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五道口金融沙龙
五道口金融沙龙,一个以五道口校友为核心,汇聚资本市场专业人士的联盟平台,致力于分享国内国际顶尖思想和资讯,创新、突破、改变,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人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DeepSeek,新重磅! ·  昨天  
政事儿  ·  省委副秘书长姚轶,拟提名新职 ·  2 天前  
侠客岛  ·  初步核查29人失联,灾害原因公布 ·  2 天前  
政事儿  ·  张庆一,拟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五道口金融沙龙

查理芒格的A股最爱,外资“买爆”上海机场的逻辑

五道口金融沙龙  · 公众号  ·  · 2019-09-20 17:43

正文


入五道口金融微信群请联系 沙龙小助手陈夕 (微信号:19801076232),发送名片审核

五道口金融沙龙 是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联合五道口校友企业直接资本、酒金会共同举办 的公益性金融教育沙龙。沙龙已成功举办三十期, 邀请金融学术届和业界的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传播金融知识和洞见,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


北京市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简称鸿儒基金会,原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校友发起, 于2006年成立 ,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 鸿儒基金会 致力于“教育、智库、公益”,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创新和发展。2011年和2016年两度荣获北京市 “4A级社会组织”称号。

导读



如果还有人不了解上海机场(SH:600009)在全球资本眼中的地位,也许可以问问查理芒格和他的朋友们:查理芒格的家族基金通过易方达香港在A股一共只买了两只股票,其中一只就是上海机场。

◎作者 | 于辰琪

◎来源 | 阿尔法工场(alpworks)


上海机场在外资眼中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呢?截至2019年中报,上海机场的外资持有总股本比例已经达到了16%。考虑到大股东上海机场集团持有的非流通股,上海机场的沪港通流通股持有比例基本已经接近峰值。

(点击看大图)

凭借不断飙升的自由现金流(从起步的6亿增长至53亿),上海机场市值增长至1657亿(截至9月6日),十年涨了7倍。

(点击看大图)

在整个A股上市超过十年的1450家公司(不含重组借壳)中,这个涨幅排在第37位——查理芒格们的眼光不可谓不毒辣。

不过,1998年即已上市的上海机场,行棋20年,取得这样惊天成绩,一边是外资的全力买入,一边是内资的不甚了了。这中间自然存在了巨大的预期差:在这个问题上谁看错了?

更重要的问题是,持续空中加油的上海机场,这20年中做对了什么,才实现了全天候增长?



1

以“免税包租公”为核心的三大流量生意

一切都要从20年前开始说起。

1999年,上海机场对航空公司收费产生的航服收入占到了总营收100%。到2018年,上海机场的航服收入则降到了4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机场航空收入则逐渐扩大占比,升到57%。

【1】免税包租公

而这些非航收入中,主流又是因为商业免税的奢侈品消费产生的租金分成。

(点击看大图)

名酒,香水,化妆品,包包…江浙沪包邮区的高收入人群,从上海飞向北美和日韩的时候,日上免税店的长队一直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的奢侈品消费的大潮从未停歇。

(点击看大图)

中国奢侈品消费趋势,给中免和日上这些免税服务商产带来了巨大的收入流。而他们在上海机场的中间产生接近43%比例的营业额,都要作为租金交给上海机场。

(点击看大图)

这中间,上海机场免税营收额度之高,更是在A股4家上市机场中称雄。

(点击看大图)

上海机场的生意模式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收入结构将其他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中国国旅产生的全部免税收入比例中,上海机场一家独大超过30%,首都机场20%,而白云机场仅为2%。

很明显,对免税服务商的分成比例,证明了上海机场对客户的议价能力;而免税产生的总营收的举足轻重,则证明了上海机场独特区位优势带来的巨大消费能力,这两者都是上海机场在机场免税市场独步天下的重要因素。

这也正是为什么上海机场能够从免税巨头中国国旅手中拿下高达440亿7年的长约免税合同的原因。

(点击看大图)

【2】 机场燃油+广告业务

除此之外,比起广州,深圳和厦门这些小弟机场,上海机场上市公司还入股了给上海机场起落航空公司飞机加油的航油业务。

任何一架飞机在上海机场起落,都需要航油公司加油。免税包租公之外,航空公司的超级加油站业务又是巨大的营收来源。

(点击看大图)

起降架次增长,燃油消费量提升的确定性,油价的提升想象空间,这些都为上海机场未来的增长贡献价值。

而更妙的是,上海机场作为小股东,不需要在其中付出运营成本,只需坐地分钱即可。从实质来说,这同样大幅提升了上海机场的利润率贡献。

此外,上海机场还和德高动量合资设立德高动量广告公司,主要业务覆盖了航站楼和机场内部的几乎所有广告收入。

(点击看大图)

机场燃油+广告业务的收入模式,主要跟流量和流量价值直接挂钩,长期看,自然是个好生意。

但这类生意的关键是运营成本,人力成本难以控制的时候,常常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产生运营亏损。

几乎同样流量的白云机场(SH:600004),广告业务2018年只产生了5.6亿收入,而扣除运营成本和庞大的人力成本后,到手更是寥寥无几。

与上海机场的4.5亿到手净投资收益比起来,白云机场机场运营方在具体业务上的成本控制问题显然无法与专业运营团队对比。

上海机场将广告和航油的运营环节外包,只收取资本利得,显然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点击看大图)


旅客服务,航油业务,广告业务…这些随着流量不断增长的业务,上海机场无需付出努力即可坐拥地利,高富帅气质呼之欲出。

毕竟,凭本事赚的钱不如凭命硬赚的钱。

(点击看大图)

2

超级流量对应超级定价能力

上海机场超级流量的背后是江浙沪经济转型的缩影: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免税消费和地租经济在上海这样的超巨国际一线城市蔚然成风:谁能想到20年前浦东栽下一棵小树,20年后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参天森林。

江浙沪的中产阶级国际出行,几乎完全凭借上海浦东机场这一个唯一出口,其他机场完全不够看:国际流量占比,上海机场是国内第一。

(点击看大图)

江浙和内地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与上海对比毫不逊色,同时崛起的几亿消费者,在机场消费倾向和由此而来的机场定价能力都在惊人增长。

而从出行目的地看,上海机场的出行目的地多是北美,日韩。东北亚枢纽机场;而同样流量的广州白云机场,出行目的地多为东南亚等地——目的地不同,消费力也就有巨大差异;而一直被热捧的深圳机场,夹在白云机场和香港机场之间,发展空间极其受限。

没有竞争的牵制,上海机场一直在增长的快车道上飙车。

航空网络的建设,腹地的潜力,国际流量的占比,这些都是上海机场独步江湖的核心竞争力。

三者结合产生的效果,形成了上海机场极强的定价能力:无论是广告刊例价的上涨,还是免税租金分成比例的提升,都是上海机场不断收割消费红利一个佐证。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