同的双扬声器,而非 iPad Pro 上能随重力感应调整高低音分配的四扬声器。
如果你想回顾一下 iPad Pro 的测评, 关注爱范儿公众号(ID:ifanr),回复「 0314 」即可查看。

在此前的 ifanQ 中有读者问到:
@千层面:边框的倒角切割有没有采用 iPhone SE 上的磨砂处理?
新 iPad 正面四周的倒角,的确是变成了 iPhone SE 那样的哑光磨砂处理,而非旧款机型上亮闪闪的高光倒角,似乎是随着苹果最新的审美取向在跟进。

另外假如你仔细观察,或者手边恰有一台 iPad Air 2 或 iPad Pro 作为对照,也许无需亮屏便能发现新 iPad 屏幕的不同。正对着屏幕还难以察觉到异样,但是一旦目光稍微倾斜,视线与屏幕平面间有了角度,就能在屏幕四周的边缘处,发现表层玻璃和显示面板之间一个目测 1-2mm 左右的落差。

对于已经看惯了全贴合屏幕的我们,直观的感受就是屏幕似乎变 “深” 了些许,颇有点最初几代 iPad 的古朴感。新 iPad 和近年来手机市场流行的所谓 “息屏美学” 无缘,在此前的 ifanQ 中也有同学提及:
@Chameleon:是不是新的 ipad 在熄屏状态下会跟黑色面板有色差??
的确如此。不过确切的说,即便是全贴合屏幕,和黑色面板间往往也有色差。新 iPad 的问题是这个色差更加明显,看上去屏幕的 “底层” 更 “深”,颜色也就更偏灰更浅。对在意这个问题的同学,更加推荐金、银两种白色前面板的配色。

除此之外的细节,就和之前的 iPad 机型没什么两样了,各个按键、接口都在和以往相同的位置。至于有同学问到 “home 键是否可以按下去”,新 iPad 的 home 键和之前机型的使用方式完全一致,是机械按键而非 iPhone 7 上的压感式 home 键。
性能同 iPad Pro 差距不大,但秒杀 iPad Air 2
新 iPad 搭载了 A9 芯片,即 iPhone 6s/6s Plus 上的那颗,其性能比 iPad Air 2 的 A8X 略有优势。在之前的 ifanQ 中有同学问到新 iPad 上这颗 A9 的运行频率问题:
@UTIS:希望知道这款使用的 A9 和 6S (iPhone 6s)上相比,CPU 和 GPU 有没有提升运行频率?

通过 Geekbench 4 可知,新 iPad 上这颗 A9 的运行频率和 iPhone 6s 上那颗同为 1.85 GHz,并没有做额外提升,运行内存是和 iPad Air 2 相同的 2GB。
爱范儿(公众号:ifanr)使用 Geekbench 4 对新 iPad、iPad Air 2、9.7 寸 iPad Pro 和 iPhone 6s 四台机器分别进行了跑分测试。新 iPad 比使用 A8X 的 iPad Air 2 确有提高,尤其是单核成绩差距明显,多核成绩则只是小幅压过后者 ,整体上和同为 A9 芯片的 iPhone 6s 在伯仲之间。

从实际体验上看,我们使用 iMovie 对一段 796MB 的 mp4 格式 4K 视频进行处理,添加了相同滤镜、相同的一段字幕、将视频速度调整为两倍速。新 iPad 和 iPad Pro 用时分别为 4 分 43 秒、 4 分 08 秒,半分钟左右的差距并不大。但 iPad Air 2 则掉了队,用时接近 8 分钟,要比另外两者慢很多。

新 iPad 预装了刚刚在其他 iOS 设备上推送的 iOS 10.3,也就不需要消费者购入后自行升级。关于新的 iOS 10.3 具体有哪些变化,各位不妨参考 AppSo(公众号:appsolution)的详细介绍。

