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林孝埈夺金! ·  16 小时前  
烟台公安  ·  刚刚,烟台发布暴雪预警! ·  昨天  
江南晚报  ·  DeepSeek,紧急声明! ·  昨天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2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不会聊天的人,正在把我赶出社交圈 | 假期谈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10-06 10:14

正文


本文转载自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编辑:贾小凡



情商高、会说话的人有多让人羡慕呢?


最近大家的 “三石弟弟”吴磊,又因为这个技能被夸了。


在接受采访时,他被问道:你觉得你和“三石哥哥”黄磊的相似之处是?最大的区别是?


这个问题其实挺鸡贼的:和一位口碑很好的前辈相比较,怎么才能不失言冒犯对方、不让自己显得自大?


说话间吴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挂掉了,道歉后开始回答问题:


相似之处是,“我和黄老师都是北电的”。最大的区别则是, “我相信他采访的时候,手机一定会静音”



短短一句话,既表达了对自己刚才失礼的歉意,又不动声色地赞美了前辈的为人修养,还绕过了可能得罪人的大坑……这位少年的为人处世之道,真的只有19年的修为吗?


娱乐圈虽然盛产“人精”,但是说话能让人发自内心觉得周全的也并不是很多。另一个常常被赞的是黄渤,他拥有的整容般的技能不止是演技,还有 说话之道。


之前有个经典案例。他上节目的时候被黄磊开玩笑地问:孙红雷和徐峥也去演《一出好戏》了,你怎么把人家的戏份都剪没了?


黄渤用他特有的幽默语气说:“就是他整个演得,比主演演得都好,你留着他干吗?”


至于把两位老熟人的戏份剪掉,黄渤又开玩笑说:“那咱就得论论了,你来,我给你钱了吗?没给钱,我没给剪进去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胡搅蛮缠的逻辑把大家都逗笑了。



细细一品就发现,黄渤的话滴水不漏:既用自黑的方式夸赞了老朋友的演技,表明删掉戏份是自己这个导演的决策,还顺带夸了人家零片酬客串的义气。明明是个稍有不慎就能被挑事儿的点,经黄渤这么一说,观众却只会觉得他们的交情确实挺好。


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商开挂玩家,只有羡慕的份儿。真希望他们多出几本教人说话的书,好好让我们这些嘴笨的社恐学学。


毕竟大家在当代生活中的感触常常是, 说话真难,动不动就会踩雷 。有时是别人的“心直口快”把自己气个半死,有时是自己的“口无遮拦”让人追悔莫及。



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大家现在成天在网上冲浪,现实中跟人交流的能力反而退化了?


所以,前几天我们向所有读者发起了一次征集,邀请大家吐槽那些 “因为不会说话能把人气死的瞬间”


坏消息是,收到的气人回复堪称一本《聊天反面教材大全》;好消息是,如果你巴不得想把别人都气走,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错误示范一:

哪壶不开提哪壶


据说成年人社交第一法则是这样的:我可以自黑,但你不可以顺着我的思路真的开始嘲笑我。


经观察,很多让人觉得不爽的聊天,都是 没意识到对方其实介意自己的某些缺点,还要顺杆儿再损一句 ,哪怕只是无心接了一句茬儿。


@棠宫:出成绩你告诉朋友考砸了,她说怎么会 你不可能考这么低啊,这次题那么简单,你不可能考得比某某还低吧 。我的内心,怎么,还要你来给我强调我是考得多差么??


@红炉小火泥:有人夸我腿细,(其实我腿真粗)我大喊,不我真的腿粗,旁边舍友悠悠地说, 没事,萝卜腿挺好的


@啊亚啊亚:偏胖,平时发说说朋友圈也很喜欢自嘲自己很肥,有一次在空间发了一张美美的自拍,然后 说自己又胖了 ,希望大家以后看到我可以在心里自动给我美颜瘦身(不是装逼,是真的胖了,但是自拍这种东西当然是看不出来的)然后就有一个很不识趣的男同学问, 你到底多少斤 ,我这时已经稍微有一些不爽了就回答198,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竟然夸张做作地回, 哇!我才60哎。 ?????



