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润百富
胡润百富旗下拥有杂志《胡润百富》月刊、《名校指南》、《胡润马道》、《擎》四本杂志和胡润研究院以及一个专门为中国企业家和高收入人士进行商务活动策划的部门。《胡润百富》杂志目标读者为中国富有的精英人士。杂志影响深远,被公认为国内追踪记录中国财富人士消费习惯和趋势的权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念行者  ·  修行者是挖金者 ·  昨天  
新浪科技  ·  【#赛力斯月销量腰斩# ... ·  昨天  
新浪科技  ·  【#DeepSeek上调API价格#】2月9 ... ·  昨天  
新浪科技  ·  【#专家谈DeepSeek带来职场焦虑##D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润百富

共享“一锅粥”,共享宝马、马扎接连刷屏,你还见过哪些奇葩的共享经济?

胡润百富  · 公众号  ·  · 2017-08-14 18:35

正文


这几年资本市场捧红了一个花魁——“共享经济”。继共享健身房、共享宝马之后,马扎,这个被星爷奉为街头斗殴神器“折凳”的柯基版,终于也逃不过被共享的宿命。


就算大雨让整座城市颠倒,我的二维码你仍然看得到


奇葩的共享热

“共享经济”概念火了之后,各种奇葩共享产品层出不穷,仿佛打着共享的旗号就能站在风口飞一会儿。


然而,“共享”之路却困难重重,共享电动车遭各地政府封杀、共享汽车吸睛容易吸金难、共享充电宝成为‘伪风口’的代名词……


但这丝毫不影响其他行业前赴后继进入共享经济领域,市场上这些“奇葩”的共享产品呢,哎,先看看。 (按时间倒序排列)


沈阳街头的共享宝马


共享马扎: 昨天,北京多个公家站惊现共享马扎,但被质疑是企业推广。

共享宝马: 共享汽车的进阶版,押金999元,每公里1.5元,每天200元封顶。

共享健身房: 在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内,有空调、空气净化器、跑步机、电视等设备,扫码支付后可进入健身, 5分钟一元。

共享睡眠仓: 最开始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出现,不久后被警方叫停

共享冰箱& 早餐机: “共享冰箱”刚出来的时候,就是个公益概念——居民都可以把多余的食物放入冰箱,供有需求的人免费领取。共享早餐机,用户可以通过扫码付钱来烙个饼、煎个蛋。


上海街头的共享洗衣机


共享洗衣机: 这种共用洗衣机分为洗衣机和烘干机两种,18KG容量的洗衣机价格为40元/桶,8KG容量的洗衣机为20元/桶,18KG容量的烘干机为10元/15分钟。

共享手机: 芝麻分600分及以上,可换iPhone,每天仅需3.8元。

共享珠宝: 近日,接入“芝麻信用”,凭借足够的信誉评分,可享受押金减免、在线选择、配送到家及佩戴的易戴易美的珠宝服务。


值得关注:共享经济最大的两个误区

共享篮球


闲置商品的临时使用权被所有者转让,从而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同时创造价值,这就是共享经济。


(请注意哦,“闲置”这两个字很重要,被转让的使用权是“冗余”的,这也就区分了共享经济和容易混淆的租赁经济。)


本质其实是一句话,弱化“拥有权”,强调“使用权”。 无论是资源还是技能,对于拥有者而言因为私有化而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今得到更广阔的价值。 但你说这个概念是新创造吗?当然不是。


租房这件事其实也是一种“使用权”,像小编这种之前没钱买房的人,自然现在也买不起,如果没有租房的存在,要么早就滚进深山要么早就奋发图强了。 近年来共享经济的流行,其实更多是源于反消费主义。 至于哪些人是因为消费到腻了,哪些人是穷到没办法消费,就不得而知了。

共享经济代表项目


共享经济有两大误区。


一个是认为自由职业者汇集到一个平台就是共享经济。 事实上,只有低门槛、可标准化的资源或服务才能做到这一点。对于Uber、Airbnb来说,作为商业化公司,规模扩张是第一位的,只有到达一定规模之后边际成本才会不断趋近于零,从而保证服务者以最少的劳力挣到最多钱,同时用户能得到高性价比的服务,这也是平台最大的吸引力。


但对于任何追求高品质商品、服务的商业模式,则只能在一定区域/阶层内进行运营,因为不能保证所有人加入都能提供达标的商品/服务,所以他们只能采取传统的雇用模式,来保证这些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服务好那些注重生活品质和体验的消费者。


共享经济背后撑腰人


于是,这带来第二个误解。 很多人认为共享经济与社会形态无关,一个商业趋势而已,能改变什么?事实上, “共享”本身并没有价值,“信任”才有价值


“信任”正在将我们导向基于人与人之间连接而不是政府控制的社会,也就是互联网的社会实体化,全职雇用本身没有改变什么,但很多以前可能只有政府介入或者大公司介入的行当现在因为互联网的介入可以越来越被商业公司渗透进来,这简直是一种诱人的乌托邦。


还有什么能“被共享”


共享经济之前的社会形态,一般称之为公社、工会,比如果农的合作社,形成公认的品牌,加上垄断的生产,带来政治游说的权力、集中生产和配送的平台以及集体议价权。当各行各业都如此效仿, 所谓中心化话语权相应也被削弱,最终也就影响到社会形态


反过来, 社会形态也影响到对共享经济的认识 。把硅谷蹭饭理解为共享经济一点都不奇怪,只要看一看排行榜上的WiFi万能钥匙,但凡告知用户会共享的应用都没做起来,只有偷偷摸摸的WiFi万能钥匙先做起来了,然后洗白。所以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在国内被引导成“能蹭则蹭”一点都不奇怪。 因此,指望国内公司和消费者对“共享经济”形成清晰的认知,实属难事。


共享移动电源


谁是交易的受益者?

首先,这些共享商们有钱赚,是受益者。 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服务和便利,也是受益者。 就连那些为共享抬轿、治病维护的也同样是受益者


某单车创始人曾表示,共享单车现在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目前市场上也没有哪一家共享产品实现全线盈利。这么看来项目商和金主似乎应该成为当下的受害者。


可是,共享市场融资还在继续,还不停地有新的金主前来“接盘”。


比如A轮金主投资1亿,获得10%股权,这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估值就是10亿;等B轮金主投资进来10亿,获得股权10%,此时这家公司估值就是100亿;就算考虑到股权稀释、通货膨胀等其他原因,此时A轮金主撤股全身而退,当初的1亿现在就变成了八九亿,盆满钵溢,也是受益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