具体到 iOS 10.3 在 iPad 设备上的独有特性,其中之一是系统原生键盘加入了悬浮和拆分的功能。长按虚拟全键盘右下角的 “隐藏键盘” 键,会弹出两个选项:“浮动键盘” 和 “拆分键盘”,此时手指上下滑动可以在二者间选择。

浮动功能是指,原本固定在屏幕底部的键盘上浮到屏幕中央的位置。拆分功能打开后,键盘会分为两个部分,移动至屏幕两侧的中央位置。两者结合,现在手持 iPad 打字时打开浮动和拆分功能,双手可以自然的握在机身中央的重心位置。比起以往需要把手挪到机身底部、造成持握不稳的姿态,要更有安全感也更顺手一些。
苹果目前仅次于 A10(iPhone 7)和 A9X(iPad Pro)的芯片,加上 iOS 10,对于新 iPad 的流畅程度各位大可放心。
屏幕类似初代 iPad Air,但没有对比就没伤害
前文中我们提到,新 iPad 没有使用全层压屏幕和抗反射涂层,使得从外观上能明显看出面板间隙。在显示方面,新机不具备 9.7 寸 iPad Pro 的广色域和 True Tone(色温随环境自动调整)特性。新 iPad 的屏幕显示也就成了不少同学所顾虑的。
图中黑色前面板为新 iPad,白色前面板为 iPad Pro
和 9.7 寸 iPad Pro 放在一起(已关闭 True Tone),两者默认的显示色温比较接近,最大亮度看上去也差不多,在非专业的常规用途下,显示色域的差距并不会对使用造成影响。真正的影响还是来自非全层压屏和无抗反射涂层,在和 iPad Pro 对比下,点亮后的新 iPad 屏幕依然会显得发灰发浅,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土,这在显示一张纯黑色图片时尤为显著。

当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不是用惯了 iPad Air 2 之后的机型,或者正好有这些全层压屏幕的 iPad 在一边作为对比,新 iPad 的屏幕观感依然殊为不错,至少能够带来细腻的观感和标准的色彩。

厚度和重量是另一大改变,没有了 Air 后缀的新 iPad 似乎在体型上对自己放宽了要求,比前作厚了 1.4mm、重了 30 多克。实际上手,假如你用惯了 iPad Air 或者 iPad Pro,的确可以明显感觉到手中的新机要更笨重一些。在新机和 iPad Pro 的切换使用中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差异。

不过,多出的这 30 多克,相对于各型 iPad 400 克以上的总体重(9.7 寸机型)占比很小。如果没有直接的对比,或者是长期使用下的肌肉记忆,光凭双手感知重量,其实很难分辨出拿着的是更重一点的新机,还是更轻一点的旧型号。

如果没有 6.1mm 的 iPad Air 2 和 iPad Pro 珠玉在前,新 iPad 的 7.5mm 是说不上厚的。要知道当初被盛赞轻薄的初代 iPad Air,也不过是同样的体型数据。当然手机平板的轻薄标准已不同于三年多前,新 iPad 如今重回 7.5mm 厚度,但苹果这次也不再使用 Air 这个代表轻薄的后缀。
新 iPad 变厚的原因,一是非全层压屏幕导致的显示模块厚度增加,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电池的增大。新 iPad 的电池容量达到 32.4 瓦时,比 27 瓦时左右的 iPad Air 2 和 9.7 寸 iPad Pro 都要多出不少。实际上对于各型 iPad 来讲,续航一般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新款 iPad 则更加经用。

