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璀璨科学
科学的奥妙,值得探索,值得学习,值得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杭州接下来6大绝美赏花地点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这个好!微信上线新功能!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花灯、游园会、舞龙……杭州元宵活动推荐! ·  3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绝美西湖十景!你打卡过几处?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璀璨科学

人类该警惕了!北极“地狱之门”开启:史前生物残骸重见天日,吞噬沿途一切

璀璨科学  · 公众号  ·  · 2024-12-26 22: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北极地区产生的影响。文章提到了北极地区冻土层的融化导致的“地狱之门”开启、史前生物残骸重见天日、北冰洋海冰面积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呼吁人类需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极地区冻土层融化导致的“地狱之门”开启。

冻土层融化产生的热融滑塌形成巨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融滑塌之一。

关键观点2: 史前生物残骸重见天日。

冻土层下发现的保存完好的猛犸象幼崽遗骸为科学家研究史前生物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观点3: 北冰洋海冰面积减少。

人类社会影响导致北冰洋海冰面积越来越小,可能出现“无冰之夏”,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关键观点4: 气候变暖的恶性循环。

冻土层融化释放温室气体和微生物,加剧地球气候变暖速度,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观点5: 对人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北极地区的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正文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即使是荒无人烟的南极、北极这些极寒地带,也没幸免于难,一样深受影响。这些年来,我们经常提到气温上升、冻土层融化、冰川融化等现象,而冻土层、冰川融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北极“地狱之门”开启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维科扬斯克地区有一个长度达到 1 公里、宽度达到 0.8 公里、深度达到 50 米的“巴塔盖卡陨石坑”,当地人将其称为“地狱之门”。虽然名字叫“陨石坑”,但这个巨坑并不是陨石撞击地球产生的,而是我们人类活动导致的多年冻土融化而引起,所以也被称为“巴塔盖卡巨型滑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热融滑塌。

原本,在北极地区没有这样的“地狱之门”的,北极地区常年处于冰天雪地的状态,这里覆盖着厚厚的多年冻土。虽然被称为“永久冻土层”,但这些冻土层并没有“永久”存在,而是会随着四季轮回气温变化而不断融化、冻结。在正常情况下,冻土层融化、冻结的过程是相对平衡的,但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打破了这样的平衡。

在巴塔盖卡附近地区有密密麻麻的森林,这些森林遮挡了太阳光,所以地面没有吸收到太多的热量。然而,在上世纪 40 年代 -50 年代,当地人开始大规模砍伐森林,采矿活动也更加频繁了,这导致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随着这些森林消失,地表也直接暴露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在吸收更多太阳热量的情况下,当地的温度持续上升,渐渐地,这些冻土层融化速度就加快了。

这些冻土层加快融化以后,这些地质结构就会变得不那么稳定了,随后就会出现坍塌的情况。而冻土层融化产生的水流也会持续进入到坍塌的区域,而且这些水流动的过程中也会让更多的冻土层融化,侵蚀周围的冻土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更大规模的坍塌。

一开始,坍塌产生的“地狱之门”还比较小,那时候只是一条狭小的沟状地貌,人类将其称为“冲沟”,从 1962 年的卫星图上看,这条冲沟只有 800 米长、 30 米宽而已。然而,随着冻土层不断融化,这个冲沟变得越来越大了,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蝌蚪”状的巨坑。


当地人将其称为“地狱之门”,这其实也不为过。因为这一个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和气候变暖、人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证明地球确实是在持续升温。而且,北极地区冻土层下原本冻结着各种温室气体,还有大量史前生物残骸。

而随着冻土层融化以后,那些曾经被冻结的温室气体就被释放出来了,曾经被冻结的微生物也会苏醒,分解那些生物残骸,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渐渐地,这就会加剧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气候变暖加剧的情况下,这些冻土层融化速度也会加快,这可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的事情。

此前有一项发布在《地貌学》( Geomorphology )上的研究表明,截止至 2023 年,这个“地狱之门”已经有 3470 万立方米的多年冻土融化,一共释放出了 169500 吨有机碳。科学家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还会继续以每年 4000 5000 吨的速度释放有机碳。

史前生物残骸重见天日

在巴塔盖卡陨石坑,俄罗斯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头猛犸象幼崽遗骸。考古学家以发现地附近的河流盆地将其命名为“雅娜”( Yana )。通过对猛犸象幼崽遗骸进行研究,考古学家得知这只猛犸象幼崽体重超过 110 公斤,身高达到 1.2 米,体长达到 2 米。考古学家认为它已经有 5 万年的历史,死亡时只有 1 岁左右。

虽然这只猛犸象幼崽是在 5 万年前死亡的,但是由于之前一直被冻结在北极冻土层下,常年温度极低,所以猛犸象幼崽遗骸保存得非常完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猛犸象尸体,为科学家研究史前生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原本,这一具猛犸象幼崽遗骸并没有重见天日,被冻土层冻结着,然而,随着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冻土层加快融化速度,将这些此前被冻结在冻土层下的史前生物残骸释放了出来。这具猛犸象幼崽遗骸重见天日后,它的后肢已经被其他动物啃食,如果不是及时发现的话,再过段时间它可能就会被其他动物吃掉,或者被微生物分解掉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杭州本地宝  ·  杭州接下来6大绝美赏花地点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这个好!微信上线新功能!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绝美西湖十景!你打卡过几处?
4 天前
党建网微平台  ·  怎样把年终总结写活
7 年前
金融街15号  ·  有问有答
7 年前