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邱震海
分享我对时政问题的看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19 小时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搞钱教程 ·  昨天  
91运营网  ·  Deepseek喂饭指南 ·  2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邱震海

特朗普冲击与重铸信心

邱震海  · 公众号  ·  · 2024-11-17 17:30

正文

特朗普回归在即
中国经济、留学及财富风险大扫描
▼点击下图回看直播

点击上方▲收听《震海听风》音频

全文2669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各位朋友,大家好。

正如前几天我们预告的,昨天(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在秘鲁举行了峰会。北京时间今天(11月17日)凌晨,双方都发布了新闻稿,虽然内容上大致相同,但侧重点不同。

从篇幅上来看,美方发布的新闻稿比中方的要长。

中方的新闻稿主要是对中美关系一些高屋建瓴的见解,试图从历史、战略、哲学的角度向美国阐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双方不应该回避分歧,要努力合作向前。至于中方表达的意思,美方能否听懂,还犹未可知。

与中方新闻稿不同的是,美方新闻稿谈的都是具体问题,不难看出拜登政府这次还是想把中美关系的很多问题给讲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方发布的新闻稿中少了一个形容词 —— 实质性的

以前美方的报道基本都带有“坦率的”、“实质性的”、“建设性的”,关于这点其实中方也一样,甚至连这三个词的排序都相同,只不过一篇是中文,一篇是英文而已。

那双方 新闻稿中 都提到的三个形容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坦率的”就是双方承认有分歧,但不回避分歧;“实质性的”就表明谈话触及到了双方都认为要解决的问题;“建设性的”则意味着双方都同意哪怕这次谈不成,日后仍会保持沟通。

事实上,这三个词在前年巴厘岛、去年加利福尼亚中美元首会谈后,也出现在了双方的新闻稿中。巴厘岛那次会谈本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被“气球风波”影响了。而去年在加利福尼亚的那场会谈,其实才是中美双方“实质性的”开始。

那次美国人撞了“南墙”后,才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来修补中美关系, 可以说中美关系在最近一年时间里面才相对稳定下来

言归正传,这次美国方面发的新闻稿中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前两次的新闻稿中都有提到,那这次显然不是写稿子的人疏忽了, 而是美方有意为之。

换句话 ,这次双方会谈没有触及实质性的问题

谈到这里有必要提一嘴的是,中方的新闻稿从整体切入,而美国则是从具体问题切入,这其实也折射了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西方人谈大的东西,他们有时候不一定能够拎得非常清楚,而西方要跟中国谈具体的事情,中方则认为要先从大的方面开始讲起来。

话说回来,美方新闻稿中还保 留有关 “建设性的”表述,可见美方至少还是希望能够延续中美关系的。

这里所谓的延续,主要就是拜登的对华问题重新过渡回特朗普。五年前我在欧美考察的时候就已经提到,欧美、美国内部的两党在对华问题上是有共识的,这跟它们内部存在巨大的、撕裂的政治分歧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点现在愈发清晰,不管是四年前特朗普过渡到拜登,还是如今拜登过渡回特朗普,都是一个延续。 所以我们还是要放弃幻想 但是放弃幻想不等于马上准备战斗,而是中间要具备有很多谋略。

整体上来说,这次中美元首会谈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美双方都希望能定下基调,但想落实却很难。一方面,美方要对中国设定的所谓基调,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现在拜登自己本人能不能管控得住特朗普都还另当别论,中方此时与拜登定下基调,自然也很难起效。

当然,拜登和特朗普之间可能会有交易,例如特朗普可能不会起诉拜登的儿子等,但在这里我就不做过多评论了。

有必要指出的是,拜登在过去四年执政期间,其实既可恶也可惜。

可恶的是他上台后,前面三年基本都在围堵中国,尤其是第一年,他除了把特朗普的对华政策重新给搬回来外,还恢复了美国与其盟友间的关系。另外在其任期期间,中美两国元首都没有实现互访,这也是中美建交以来,第一个美国总统在任期内没有实现中美互访。

不仅如此,拜登在上台将近两年后才与中方元首举行了会谈,然后还被“气球风波”破坏。换言之,前面三年拜登团队在中美关系上基本就是瞎折腾,直到去年才开始逐渐稳定下来,与中方一起管理中美关系。