拿在手中,其实说不上新 iPad 变厚这 1.4mm 是否称得上退步。一台平板电脑轻薄到 6-7mm 这个区间其实已经足够,更薄的厚度不会显著提升便携性,对于持握的手感反而未必是好事。新 iPad 的厚度没有过分放纵,7.5mm 机身的手感对比 6.1mm 的 iPad Pro,应该说是一个本就相差不多、同时也各有所好的问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变厚的新 iPad 在视觉上确实不如更轻薄的机型显得现代,这也许才是厚度增加带来的最主要影响。
以平板的标准和用途,拍照素质足够了
新 iPad 的摄像头沿用了 iPad Air 2 的 800 万像素标准,和 9.7 寸 iPad Pro 的 1200 万像素保持了差距。从官网给出的数据来看,800 万像素、f/2.4 光圈、五镜式镜头、1080p 摄像,和 iPad Air 2、12.9 寸 iPad Pro 和 iPad mini 4 的摄像头完全一致。

一般来讲,平板电脑被用来拍照的场景并不算多。对大多分享用途的拍摄,这颗 800 万像素摄像头的素质已经可以让人满意。我们使用 1200 万像素的 9.7 寸 iPad Pro,和 800 万像素的新 iPad 进行了样张对比。
新 iPad 样张
9.7 寸 iPad Pro 样张
从样张中图书封面的文字细节来看,两者在分辨率上的差别是存在的,不过并不明显。对平板来说,文档拍摄是较考验拍摄素质的少数场景之一,而分辨率又是此时的重要因素。新 iPad 的摄像头在一般室内光照下,能够良好地完成类似任务,和 9.7 寸 iPad Pro 之间的成像差距并不及像素差距那样明显。

在去年年初 9.7 寸 iPad Pro 发布后的一年里,双尺寸的 iPad Pro 并没有如苹果预期的那样,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工具,进而挤占个人电脑市场。而实际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在需要一台有 “做正事” 需求的新电脑时,把 iPad Pro 视为一个严肃的选择。
苹果对于 iPad Pro 的生产力路线有什么新想法,目前还难以判断。而对于整个 iPad 产品线,这台新 iPad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作答案。
去掉了 iPad Pro 身上一切华丽而花哨的配置,就如名字回归到了最原始的 “iPad” ,新款 iPad 也回归到最基本的 iPad 形态:机身不再追求 Air 的极致轻薄,性能上不再有带 X 后缀的专用处理器,不支持代表着生产力的手写笔和键盘。用户们拿到手里的,可以说就只是简简单单一台 9.7 寸的 iOS 平板,带着 2688 元人民币的标价。
一台足够好的娱乐消费平板,门槛却更低
iPad 还有必要存在吗?这是之前 ifanQ 中不少同学发出的质疑,@Flamoon 同学甚至吐槽道 “iPad 最大的三个功能:吃灰,吃灰,吃灰”。的确,自从 iPhone 进入 5.5 寸的大屏时代,大家手里 iPad 的命运就发生了不小变化。原本被誉为又一次电脑革命的 iPad,用处似乎越来越小,存在感也越来越淡。这样的变化直接反应到了市场和业绩上,也是苹果希望用 iPad Pro 将 iPad 转型为生产力工具的驱动因素之一。

所以,新推出的这款 iPad 并没有和生产力挂上钩,那么买回来又能干什么呢?
让我们回忆一下初代 iPad 推出后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 iPad 看书看报,以至于世界各地的报纸期刊纷纷慌了神;视频网站纷纷推出 iPad 版 app,追剧看片再也不用先花几分钟开电脑;年迈的父母第一次为一种最新的数码产品着迷,“电脑” 这种设备的接触和使用门槛被拉到非常低。原本只有 iPhone 和 iPod touch 可用、尚属少数派的 iOS 阵营,在 iPad 到来后迅速壮大,带动 app 生态的繁荣反过来又拉动了 iOS 设备的销售,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iPad 的用途其实始终没有变化(至少在 iPad Pro 的生产力革命成功前),我们手中的 iPad 还是更适于看视频追剧、浏览资讯内容、处理图像、自拍修片、玩游戏等等。7 年前我们用初代 iPad 做这些事,7 年后手持着新款 iPad,绝大多数用途依然是这些(或者类似的事),而这些场景的共同特点是:虽然强度轻,但更大的屏幕总是会更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