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 / 熊太行 桂鱼青
《演员的诞生》到第三集,已经变成“戏精的上位”了。如果把舞台上的人看作公司成员,这个公司吃枣药丸。
之前给大家拆解过第一集,我们看到了新人的面试、同事的甩锅和领导的权斗。然而现在,这家公司在经营和管理上出现了很大问题。
电视剧《末代皇帝》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小皇帝登基的时候“哇哇”大哭,他的爸爸摄政王为了安慰他,说:“快完了,快完了。”
一语成谶。三年后,大清就亡了。
先简单回顾一下大清公司的管理层人员:
评委宋丹丹,相当于公司大 Boss,总是笑眯眯,抓企业文化建设,讲究以德服人。
评委章子怡,相当于部门经理,专业水平过硬,握着考核标准,能决定下面员工的绩效和收入。
评委刘烨,章子怡的副手,没什么实权的部门副职,而且是个二皮脸职场老油条的设定。
演员推介人+主持人张国立,人力总监,丹丹总的心腹。
排练导演刘天池,资深专家,从业多年,业务很强,调教新人的活儿一般都会交给这样的人。
还有十位专业评审,这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憋着找机会浑水摸鱼的其他部门经理。
这一集,全公司上下一起大放哀声。
1. 空降兵
第一组哭泣大赛的参赛者于月仙和陈小纭是“老少配”。
于月仙中戏92级表演班毕业,章子怡和刘烨的师姐,她从业多年,大家比较熟悉的角色是《乡村爱情》里的“谢大脚”。这是一位水平不错、资历很深的老员工。
陈小纭则年纪很轻,“曾经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如今在荧幕上崭露头角。这是一个名校毕业的学霸。
但是,人们的焦点并不在这两人身上。
因为这场PK中还有一位助哭演员。
王俊凯。
这是一家神奇的“公司”。有演技的想来收获名气,没演技的想来获得肯定。
要论名气和人气,王俊凯比这两位加起来再乘以100还要高。今年他刚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但还需要关于演技的锤炼和加持。
这次他并不参与PK,只是来帮忙出演一个配角,算做一次期中考试。
说白了,这是一个有资源、有背景,空降下来体验生活的实习生。
彩排阶段,于月仙拿到剧本后,马上面露难色。她最擅长喜剧,这次要表演的却是悲剧;她要扮演一位痛不欲生的母亲,而她本人没有孩子。
于月仙希望得到老专家刘天池的帮助。
不过刘天池只是交代他们先对词,很快就离开了。
随后王俊凯表示“我要单独找找感觉”,也离开了。
其实老专家和实习生早就约好,要开个小灶。我们知道须菩提老祖在孙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就是晚上开小灶的意思。
△学七十二变的人来了
熊师傅在《关系攻略》中说过,
职场新人要“先活下来,再做兄弟”
。谁也不知道你明天还来不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职场上大多数实习生和没转正的新人都很难收获同事们的热情。
但对于超人气偶像王俊凯来说,活下来早已不是问题,他的未来可能比大多数同事都光明得多。更何况他自带流量,他能来,节目组求之不得。
对这样的实习生,组织上给了他春天般的温暖。
△王俊凯练哭时也十分认真
三个人表演的是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片段。寥寥几句背景介绍之后,三位演员必须迅速进入一个生离死别30多年的家庭氛围中。演到最后,“妈妈”“姐姐”和“弟弟”,下跪拥抱,哭成一团。
表演得不错,但是观众们显然有严重的不适感。
悲剧需要铺垫,突如其来的“妈”和“嗷”一嗓子,只有在春晚上我们才能忍得了。
虽然大家对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的期待一直不高,但是打开电视机忍那么多广告你给我看高仿央视,实在说不过去。
在点评中,章子怡还是从业务水平出发,肯定了三人的表演,认为在有限的条件下,已经表现得相当好了。
丹丹总站得高看得远,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哭天抢地的剧本。
丹丹总的问责其实已经针对节目组了,她显然也感受到了严重的不适。
“能哭会吼=演技好”,就和“能在酒桌上夸夸其谈3小时=擅长人际关系”一样,根本是一种错觉。
公司的支持部门(编剧)对业务(演技)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而这种偏差,往往会给员工和公司带来麻烦。
人力总监张国立顺着丹丹总的话补充说:
从节目第一期到现在,剧本问题已经被多次提及,宋丹丹和刘烨都动手改过剧本。
一个公司内战展现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已经足够凶险了,更要命的是这个节目的弱点被他们自己制作出来,展现给所有观众。
这一局,于月仙得票数胜出。
实习生王俊凯也平稳地完成了助演任务。不过眼尖的观众指出,在节目最后播出的版本里,这一段表演,王俊凯至少换了两身衣服,剪辑的痕迹比较明显。
评委点评期间,节目组安排他和章子怡来了一段即兴表演。(后来又安排他跟刘烨对了一段词)
“合格!”评委们给予了肯定。
于月仙和陈小纭傻站在一边。
不过大家对这种安排并没有意见。
一方面,王俊凯的姿态谦虚得体,丹丹总称赞,“如果我像你这么小就这么大名气,还不知道会有多骄傲呢。”
另一方面,他在排练和演戏时也确实卖力认真。
更别说这么美貌的国民弟弟谁不喜欢呢?!
