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货币就已经开始贬值,不只是社会因素,还有银元本身含银量逐渐降低造成。
货币慢慢的失去公信力,所以每次买卖都不得不贴水进行——比如原本5枚二角当一元,现在必须5以上枚二角才能当主币一元。
不然,人家拒绝收兑。
劣币二角充斥每个有买卖的地方,除了中央铸造的足色货币,劣币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其实民国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各个省份的军阀自立为王,拥有绝大部分中央政府的权力,包括铸币权。
为了最大限度的榨取人们的真金白银到自己的口袋,福建省军阀甚至使用地方政府造币厂铸造大批量的铜镀银小银毫子,强制地域性流通。
而各方效仿铸造成色极差的货币,这也就是为什么劣币增加,并且版别众多的主要原因。
下面介绍一下世面常见的几种大头二角,最后附加一些各地的军阀私铸版,绝对都是极少见或者稀见的版别。
这个版是国币大版,天津造币厂铸造,其制作精良,成色极好,初铸版发丝漂亮、胡须可见、内齿完整,深受百姓喜爱。
后来又一版内齿偏弱打,发丝几乎没有。
这个版所见都是通货差品,据说是南京造币厂铸造,数量不多,因为形似猴子被称之为“猴脸版”。
其图文制作精美,币面打制周正,评级高分币不可多得。
民国九年的银辅币只有二角一个品类,绝对的龙头老大级别,现在都是流通品相也得万元起步。
因为在人像两侧有加字“鄂造”,所以被认为是湖北造币厂铸造,其实还有一个同版是没有“鄂造”两个字,数量为稀!
民国九年二角,人像粗狂霸气,有傲视群雄,君临天下的感觉。
此版多出现在闽北和赣南,所以被泉友称之为“赣南版”。
目前仅见一枚进pcgs评级盒子40分。
稀见!
人像、嘉禾与福建版不同,大异样。
这个版属于典型地方版,有高银版和低银版,所见品相都极差,可能是人们不愿接受的原因,存世不多。
此币多出现在福建沙县,戏为“沙县版”。
民国五年没有发行主币一元,只有一角和二角两种银辅币。
五年二角存世量很大,其制作精美,发丝和胡须精细。
有人说归于福建版,因为此币多出现在南方。
五年二角,按背面嘉禾分版叶脉开的多少分为小开叶和大开叶版,大开叶更为精制。
按角字上有一个圆点分版,是“角上珠”版。
长脸版,顾名思义就是人像脸比较长。
这个版含银量高,制作精美,背面嘉禾都不开叶,目前好品也不多见。
这个版略多于长脸版,好品不多,原光品更少。
因为胡须较长,看起来凶神恶煞,称之为“大胡子版”。
背面嘉禾开叶的应该是初铸品,看起来更漂亮。
这个版的人像鼻子看起来像一个大蒜,并且所见每一个币的内齿都非常完整,边极窄。
非常好认,但是好品不多。
属于稀少品。
福建版二角存世量非常大,目前和五年二角数量相当,只不过人像看起来比较爷们,所以比五年二角更受收藏者喜欢。
这个版小版分为上缺齿和下缺齿,并且还有折叶版等。
福建版发丝属于粗发,发丝漂亮,嘉禾刻画精细的可以看看,也是百里挑一的好藏品。
接下来附加一些军阀私铸版,有进盒子的也有没进的,反正第一感觉就是制作粗糙,币面的图文设计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