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揭榜的时间了!《汽车制造中文版》在查阅了全球各大公司2016年多达数千页的财报和新闻后,终于整理出了《2017年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TOP10》并逐一点评。在文章末尾,还有惊喜哦:)
废话不多说,各位小伙伴们,先睹为快吧!
总部位于鲁尔工业区附近的德国汽车底盘零部件与钢管制造商本特勒集团
2016
年整体销售额为
74.23
亿欧,其中汽车事业部的营收为
58.8
亿欧,同比增长
1.7%
。
上个财年,本特勒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表现十分活跃的东欧市场,尤其是位于波兰的新厂正式投产。值得一提的是,本特勒的沈阳工厂也于去年进入批产状态。此外正在复苏的巴西市场也为集团汽车业务的增长贡献了积极的影响。
与众多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样,本特勒集团也制定了以
“
电驱与热管理
”
为重点的未来战略,并在
2017
年
4
月的上海车展上亮出了其最新的电动汽车集成式底盘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到来,可谓是中国自主与合资品牌电动车领域的福音。
德国车门模块与座椅系统专家级制造商博泽集团
2016
年销售额为
61
亿欧元较
2015
年略有增长,其中车门业务销售收入
31
亿欧,增幅
1.7%
;座椅系统销售额
20
亿欧,增幅
1.1%
,电机事业部入账
10
亿欧,较前年下滑
3.4%
。
对博泽而言,
2016
年是变革之年。尽管受到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集团还是完成了主要的财务指标。自
2009
年金融危机结束后,博泽集团营收连续
8
年保持增长,累计涨幅高达
140%
。
此外,博泽集团还荣膺
2016
年度
“
德国本土最佳家族企业
”
称号,并首次获得
“
中国杰出雇主称号
”
。
2017
年,博泽将加大研发的投资力度,并重点发力电动侧门、无人驾驶车厢设计以及电子空调压缩机等领域。
德国著名车灯与汽车电子部件制造商海拉集团
2016
年合并销售额为
64.39
亿欧元,较
2015
年
62.99
亿欧增长了
2.2%
,是汽车行业典型的稳健型零部件制造商。海拉集团近
5
年来营收与利润均呈逐步上涨趋势,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的年度研发费在销售额中的比重高达
9.7%
。
在如此高比例研发投入的支持下,海拉今年
2
月因
LED
大灯在奔驰
E
级别车上的成功应用而荣获戴姆勒授予的全球最佳质量奖。
在今年
3
月底的上海国际灯具展上,海拉还展示了由
84
颗矩阵式分布
LED
模组以及由中国本土团队自主研发并成功应用于大众
7
座
SUV
途昂的全新自适应
智能大灯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照明技术。
不仅如此,海拉在智能驾驶领域也颇有建树:今年
3
月,海拉作为概念驾驶舱研究会成员而获得
2017
年度德国汉诺威工业设计大奖。
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
2016
年全球销售总额高达
580
亿欧元,与汽车相关的涂料以及三元催化剂等化学品业务营收约为
95
亿欧元。其中
coating
相关的业务营收为
32.49
亿欧,催化剂业务销售额约
52.63
亿欧。
为了进一步扩大涂料事业部的产品线并向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涂料解决方案,巴斯夫
2016
年
12
月
5
日完成了对全球金属、塑料盒玻璃基材应用表面处理技术专家凯密特尔收购。
同样在去
年12月
份,这家德国化工巨头宣布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在江门市成立,这家公司的前身是广东银帆化学,在被巴斯夫收购后,将主要负责中国飞速发展的汽车修补漆业务。
不仅如此,巴斯夫本月早些时候还计划斥资
3370
万欧在上海新建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该中心将配备一个最先进的静电喷漆室、一个物理测试实验室和可对车门和保险杠进行三维喷涂的
3D
机器人。
德意志工业的荣耀、世界钢铁与电梯及工业能源巨头
——
蒂森克虏伯集团
2016
财年销售额高达
398.7
亿欧元,其中汽车事业部年度合并销售额约为
99.68
亿欧元。蒂森克虏伯主要为各大主机厂提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弹簧与稳定杆等产品。
这家曾在二战中以生产坦克和重型火炮而闻名世界的工业巨人2015/2016
财年在华营收高达
30
亿欧元,约占其全球零部件业务的
1/3
。蒂森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非常平稳,年均增长率约
4%
,非常适合投资建厂。
2016
年
12
月,蒂森克虏伯曾斥资
2
亿欧在江苏常州新建全球最大汽车转向系统工厂并在当地招
募800
名员工,目标是将常州工厂打造为蒂森全球电动转向业务的支点。
不仅如此,这家德国巨头同样于去年
12
月在浙江省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了年产
500
万套底盘弹簧与稳定杆工厂,该厂将为平湖带来
200
个就业机会。
久负盛名的德国汽车传动系统专家、轴承与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集团2016年整体销售额为133亿欧元,同比增长3.4%。其中汽车事业部销售收入为103亿欧,较前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完全跑赢了全球车市的平均增幅(4.8%)。
舍弗勒大中华地区由于车市的持续增长以及成功的运营,去年增速更是高达13.3%,为全球各区域之最!为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舍弗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博士透露:
舍弗勒计划每年
在华
新添一座工厂
。
舍弗勒去年所获成就与其集团战略“Mobility for Tomorrow”密不可分。在该战略的指引下,集团加速提升在电力驱动、工业4.0以及数字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去年下半年收购德国电机制造商Compact Dynamics,携手功率电子制造商Semikron研发全套电驱系统。据悉,舍弗勒已获得了6个电力驱动以及混合动力模块订单。
德国马勒
2016
财年销售额高达
123
亿欧元,较前年的
115
亿欧增长了
7.3%
。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马勒传统内燃机零部件业务(