比戳人家外表痛处更难过的,是明知道人家在情感上受了挫,还没眼力见儿地揭人家伤疤。


@西南小绵羊:最气人的是那会和已经谈婚论嫁的前男友分手了,心里特别难受,就想出去跟朋友聚聚散散心,于是约了几个好友。 一个朋友在我明确表示不想再提感情这事还一个劲刨根问底,后来我就说了,结果被人家回:看来你情感经历很丰富啊!有三段了吧?应该是我们当中谈得最多的人了吧?!…… 要不是顾及昔日同学情谊我可能真的会直接翻脸,谁不希望自己顺顺利利进入婚姻?谁愿意受伤?!


@时铭:说一件最近的事……我是9月5号生日,我室友比我晚5天。5号那天大家都把我生日忘了,晚上十点多才想起来,于是众人就向我道歉,我说哈哈哈现在学习这么紧张哪有人有闲心过生日啊(虽然心里还是难过)。那个室友就笑着,特别开心地说, “希望我的生日不会像她一样冷清”


这说明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少说话比较容易活命。


最最大忌的是,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踩了别人的雷的时候,就 不要继续强调“原来我戳中你痛处了啊” 这件事了!


@Algernon:那种先是无意中戳了别人的痛处,然后大声和别人道歉:“啊啊啊对不起,我忘了这个不能说了,忘了这个不能说了,那这件事不能在你面前提的话,我们说点什么好呢,哎,说点什么好呢?... ...”


错误示范二:

瞎说什么大实话


不过不得不说,成年人的社交有时候的确挺虚伪的,社交第二法则就是:有些不招人喜欢的实话是不能说的。


所谓“不会说话”的一大雷点也正在于此:非要把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不加掩饰地说出来,哪怕真的觉得自己说的挺对的,可是依然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到 这所谓的实话冒犯到了人家


@老兔崽子:我前舍友,大一一来,给我另一个舍友说 “你好,原来你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丑啊”


@阿拉丁:澳洲打工度假的时候,旅社老板圣诞节组织旅社的人去海边烧烤爬梯,遇到一个头一次见面的中国女生,相互自我介绍。我说:你叫我阿拉丁就好。她说: 哈哈哈哈这个名字好蠢哪!


@飘飘:晒和朋友吃饭的照片,被学校里一个男生回复: 你朋友跟你一样胖。 问题是我跟这个男生只是参加过同一个活动打过几次照面,并不熟,而且他也不认识我朋友,不知道他是不是跟谁都这么讲话的。


@每个周五的蒙是最丧的蒙:之前买的运动内衣,底围太大穿不了,在朋友圈转卖,一个初中男同学评论: 你胸可真小 。我:???


有些实话,很容易让人解读出让人不快的不怀好意,因为有的话真的好像只是为了膈应你一下才被说出口,简直找不到对方这么无礼的理由。


@酵出半斤醇,满心芬芳:公司阿姨做了一桌好菜,同事们坐下后有一位同事发现阿姨画了淡妆,夸了一句阿姨这妆画的真好看,此时寒潮来临,另一位同事说 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化妆有用吗 (大概这意思)。全场鸦雀无声。


@Ximena:一个同小区的大妈,跟我搭话, 问我高中是哪个学校。我:XX中(市最好的之一)。她:你爸爸可真厉害! 我:……(ps:我们那里的中考像高考,没有什么签约,就看分数,网上填报)


@谌徽:本人年方18,墨绿长外套加米白衣服配黑色阔腿裤加小高跟,送六年级妹妹去补习班,在公交车上被老大爷问说这是你女儿? 我解释说只有18,他竟然不相信还拉着周围所有的老头老太太说这姑娘一定三十了


@囹圄:三个女孩子自拍合照发空间里,一个男生在下面评论: “三人行,必有丑女”



别人听了这些话会不高兴也是难免的,咱俩无冤无仇,为啥莫名其妙就遭到你的瞎揣测还被怼了一通啊?


