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专家坐诊信息查询、预约挂号。 医院官网:WWW.CD120.COM 咨询电话:028-85423336 咨询时间:上午9:00~12:00 下午02:00~5:00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华人在新加坡有特权?李显龙:毫无根据 ·  9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人间不值得?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来过这个24小时都在打鸡血的华西急诊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公众号  ·  · 2019-04-29 18:49

正文

你们觉得,华西急诊科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365天×24小时不得休息,门口的路永(yun)远都是堵起嘞!”


“挖儿啦~挖儿啦的救护车接二连三的开过来,随时都有电视剧头那种紧急抢救的画面!”


“门外有焦头烂额的家属,门内有各种推车躺起的病患,还有走路过跑的医务人员……”






皮西西又切翻了一哈你们在留言中提到的急诊科,发现它又是这样……


迷一样的存在


“神”一样的存在:

值得信任的存在:


值得恐惧的存在

值得脱单的存在

等得心焦泼烦的存在


不管是表扬还是带着点批评的留言,我们都接受,因为他们就是华西急诊真实的一部分。

但是,还有更多真实的华西急诊的一部分,今天皮西西就要给大家重点摆一哈:



他们面对的危急重病人最多,在灾难 应急医学救援中 冲得最快;

他们身怀绝技,闻一哈就晓得是中了啥子毒,看一哈伤口就晓得遭啥子蜂子ju了;

他们连续两年获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急诊医学第二名,还连续两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急诊医学学科第一名……



Part 1

工作时间 36524 的科室


前段时间网上热议工作时间996和007,皮西西想说的是,996算啥子,007算啥子,我们华西急诊的工作时间是36524,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在高潮中……


作为西南地区急危重患者救治中心,我们华西急诊一年的接诊量超过 25万 人次,抢救危重病员逾 6万 人次;平摊到每天来说,一天差不多要接 700个 患者,其中有 160个 都是危重患者!


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华西急诊开展介入、ECMO、内镜及CRRT等综合抢救技术,积极参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和房颤中心建设,高效救治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急性卒中、急性心衰、急性房颤的患者。


目前,华西急诊每年要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00余人,主动脉夹层患者600余人,肺栓塞患者100余人,其中 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从到达急诊科到球囊开通冠脉血管的平均时间已缩短到 45.3分钟


同时,每年要接诊 急性卒中 患者400余人,尤其紧急溶栓或取栓的急性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科到完成头颅CT并入院进一步治疗的平均时间已缩短到 35分钟 左右。


安?这么快?咋我上次去华西急诊,看医生要排队、缴费要排队、抽血要排队、打针要排队喃,活活整了我三个小时!”


那正是说明你的病情不是危急重症啊亲!


华西急诊那么大的就诊量,而急诊科的员工一共只有 306名 岗位不同,倒班方式也不一样,4班倒、5班倒、6班倒的都有 ,要负责分诊、抢救、治疗、转运、手术、会诊……

所以最宝贵的医疗抢救资源首先要照顾到最严重的病人!

毕竟对于华西急诊人来说,一天不仅仅是24小时,更是1440分钟,是86400秒钟。

因为他们每一天只做一件事: 分秒必争!


所以在这里,皮西西要郑重地、真诚地奉劝大家,

那些门诊挂不上号去华西急诊;不知道看哪个科去华西急诊;白天没时间看病晚上去华西急诊……

或者手上割个小口口去华西急诊;发了一天烧去华西急诊;有点拉肚子去华西急诊的亲们,

请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那些真正危急重症的患者们哈!

by 皮西西





Part2

平均年龄 33岁

华西最年轻的科室


就在4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华西急诊科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而在此之前,他们还包揽了一抹多重磅奖项——


获奖

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17年)

“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5年)

“全国青年文明号”(2012年、2002年)

“全国巾帼文明岗”(2005年)

……

多名医护人员获得“全国医德楷模”、“四川省新时代健康卫士”、“健康四川--大美医者”、“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获奖

可能你们都想不到,这个得奖大户居然是华西伊万最年轻的科室,所有成员平均年龄只有33岁!

他们牛逼的科室履历中,还有这样一些:

紧急医学救援


从2008年至今,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彝良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历次灾难中,共派出医护人员 28人次 赴前线紧急医学救援,在院共救治伤员近 4000名 ;出色完成2015年尼泊尔地震跨国医学救援任务;


空中转运救援


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科学研究相关项目10项,总计经费超4200万元;构建四川省空中医学救援体系,为全川危重病人的长途跨区域空中转运救援提供保障;


建联盟 结对子


与115家单位签约华西急诊联盟,带动区域内学科共同发展;前往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10余个贫困少数民族县、村开展医疗精准扶贫,与4个贫困县医院急诊科结对子长期帮扶;


培养急诊人才


作为急诊人才培养的摇篮,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外科医师协会(ACS)已将华西急诊团队认证为在华培训师资,培养的急诊医学专业人才输送到全国含台湾在内的21个省市自治区!



