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和一切生物体一样,每天都要不断摄取饮食水谷中的营养,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以这些精微物质为基础,合成真气,供给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这种纯生物本能的自然过程,称作“精自化气”。
“精自化气”是个生理过程,就像心跳、呼吸、血液流动、胃肠蠕动一样,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什么,完全是机体的一种自律性活动,是一种自然态。
自然状态下的机体,反应的是一种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方面组成的。就像一棵植物,先天禀赋是它的种子,后天调养是它发芽后所面对的生长环境。
一个人,先天禀赋的强弱在于肾气是否充足,后天调养的薄厚在于脾胃之气是否旺盛,肾气充足,脾胃旺盛,精自化气,气自化神,无须修炼,自然强健。
但是,说起来轻巧,先天肾气充足,后天脾胃旺盛——这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模式,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成这种完美,往往不是先天缺损,就是后天不足。
来自先天的缺损,是人在禀受父母之精血时形成的,用现代医学观点来说,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这就决定了人在先天形成时便有个体差异,体质强弱不同。
另一方面,人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会经常受到各种外来致病因子的侵袭以及情志活动对身体的影响等等。
先天身体素质差的人,常常和疾病结缘。“体弱多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虽然体弱指的是身体虚弱,多病指的是经常生病,但体弱与多病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总是形影不离。体弱者必多病,多病者必体弱。所以,身体素质差的人非常容易被各种疾病纠缠。
先天条件好的人,如果对自然状态下的机体听之任之,不进行调养的话,也会因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失衡。一旦出现失衡,又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的话,就会在失衡的路上越走越远。
正因为人有来自先后天各种因素的威胁,所以,人罹患各种疾病乃家常便饭。
除此之外,伴随着生命的衰老和退化,疾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可乘之机。年老体弱导致疾病缠身,疾病又会严重影响人的寿命。
当人们认识到,药物疗法等方法只能是亡羊补牢的消极、被动方法时,通过自力更生、自我调整、自我保健、自我完善,以期改善体质、恢复健康、减少疾病,高质量生存的积极主动的修炼方法,就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