除此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是个来基层体验生活的实习生,已经是个大明星了。他并不参与另外两人的 PK,没有伤害骨干员工的利益,不和大家分功劳、抢资源。
他是来帮我们带流量的。
2. 有背景的新人
第二组仍然是老少配:老演员郑昊和少女偶像欧阳娜娜。
郑昊19年前和章子怡搭档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这也是他的成名作。后来加入了空政文工团(对,就是那个炊事班和武林外传的背后团队)。这些年他专注话剧,参演了一些影视剧,却没有拿到过特别重要的、出彩的角色。
欧阳娜娜很小就进入娱乐圈,是个星二代。拉大提琴拉了几年后,她在自己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里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职场新人“鹿小葵”。
△ 建议所有关系攻略订户都别看鹿小葵,看完了想打人,你要是身边有这么一个实习生,只想网购一把铁锹把她刨坑埋了
欧阳娜娜不是鹿小葵,不过在表演领域,她也是新人——一个完全没有表演基础的新人。
郑昊表示,“我最怕特别新的新人”。
这不是拿架子。
表演跟搏击不一样,跟一个弱人打,把他打躺下就可以了。
表演可能更像男人和女人的那件事,大家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对方要够体贴,才能彼此愉悦,如果抱着压倒对手的念头,那至少有一个人痛苦,或者直接是两个人都不爽。
换句话说,如果PK演技,应该是两组人演同一段戏,用相同的稳定的配角才对。
让一个老员工去跟一个实力不济的人搭档,完成一个糟糕的项目,还要进行绩效考核,换谁都会觉得非常难受。
郑昊和欧阳娜娜演出的片段是节目组创作的《我的父亲母亲》后传:爱人招娣(章子怡当年的角色)去世之后,洛老师(郑昊)因为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记忆出现错乱,欧阳娜娜扮演他们的女儿。
《演员的诞生》的编剧是世界上最好干的了,前面无论是什么剧情,后面都可以跪下哭着结尾。
排练阶段,郑昊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他反复改戏,对欧阳娜娜一再提要求,但演出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
△ “表演是不可以解释的”
剧本和表演严重有问题。
对于郑昊的表演,三位导师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一些意见。这其实是对的。
郑昊是个高自尊的业务精英,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整个过程中他都在殚精竭虑,只为把作品打磨得更好。和这样的人认真地探讨技术问题,才是对他真正的尊重。
对于欧阳娜娜,宋丹丹只字不提演技,而是夸奖她“情商高”。
张国立夸奖她演完之后很从容。
你是好人
你很努力
你气质独特
你情商很高
——《熊太行尬夸宝典》
接下来,场上再次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
其他部门经理纷纷跳出来,指责郑昊压过了欧阳娜娜的光彩,甚至攻击他是“
戏霸
”。
有些搞剧的老板们根本就不懂表演。看女孩儿哭得好看觉得就是演技了,难怪总出烂剧。
哭叫怒吼的戏份都是由欧阳娜娜来完成的,以节目组过往的标准来看,郑昊称得上高风亮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