Part3

十八般武艺 样样精通 的科室


说起华西急诊的十八般武艺,那是三天三夜说不完,今天重点给你们解码一项超高端的技能—— 解毒!

我们华西急诊,有13名医务人员组成了 『中毒组』 ,无论农药中毒、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食物中毒、蛇咬伤、蜂蜇伤等等,都是靠他们搞定,

毕竟,他们已经修炼到看一眼,知是病是毒;闻一下,断所中何毒的段位了……


01

医学神探 发现30起投毒事件

在2010年,一名20岁左右的小伙子紧急转到华西急诊,送来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情况十分危急。

各项检查都做焦了,还是没查出病因,患者被转入急诊中毒组。

在排除了小伙子癫痫疾病后,许医生判断可能是服用“毒鼠强”中毒后产生抽搐。


得知小伙子来自农村后,他做出了“高度怀疑‘毒鼠强’中毒”的判断,同时查血药浓度后显示体内有“毒鼠强”!根据对小伙子父亲的详细询问,许医生得知患者自己并没有自杀的倾向,应该是有人投毒,便赶紧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最终,警方调查确定投毒者是小伙子17岁的亲弟弟,因为嫉妒哥哥便在吃的东西里放进“毒鼠强”。


从中毒组2006年成立至今,根据临床发现的疑窦,他们准确向公安机关报警30次。


02

闻到大蒜味 找出中毒原因

同样在2010年,一名65岁的婆婆从当地医院以感冒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因转入华西ICU,深度昏迷3天,不停流口水。

中毒组的许医生去会诊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大蒜味,加上查体发现周身湿冷,肺部听到湿啰音,呼噜噜的痰鸣,再结合“胆碱酯酶偏低”的检查结果,许医生怀疑,婆婆多半是有机磷中毒。


经过对症下药的治疗后,婆婆醒了过来。在询问了她近期的生活习惯后,确定了她的确是“敌敌畏”中毒。

原来,婆婆住的地方蚊子多,出事前的十来天,睡觉前都会把“敌敌畏”喷在床上,而就是这个行为,让她中的毒。


03

被蜂子ju了小伙当场死亡

医生苦练解毒术

在中毒组,唐医生主要负责被蜂子ju伤的患者,一般来说,只要看一下患者的伤口,他就能基本上判断是被啥子蜂子ju了的!这种技能是他盯到蜂屁股练出来,而苦练这一技能的缘由,还得从一次失败的抢救谈起。


2008年,一名被群蜂ju伤的小伙子紧急送到急诊科,唐医生还没来得及做相关的治疗,就亲眼目睹了小伙子生命体征逐渐消失……


这件事让他非常难过,自此后开始专攻蜂蜇。


查文献,看专业书,收集经手病例,临床调查……甚至细致到抓住患者身边人,让他们描述被蜂群围攻经过。他还到处收集蜂类蜇人的“蜂针”,用以比较各种伤痕差别,从而判断攻击的蜂类,才练就出现在的火眼金睛,因为只有正确识别出是哪种蜂ju伤的,才能更好的对症治疗。


从2008年至今,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治疗了蜂蜇伤 2000余人



Part4

影视剧更精彩 的科室


作为西南地区危急重症的抢救中心, 一般来说,急诊科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look视频)


有抢救的时候,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look视频)


最危险的抢救故事,是这样的——

2017年7月,一名胸痛了一个星期的小伙子,来华西急诊的路上突然心脏骤停了,一边抢救一边赶紧往急诊科赶,而在抢救过程中,他又反复出现心脏骤停。


虽然情况很不乐观,但生命面前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全院的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心脏内科等多科专家立即行动,在床旁实施体外心肺复苏 (ECPR) ,本该在早上8:00下夜班的医生与护士们,完全忘记了高强度工作12小时后的疲惫,积极主动参与到抢救中来。


幸运的是,经过全员不懈努力,体外心肺复苏成功实施,小伙子的命保住了。


(这是当时手机拍摄的抢救画面)

(小伙子为华西急诊送来锦旗)


他们的故事,还不止这些……


九寨沟地震时,华西急诊的微信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