但是等拜登明白过来要管控中美关系的时候,他已经仅剩一年的任期,这导致在其任期内,双方并没有什么机会去修补中美关系,所以拜登团队可谓是既可恶又可惜。

还是那句话,拜登团队可以说是二战以后,美国白宫最无能的团队。对内,就像我在2021年作出的预测一样,解决不了美国社会撕裂的深层结构当中的问题,充其量只是美国的一个过渡性政府。

所以,我们去年的十大预测就果断认为 2024年特朗普将重新当选,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哈里斯的失败 特朗普的重新归来都是逻辑注定,并非命中注定。

至于我刚才提到的要放弃幻想,以前很多人认为特朗普也许可以跟中国做交易。

说实在的这非常困难,不是没有可能,但即便做交易,也是战略上的交易,而不是战术上的交易。对此,我曾提出要破除“三个迷思”,做好“四个把握”,在这里我就不再多加赘述。

现在距离特朗普就任还有两个月零三天, 对中国来说 能做的其实大概就两个,一是对内的经济, 改变对外关系战略的整体思路

对内 经济 方面 ,这两个月我们要利用好六万亿或十万亿的措施去化债等。2025年是一个真正的拐点,假如我们能在这两个月时间里把老百姓,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和财富人群的信心提升起来,那其实我们就奠定了应对特朗普时代难以预测的各种挑战、风险的基础。

如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中国经济并不差,相比二三十年前好了很多,现在经济整体的生态已经起来了,而且正在蓬勃向上。要是能恢复国内老百姓、企业家等的信心、动力,那我们内部就具备了一种抗压的韧性。

明年一月份,特朗普将重返白宫,到时候特朗普对华的冲击也将开始,我希望届时我们已经拥有了应对其冲击的韧劲。

对外战略思路方面 ,未来两个月我们应该调整一下精神气质,不要单纯被动地应对,而是要主动去引领。

要做到这点,对内“强身健体”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就 包括 把经济的 信心 拉起来

我想有一天,等到我们的底层老百姓真正的放心,企业家和财富人群真正的安心,使社会整体结构慢慢地恢复、稳定下来, 届时 凭借 这种结构和内在的基因生态,就算外部的风险再大,我们也能信步于风雨之中。

今天(11月17日)我要出发前往日本,未来一周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在日本各地进行考察,明天(11月18日)上午我们会前往日本自民党总部与其高层进行对话,之后我会在第一时间给大家作出最新评论。

欢迎大家加入震海会,获取更多深度分析。

加入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联系震海会小助理咨询。 点我联系震海会小助理

观点 /邱震海
编辑 /陈德江 排版 /陈德江

特朗普新班底日渐明朗,对华鹰派占据要职,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
中国外部地缘格局和最新外交战略将有何变化?中美前景暗淡下,企业家与投资人应该怎么办?
针对以上问题, 昨天(11月16日)的《震海面对面》 中, 邱震海博士与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兴杰,以及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 以《特朗普内阁鹰派主导——中国经济、对美贸易及留学和财富风险大扫描》为主题,为学员们进行了深度解构。
针对中美关系, 孙兴杰教授认为,最大的变化就是自2016年特朗普上台,尤其是2018年开启贸易战之后,美国在非常极速地调整自己的战略。
其中,最大的风险总结起来就是,特朗普将中美关系定义为大国关系,即以竞争和博弈为主基调的两国关系。
孙兴杰教授还指出,实际上在奥巴马后期,美国朝野也曾讨论过这一问题,但还未形成共识。而特朗普上台后,他以非常直白、尖锐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对此,中国还未完全适应这种大国关系,而这样的不适应,恰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谈到特朗普上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 赵建先生认为,尽管中国有了2018年的经验,但今天的形势不可同日而语,特朗普也汲取了教训。
这一次,特朗普将世界首富之一的马斯克和平民英雄万斯统筹到一起,他们的能力都很强,或将全面对中国施压。
常修泽先生则提出,特朗普的保守主义在中美的语言体系下,内涵是有差异的。 在美国,特朗普保的、守的是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因此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认知。
特朗普上台前最后两个月,还有全球还有哪些投资机遇?财富群体该如何规避潜在风险?欢迎点击下方图片,回看课程获取更多干货。

点击图片跳转▼▼▼观看直播回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