+ 4.11
亿欧
)以及
2015
年
6
月所收购的美国
德尔福空调与日本国产电机销售收入(
+ 5.29
亿欧)。
眼下,德国马勒的
123
亿欧营收中仍有近
50
亿欧来自活塞、滤清器等传统内燃机零部件,为了加快集团转型的步伐,马勒监事会决定高薪聘请原博世集团汽油系统事业部总裁
Wolf-Henning Scheider
先生加盟,并于
2015
年
4
月
出任
马勒全球董事会主席一职,其上任后即刻力推以
“
电驱与热管理
”
为目标的未来发展战略。
在该战略的指引下,马勒在电池热管理方面获得了快速的突破,并在
2016
年成功斩获大量的电池热管理订单。为进一步提升技术优势,马勒于
2017
年初收购了基于
“P-N
结
”
技术的德国热管理专家级公司
O-Flexx
。同样在电驱领域,马勒今年
5
月宣布完成对西班牙电子控制单元制造商
Nagares
的并购,以重点发力电子辅助系统、电动车控制器和逆变器等电驱相关产品。
总部位于德国弗里德里希港的顶级变速器制造商、主动与被动安全专家采埃孚
2016
年营收与利润双双飘红,销售收入高达
352
亿欧元,狂增
20.6%
,稳居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前
3
名。
在全球首席执行官
Stefan
Sommer
博士的带领下,采埃孚集团制定了清晰的战略(
“See - think - Act”
),并于
2016
年成功地削减了
16
亿欧元的外债(并购
TRW
借款),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从
29
亿欧增长到
38
亿欧,超额完成了年度考核指标。
在变速器领域,采埃孚为保时捷成功研发了
8
速带
100kW
电机的混合动力变速器,而体积却与
7
速变速器保持一致。搭载该变速器的车辆可以完全凭借电力驱动加速到
140km/h
。
在无人驾驶领域,采埃孚联合英伟达推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块
Pro AI
,该模块采用了
Drive
PX2 AI
计算平台来并行处理多个摄像头
+
激光测距传感器
+
雷达传感器
+
超声波传感器,并能够实时知晓车辆周围环境及在高清地图上的位置,且自动做出判断和
Action
。
在主动与被动安全领域,采埃孚成功研发了基于云服务和数字化机械组件技术的
X2Safe
算法,可为开车走神的司机、低头看手机的步行者及不按交规行驶的骑行人员提供安全预警。
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大陆集团
2016
年销售收入为
405
亿欧元,较去年有机增长了
4.5%
。
2016
年,马牌轮胎销量高达
1
亿
5
千万条,刷新了全球销量记录!尽管受到国际油价低迷及采矿业务不景气的负面影响,
ContiTech
的息税前利润在去年还是实现了
2
位数的增长,增速明显高于
2015
年。
大陆集团董事会主席
Elmar
Degenhart
博士宣布汽车零部件事业部新获订单金额已高达
330
亿欧元,增幅为
10
个百分点。除了在驾驶辅助系统领域入账
30
亿欧元之外,大陆在混动及纯电力驱动领域也获得了
12
亿欧元的收入,而且增速十分迅猛,高达
17%
。
大陆集团
2017
年销售目标为
430
亿欧元,紧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银河战舰德国博世。
为了实现
2017
年度目标,大陆集团今年
1
月宣布与美国耐斯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高附加值的无人驾驶核心技术。不仅如此,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大陆还与中国联通以
50:50
的比例组建合资公司,研发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
App
等相关解决方案。
除了发力车联网及无人驾驶技术,大陆集团还对动力总成事业部进行了精心规划,提出了
“
动力总成
2020+”
战略,在该战略的指引下,大陆将继续发掘内燃机的潜力,并提升内燃机中电子产品的利润附加值;对于电驱系统领域,大陆将以每年
3
亿欧元的投资幅度,全力研发混动和纯电驱动系统,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罗伯特·博世集团不仅是德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是长期霸占着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头把交椅。这艘汽车行业的银河战舰
2016
年营收高达
731
亿欧元,其中汽车业务达到
440
亿欧元,同比增长
5.5%
,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排除强势欧元的影响后,实际增长率高达
7%
。
这个成绩非常来之不易:博世去年收到了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影响:美洲市场需求疲软、大众“柴油门”事件的牵连以及欧元汇率走强等等。然而,在全球首席执行官
Denner博士的带领下,集团整体运营状况良好,业务稳中有进。
博世在华业绩则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销售额高达
915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率高达
19%
,占亚太市场销售额的
60%
,全球销售额的
17%
,是德国以外的最大单一市场。
博世正不断深入电动化,自动化和互联化的未来发展战略,主动推动业务转型,除了对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的投资
/
并购
/
跨界合作不断加大,更是加速了对现有传统业务的整合,博世上个月宣布出售全球起动机和发电机业务给郑煤机,还要出售和马勒合资的增压器业务。另外,现有的两大核心燃油喷射系统业务(汽油系统和柴油系统)也将今年完成业务的整合,结合电动化业务,通过动力总成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应对未来市场的发展,以更好的服务客户。
博世预计
2017
年全球经济将呈温和增长态势,但博世业务将继续在多个市场保持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速。从不久前宣布的一季度销售数据来看(同比增长
12
%),今年有望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最后,《汽车制造中文版》倾情奉上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2016年销售额前18强名单(单位:亿欧元)。
感谢关注《汽车制造中文版》公众号!我们第一时间为您带来全球汽车行业整车厂、零部件、市场信息和人物动态、专业点评及就业机会。合作请联系
ap_c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