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作者是
大将军郭
。她是中国心理学最高殿堂
北师大的心理学硕士
,她用八年时间完成了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在我看来,能用心理学
解读热点问题
人有很多,但是每个问题都能直击要害,每次给人指条明路的人只有她。她做了一个公众号叫
“
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那里有她的精彩原创文章,看完会让你大呼过瘾,又让人陷入沉思。
👆
长按二维码关注她后,
回复“
将军知道
”即可免费咨询。
文:大将军郭
感到孤独的时刻你会做什么?有人会找朋友聊天,有人会迅速去到人群当中体会热闹,有人会看书看电影转移注意力,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抵抗孤独,无外乎两类倾向,一种是与他人互动,一种是从自己身上挖掘安慰。
而常常,我们是在发现没有人可以真正交流的时刻,退而求其次拥抱孤独。有一句话说,有谁真正喜欢孤独呢?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而这种失望,其实不仅仅是他人带给自己的,对自己的失望也会让我们感到退缩。
宁愿孤独,也不想被人看穿,我们脆弱无力不够坚强,甚至还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伪装。
在后台诸多提问中,也有这样的人,很难开始恋爱,或者总是遇到无疾而终的关系,细数身边的好友也没几个,他们孤独,但却宁愿孤独,理由如上,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想象中那样好,一旦关系更深入,他们就会暴露自己的种种缺点,结局依然是孤独,那么不如早点选择远离。
其中有一个姑娘说,尽管听到很多表扬的声音,从现实标准来衡量,她也是个佼佼者,但她总是担心别人的评价都是过誉,她列举了自己的种种缺点,比如自我,懒惰,悲观,笨拙,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她也觉得不值一提,在她看来,
得到的都是因为侥幸,而那些被隐藏起来的特质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些留言让我想起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女性创业者,事业很成功,善良正直,但是在恋爱方面却总是浅尝辄止,在一次喝醉她跟我说,不敢谈恋爱。
虽然大家眼中的她漂亮大方,干练果决,有主见又有责任感,但只有她自己清楚,她并不是大家以为的样子,她跟男朋友在一起从不敢素颜,也不会一起过夜,理由很真实也很荒谬,她怕素颜不够好看而睡觉又磨牙,会被男朋友嫌弃。
她还告诉我一个秘密,“去年公司那个重大决策,很多人都觉得我有远见有智慧,但其实我纠结了很久,最终的决定其实是抛了一枚硬币的结果。”
无论有多少人给她正向的反馈,她都从未真正接受过,在她眼中,那个“劣迹斑斑”的自己永远比不上别人的想象,哪怕有千万项优点和成就,都敌不过一个不足和失误。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汇来表征这类人,他们叫做
“冒充者综合症”
,也称作“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所谓的冒充并非故意为之,
只是他们自己总是无法认可取得的成就,否定自身的能力优势,认为这些都是假象,自己不过是在欺骗他人,并且非常害怕被“拆穿”这种欺骗。
在这种困扰之下,他们会焦虑会怀疑,为了消除这种困扰,在生活工作中,他们会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在人际关系层面,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回避,可以说一面努力证明自己,一面拼命“隐藏”自己,但尽管如此,他们的内心依然会觉得自己在冒充一个成功者。
“冒充者综合症”跟“人格面具”并不相同,前者是无法内化自我中好的部分,而好的部分的确是真实存在,后者是暂时表现出更好的自我,而好的部分未必真的是自我的一部分。
所谓的“冒充”,只是一种错觉,他们的确优秀,只是从未接纳过这个部分。
“冒充者综合症”的养成,跟过往经历有关,他们可能被长期忽视,取得的成绩不被重要他人肯定,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表现缺少反馈,即便孩子表现的很好,父母也是熟视无睹,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会习惯性地否定,甚至会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不够好;
或者是他们培养出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并非是内心真正想要的,比如真正的志趣所在是音乐绘画,但最终他们却“误打误撞”在商业方面表现优异。
这种“没有别人以为的那样好”的想法会一直怂恿他们去努力,像围着磨盘转圈却被蒙上眼睛的驴子,却从未问问自己,这个想法是否经得起推敲。
可以说,“没有别人以为的那样好”这个论断其实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无论是否归属于“冒充者综合症”,我们都会遭遇这种认知冲突的挑战。
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充满屏障,我们会发现
每个人都跟我们以为的不一样,
那个无敌坚强的同学其实会在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哭,那个高冷骄傲的同事其实热衷于公益,那个理性智慧的领导在感情生活中感性的一塌糊涂。
同样,无论我们表现的多么无懈可击,也终会跟别人的想象发生冲突,即便用一万个事例证明自己很好,但人的复杂多面性决定了总会有人看到我们忽视的人性角落。
当你清楚地知道一直以来驱动自己的想法,不过是每个人都会遭遇的问题时,才能真正地放过自己,你不是为了跟其他人眼中的你保持一致而活,也不必想尽办法去迎合别人想象中的样子,这些尝试都是徒劳,
他人的失望几乎是注定,但你可以不让自己失望,那就是表现真实的自己。
担心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喜欢,其实是最大的误区,在穿透层层表象下,
人们最喜欢的还是真实,这种喜欢不是因为你自以为的多优秀有多少优点,而是因为你是你。
那些担心不被他人喜欢的时刻,其实折射的只是我们还不够喜欢自己,没有从内心真正接纳自我。
欧文.亚隆说,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你与自我连接的方式,正是你与他人连接的方式。
躲藏真实的自己,我们才不敢用真我示人,否定自己的优点,我们才拒绝了更多跟他人的可能性。
喜欢自己,是一生的功课和练习,换一种眼光去看待自己,你会发现,哪怕是软弱无力也能可爱,哪怕是偶尔的懒惰懈怠也可以成为松弛自然。冒充一个更美好的存在,不如坦荡展示真实,真实才是一个人最吸引人的人格质地。
而只有当你愿意抛出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才会被人真正爱着。
《欲望都市》里有一段让我每次看都会被打动的情节,米兰达面对史蒂夫的同居邀请时慌乱无措,她不再是那个别人眼中无坚不摧无所不能的“女强人”,当她表露出“不为人知”“不够好”的那一面时,她依然得到了温暖的拥抱。
你可以固执,可以不会做饭,还有很多不够美好的缺点,但勇敢的爱自己也爱别人,
我们都会成为那个即便没有想象中好,却仍不想让人失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