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NE时代新能源
聚焦新能源汽车三电及整车的技术、市场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基层,不妨大胆拥抱AI ·  9 小时前  
长安街知事  ·  杨靖宇信件公布! ·  昨天  
微观三农  ·  预告 | ... ·  昨天  
四川新闻广播  ·  蜀乡各地春耕备耕忙 ·  2 天前  
中国水利  ·  水利部全面部署各地春灌保障工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NE时代新能源

对话兆易创新何芳:国产MCU如何向上?

NE时代新能源  · 公众号  ·  · 2024-09-30 07:00

正文

2024年9月底,在第十一届汽车电子创新大会(AEIF2024)暨汽车电子应用展期间,兆易创新推出了其全新一代车规级MCU产品,GD32A7系列。标志着兆易创新车规级MCU已经迭代至第二代产品。与第一代MCU产品相比,GD32A7系列内核采用Arm®Cortex®-M7,配合多项自研接口IP,主频、算力、内存都性能都得到有效提升,全面契合车身域控(BDC)、车身控制(BCM)、远程通信终端(T-BOX)、车灯控制(Lighting)、电池管理(BMS)、车载充电机(OBC)、底盘应用(Chassis)、直流变换器(DC-DC)等多种电气化车用场景需求。同期,兆易创新还推出第一代车规SBC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布局。

本次,NE时代有幸与兆易创新汽车产品部负责人何芳女士进行对话,深入了解GD32A7系列MCU的同时,分享兆易创新车规级产品布局思路以及未来产品规划方向。

兆易创新汽车产品部负责人何芳

01.

第二代MCU产品GD32A7系列和第一代SBC电源产品GD33APL

兆易创新本次推出的全新一代GD32A7系列采用Arm®Cortex®-M7,各项参数均有大幅提升。其中主频为160MHz,算力高达763DMIPS,搭配最高4MB片上Flash和512KBSRAM,支持双FlashBANK,可以满足无缝OTA升级需求。满足车规级要求,符合AEC-Q100Grade1标准,能在-40~+125°C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工作寿命15年以上。

接口方面,可提供包含6路SENT接口,8路CANFD,12路LIN多路高速车用总线接口,以及支持AVB和TSN的1x10/100Mbps以太网接口。此外,还提供8路SPI、1路QuadSPI、2路I2C等接口。

安全可靠性方面,GD32A71x/GD32A72x满足ASILB功能安全标准,GD32A74x满足ASILD功能安全标准。全系列所有产品均满足国际Evita-full标准信息安全要求,符合ISO/SAE21434网络信息安全体系认证,可以帮助客户完成UNR155/R156、GB44495法规认证的出海需求。并支持国密算法SM2/SM3/SM4。

生态链方面,兆易创新GD32A7系列可支持GreenHills、Hightec、IAR、Keil、Tasking等主流编译器和Trace32,PLS,I-system等主流调试器。支持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可提供MCU底层软件MCAL,适配包括Vector、EB、ETAS、普华、NeuSAR、恒润、GRC等多家AUTOSAR基础软件供应商供应商的BSW或OS。信息安全方面支持Vector、EB、ETAS、伊世智能等信息安全库。

GD32A7 系列包括 5 种封装共 24 个型号选择,目前已经正式开放样片和开发版申请
GD33APL是兆易创新推出的第一代车规SBC产品,为单核供电,QM安全等级。

02.

第三代MCU已经在研发中

近年来,中国汽车供应链在海外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这一原因,何芳总结了两个底层逻辑。 一是全球化推动了从1到N的需求,二是平台化保证了高性价比。

市场的改变对芯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电子电气架构的改变,有别于此前的分布式架构,新的架构趋向于集中式架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域控制器或者混合域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何芳介绍,兆易创新产品升级便是基于该趋势而来。

在第二代MCU推出之后,兆易创新加速第三代MCU产品的开发。 据透露,第三代MCU将重点面向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中域控制器要求而开发。

03.

未来增长极

何芳认为,一个芯片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取决于五个阶梯。第一是可靠,第二阶梯是OTA,第三可拓展性,第四是平台化,最后则是出海。

这其中尤其是可靠性和平台化最为重要。

可靠性方面,兆易创新已经有超过15亿颗产品出货的工业和消费类MCU作为支撑的IP平台。车规类产品IP可以与其高端类产品IP实现复用,可靠性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

平台化方面,兆易创新基于arm cortex内核,尽可能复用IP以及驱动。一方面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身产品后续拓展。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何芳透露,兆易创新将继续瞄准增长类型市场,以及客户关注的需求市场,尤其是ADAS和新能源。此外,兆易创新产品将进一步丰富。除了本次推出的MCU和SBC产品外, 未来将以MCU为中心,持续推出相关产品等产品来更好的服务汽车客户。

另外一块是出海市场。在应对海外法规认证壁垒的要求时,何芳提到,这些认证的背后其实是公司长期主义的一个体现,这点正是兆易创新的优势。兆易创新成立近20年,过往的产品积累足以说明其对长期发展的重视以及能力。

当然,支撑这些市场开拓的背后依然是产品能力。

在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兆易创新致力于实现“0”缺陷的目标。这背后除了与客户深入合作外,更多的是兆易创新对产品质量管理能力的积累。

何芳认为,国产MCU要想突围,一定要具备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底层IP能力,提升平台化产品实力。为此兆易创新组建中央工程部,在底层开发方面,中央工程部一是优化工具,比如EDA或者PDK,使其匹配自身的设计。二是自研IP,提升性能的同时,实现IP的复用,降低成本。

04.

MCU还会长期存在

车规MCU不仅面临同类产品的竞争,还将面对大算力SOC的竞争。对于在SOC中增加M内核的技术趋势,何芳认为其并不会对MCU的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SOC本身能力要求与MCU存在较大差别,SOC侧重数据处理,MCU主要保障系统安全,需要独立的电源以及独立的存算系统。如果仅采用SOC,其安全机制增加的成本和难度将会远远高于与MCU组合的形式。二是SOC和MCU的工艺制程相差很大,集成在一个工艺平台之后SOC的制造成本、测试成本都将大幅增加。

-END-



关联文章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