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之江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之江

高校开学季,这几类诈骗套路要警惕!公安部门提醒→

教育之江  · 公众号  ·  · 2025-02-25 18: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到开学季,大学生相继回到了校园,针对学生的诈骗也进入高发时段,许多学生成为刷单返利、传销等犯罪活动的重点目标。而在另一边,一场穿越,让西施回到了大学校园,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校园骗局,她又该如何处理?一起来看!


“动动手指就能赚钱,一边上学,一边实现经济自由!”开学以来,针对学生的诈骗进入高发时段。


此前,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经侦大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案,涉案金额高达1亿多元。主犯吴某等人搭建刷单平台,在全国范围大肆招募刷手,其中大学生占比颇高。该平台为众多电商平台商家提供虚假购买商品、晒图并刷好评服务,严重扰乱了电商市场秩序。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急于赚钱的特点,初期小额返利赚取信任,等待时机诱导加大投入,最后以操作超时、系统故障等借口要求多次转账,用连环任务套牢资金。”江北分局经侦大队教导员姚麟杰提醒,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均可能涉嫌违法活动,对于所谓的“刷单返利”“高薪兼职”等,要提高警惕,切勿因轻信误入歧途。


在江北分局经侦大队破获的另一起案件中,某校学生受每日数百元的“高薪”诱惑,将银行卡交给他人用于洗钱,涉案金额高达近百万元。案发后学生主动投案自首,最终不予起诉,但留下了记录,银行卡也被纳入征信黑名单,影响生活和就业。


“很多学生误以为未直接参与犯罪活动就不构成犯罪,实则已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江北分局副局长孙海筠提醒,发现自己被骗误入犯罪链条,一定要立即保留证据并向警方说明情况。警方提醒,将银行卡和手机卡出租、出售给他人使用,极有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一旦涉及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卡的人也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此前,绍兴诸暨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案件。某公司打着“共享经济创业”的旗号,以热门的“共享”话题和“回报快、回报高”的口号,吸引大量大学生参与投资。同时,还宣称可以通过推荐他人参与获得高额佣金,收益还会随着推荐人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一段时间后,该公司停止支付收益,办公室也人去楼空,众多参与者才发现自己陷入骗局。


“涉及大学生的传销骗局常以‘共享经济’‘创业项目’为名,掩盖庞氏骗局的本质,凡是要求缴费并发展下线的‘创业’,很可能是传销。”诸暨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教导员余旭栋说,开学季,大学生应提高警惕,家长需与子女保持沟通,若发现孩子频繁转账、借用亲友身份证办理银行卡,或提及“赚钱”项目,应及时核实情况并报警。


之之

开学季, 各类诈骗团伙蠢蠢欲动, 这几类 近年高发的诈骗套路, 请广大家长和同学们 一定要提高警惕 ↓↓↓


1

虚假收费通知类



凡是在班级群中以“老师”身份索要学费、班费、资料费引诱家长扫码转账的,要通过多种途径仔细核对对方身份,无法证实身份的都是诈骗。


2

冒充物流、电商客服类




假如您接到自称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一定不要轻信、更不要转账汇款,当您拿不准情况时,请直接拨打该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正规的退款退货,款项会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买家再提供银行卡号,不会索取验证码,更不会以验证信誉为幌子诱导您下载各种网贷软件贷款转账!


3

冒充熟人类



遇到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短信、微信、QQ、钉钉等方式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致电或当面核实身份、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被骗。


4

网络刷单返利类




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的信息。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5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



玩游戏时一定要保护好个人账号信息,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信息,游戏产品交易要通过正规或者官方平台进行,拒绝一切所谓“客服”的私下转账和交易。此外,各位家长们也不要轻易向孩子透露支付密码。


6

虚假兼职类



面对来路不明的“高薪兼职”工作,要始终保持警惕,不要被快速获利的虚假承诺所迷惑。 请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7

谨防帮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与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联系紧密。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提高警惕!一旦参与“帮信”将会面临严重后果!切莫为了“蝇头小利”触碰法律红线!


8

不要出租出售出借两卡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与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联系紧密。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提高警惕!一旦参与“帮信”将会面临严重后果!切莫为了“蝇头小利”触碰法律红线!



9

地推引流类




如果遇到扫码免费领礼品、转发兼职广告、拉人进群等情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帮助诈骗分子架设呼转设备、提供通信线路、拨打转接电话等行为均涉嫌违法犯罪。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警方提醒




1. 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无论是短信、邮件还是社交软件中收到的链接,只要来源不明,一律不要点击。这些链接可能隐藏着恶意软件,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者将你引导至虚假网站,实施诈骗。


2.不扫描不明二维码 二维码背后可能暗藏玄机,随意扫描可能导致手机中毒、个人信息泄露,甚至直接造成财产损失。在扫描二维码前,一定要确认其来源可靠,是正规商家、机构提供的。


3.不向陌生账号转账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要求你转账,只要是陌生账号,坚决拒绝。在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对方确认。


4.保护好个人信息 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是你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绝不能随意透露给他人。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时,要选择正规、安全的平台,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 APP 上留下个人信息。


5.及时与校方或家长沟通核实 如果接到涉及学校事务、孩子情况的电话或信息,不确定真假时,第一时间与校方或家长联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要仅凭对方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

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 深圳教育等
责任编辑 | 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

» 一论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


» 四六级成绩,明日6时可查!


» 快讯!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 人民日报:让山里孩子看见无尽的天地


» 今天出分!复试攻略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总裁俱乐部  ·  时间那么贵,留给相处不累的人!
8 年前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  身体不行是种怎样的体验?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