所以,所谓的大实话不招人喜欢,其实也是因为有时它背后藏着一种自以为是吧。


错误示范三:

酷爱挑刺,杠动地球


第三种分分钟聊不下去天的接话方式是,我觉得好的东西,好心好意和你交流,你却统统贬低一番。这能愉快就见鬼了。


@六月天:假期回家带俩老人去外面过早,老妈坐下来就说,豆皮不好吃, 我问你吃过?她答没来过 ,又说面窝不好,没有武汉的大,汤粉里的肉丝太老咬不动还太贵。我说老太太,就是吃个早餐而已,你能不能好好吃不说话


@请叫我司考痴汉:我一定要吐槽一下我认识的一个顶级杠精妹子!有次去五星级酒店吃饭,我超级开心的,妹子各种给人添堵各种怼。 我说服务生的态度超级好,妹子说我那是没见过世面。我说点心的造型超级可爱,妹子说酒店的保存标准不达标。


@雾草:一起吃饭,然后对方一脸嫌弃说你点的菜看起来好恶心哦,但是她又想尝一下, 结果咬了一口后立马丢掉,说:太恶心了!


@b_bm:发了去某地旅游的朋友圈,下面留言 “你怎么现在去?我建议你过 两个月再去。” ——你说对了,让人多扫兴;你说错了,你有意思么?



这不是说聊天时一定只能虚情假意地互相捧着,只是说明朋友之间的吐槽是个很玄妙的事情:


熟到一定程度,互相怎么黑彼此都没事;交情也就那么回事儿的,你说任何跟ta有关的东西不好都可能踩雷。


关键的分寸是,让人不舒服的“杠”往往是破坏了别人想要享受什么的心情,显示出自己 在品位/见识等方面的优越性


不仅如此,最气人的是说了半天说不出来啥有用的, 只会一个劲儿地强 调“非常”“特别”“真的”不咋地 ,你说别人能不生气吗?


@hello world:我倒是想说一个普遍现象,在说明一件事的性质时,有些人不用事实来支撑观点,却用“超级”“真的”这类词语来修饰观点。如:你读的书超级无聊,真的。



错误示范四:

说话时拿自己当公主


很多时候的“不会说话”,不是话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换了不一样的人,同样的场合里有些话根本不会被说出来,甚至背后支持着这些话的想法也不会有。


有的人说话会颐指气使,有人就不会;有的人说话会自私地使唤别人,有人就不会。


@+×:分享一个气到眉毛打结的对话:有人敲宿舍门,我问:“谁呀?” 外面答:“我。” ??屋里的人已经发问了,外面的人不想说自己名字好歹也要说一下敲门找谁要干嘛吧?耐着性子再问:“‘我’是谁呀?” “你管我是谁!”


@Nekid_陳:作为一个在乙方磨砺了好几年的人,最近遇到一个完全不会思考、不会说话的同事甲,把我心脏病都气出来了。“我老板说微信公众号的字体不符合我们公司规范, 你叫微信给我改了吧 ”,“这事我老板吩咐下来给我,但我觉得你们专业, 你给我做了吧 ”, “这才晚上9点,我叫供应商改几稿设计,为什么他们不听我电话?” ……每一件事单独看都很微不足道,同事乙一开始也理解不了为什么我会因此摔键盘,直到我拉黑了对方、换到了同事乙和她对接后,我听见她们现在讨论时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



@饭团仔:一个同学,你帮她做好了本来她应该做的事情,最后请求她看一眼还有什么问题,她来了一句: “没啥问题吧,毕竟我也没有什么时间看了” (此时正值考试周,请计算我内心的阴影面积)


归根结底,这种对话其实体现出的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的自私罢了。这句话没踩雷,下句话就说不定,总有一句话能把你噎住,归根结底是由为人处世的方式决定的。


错误示范五:

说了也白说,只能惹尴尬


不会说话这件事,最尴尬的是这话看似铿锵有力或者挺好玩,其实说出口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徒留对方莫名其妙。


@XR:同学甲:我这周没空啊,我要回老家扫墓,我们要扫一天半呢。同学乙: 你家死了那么多人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林孝埈夺金!
16 小时前
烟台公安  ·  刚刚,烟台发布暴雪预警!
昨天
江南晚报  ·  DeepSeek,紧急声明!
昨天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2 天前
微设计  ·  桥的美
8 年前
十点读书  ·  女人有一种魅力,叫会说话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