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作为最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文书工具,历史悠久,精彩纷呈;而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砚虽居最后,但从收藏和流传及文化内涵方面来说,却居首要地位,有“文房四宝砚为首”之说。
北魏造像残碑砚局部
细说缘由,这不仅有砚台质地坚实、能传之数代的缘故,而且砚台集中了雕塑、书画、金石、文学、历史等文化艺术,内涵最为丰富。所以,在如今兴盛的艺术品收藏中,以砚最为多见和珍贵。尽管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如今砚的实用功能在逐渐弱化,但它也在探索一条成为文房艺术品的收藏之路。由孟宪淦编著,并于11月4日发布的《砚林心田》一书,不仅展现出了砚作为当代文房艺术品的一条新路,更在传播和弘扬“新时代”的砚文化。
孟宪淦
《砚林心田》一书精选了孟宪淦多年收藏的当代著名砚雕名家的作品80余件,材质不仅内涵端砚、歙砚、洮河砚、松花砚、徐公砚、苴却砚等传统名砚的优良石材,而且石品丰富,制作精良,集文学、历史、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展现出当代砚雕艺术的发展面貌。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中泰的代表作品“北魏造像残碑砚”,正面为砚,背面作碑,不仅具有很实用,而且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竹林七贤砚及拓片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除展示精美的当代制砚外,孟宪淦的收藏还展现出了别开生面的艺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个性。砚雕的题材多从我国历史上的代表人物、事件、典故、著作、绘画中汲取,选择优质砚材,邀请名家,按照孟宪淦自己的构思来制砚。所以,尽管题材是老子、孔子、曹操、竹林七贤等,或者《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红楼梦》等传统题材,但其系列性的制作让砚台收藏别开生面。
贵妃醉酒砚
尤其是“毛泽东诗词意境书法砚”的创举,更让传统制砚成为时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孟宪淦根据毛泽东诗词的意境,寻找契合的名砚、名坑、名品,再请名家制作,是制砚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创新,为开辟一条制砚的新时代道路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另外,本书除力求图文并茂地呈现当代制砚的新面貌外,还通过拓片、特写等形式,来实现多元化的赏砚之美、悟砚之道,配合孟宪淦自己藏砚的感悟,有文有史,声情并茂。
妙玉奉茶砚及拓片
正因如此,在《砚林心田》一书的发布会上,来自砚界的收藏家、砚雕师、拍卖公司负责人等一致认为,此书不仅对当代制砚者、研究者和爱好者有莫大的帮忙,更对我国砚文化和砚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1942年出生的孟宪淦,是我国最早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工作者之一,1965年参加工作,2017年退休。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砚台收藏,并逐步深入研究。最终,他以科技工作者特有的严谨、务实、创新精神,不仅收藏当代砚雕名家的精品力作,更采购砚石,自己构思设计了《红楼梦》系列砚、《毛泽东诗词》诗意书法砚等,遂蜚声业界。
宝钗扑蝶砚
欢迎订阅 2019 《艺术市场》,微店订阅优惠!
| 微信编辑:庞边 |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