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自由猫
来源 | 读书369(ID:dushu369com)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
2011年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中,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一部“另类”的作品。
它没有宏大的历史题材,也没有悲壮的英雄主角,全书从头到尾,只有几个平凡盲人的烟火日常。
“《推拿》是一颗种子,他埋藏在我心底有20年了。”
作家毕飞宇早年就接触到盲人的世界,他发现这个群体,远比社会刻板印象鲜活。
后来,受一位盲人朋友鼓励,这颗种子开始发芽,毕飞宇决心用文字记录下这群特殊却又普通的人们。
《推拿》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更是在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细细刻画了,沙宗琪推拿中心这个小世界里,一群各有故事的盲人推拿师。
他们同寻常人一样,遭生活磋磨,尝爱情百味,最后体会到人生如梦的无奈。
不寻常的是,身处黑暗的他们,有着更不屈的尊严,更强烈的执念。
读懂《推拿》,你会明白:
放过自己,是成年人最大的智慧。
沙宗琪推拿中心的一份工作,对盲人都红来说,意义非凡。
年少时,有着惊人音乐天赋的她,仅用三年时间,就通过钢琴考试八级。
尽管她花了很大功夫练习,还是因为紧张,没能发挥好。
都红强忍住泪水,但热烈到不自然的掌声,和主持人滔滔不绝的赞美,刺痛了她的心。
主持人用“可怜”形容她,用“报答社会”定义她的演出。
她彻底明白,没人在意她的钢琴曲,人们只是热爱自我感动。
此后的都红,放弃音乐,选择与不擅长的推拿,死磕到底。
来沙宗琪推拿中心应聘时,面对老板沙复明的婉拒,她执拗地二次争取,赢得了一段试用期。
即便痛失了自食其力的本领,她也要捍卫最后的一丝尊严。
在好心同事不回老家结婚,而是留在医院照顾她时,她狠心不再搭理同事,想将同事逼走。
直到都红在电话里,听到照顾她多天的同事,激动地呼喊她:“妹妹”,听到代表离别的火车车轮的轰响。
年少时被不恰当地给予关爱的都红,更加不愿意示弱,然而同事的关怀,终于让她有勇气表露自己的脆弱。
一味负重前行,早晚会被生活压垮,只有接纳脆弱,才会长出轻盈的翅膀。
人性复杂中,接受难得的温情,方可彼此支撑,熬过寒冬;
世界痛吻下,接纳难免的脆弱,才能积攒能量,破局重生。
留在位于南京的沙宗琪推拿中心工作,是盲人女孩小孔,对同是盲人的王大夫爱的誓言。
王大夫许诺小孔,以后带她回老家南京开盲人推拿店,让她做老板娘。
但当王大夫向小孔提出,带她回南京过年时,沉溺于爱情幻想的小孔,带着“新婚”的喜悦同意了。
尽管没有正式婚姻的保证,尽管王大夫的诺言没能兑现,小孔还是心甘情愿地与王大夫发生了关系,并同意留在南京发展。
可两人简陋的“蜜月”还没过完,王大夫弟弟一家含沙射影地表露,两人在吃老人白饭。
小孔不但没有生气,还宽慰左右为难的王大夫:“你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一个人。”
欺瞒父母的愧疚和爱情飞速进展的甜蜜,拉扯着小孔的心。
但阴差阳错间,心事重重的王大夫,被小孔不顾一切地求婚了。
没有准备也无所谓,没有钱也无所谓,小孔抛弃了所有的矜持,把自己剥干净,赤裸裸地呈到心上人面前。
小孔认为,只要有爱情,便没有你我之分,于是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最终在这场豪赌上,满盘皆输。
“没有人能够‘弃’你,除非你自暴自弃,因为我们是属于自己的,并不属于他人。”
一味盲目地牺牲,只是自我感动;毫无底线地容忍,可谓自轻自贱。
情欲波涛中,越是想抓住爱的稻草,越会被卷入无底深渊。
即便不能共同遮雨,也能独自撑伞;即便不能执子之手,也可独面衰老。
人生路上,他人皆是风景,不必过度付出,也不必强加期许。
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沙复明的老板梦,实现了一半。
凭借聪明和拼命,他掌握了一门好手艺,却也落下胃病的病根。
为了节约吃饭时间,他会将饭和菜汤混合在一起,快速“喝”掉一顿午饭。
但他为越来越多的开店本钱喜不自胜,把这些痛苦视作勋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沙复明最终与同事张宗琪合伙开了沙宗琪推拿中心。
他大包大揽,呕心沥血地经营,推拿店的生意蒸蒸日上。
然而他的合作伙伴张宗琪,对他日益增长的老板派头暗生不满。
为了赢得都红的芳心,他一改往日严谨的管理作风,处处偏向与都红交好的同事。
一日,员工们因为午餐中,羊肉汤的羊肉分配不均,起了摩擦。
两位老板都想维护各自的亲信,互不相让,导致积怨爆发。
二人开始拉拢员工站队,使得推拿店人心涣散,亦有人另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